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G7即七国集团,由20世纪70年代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组成,被喻为“富人俱乐部”,控制着世界经济和政治走向。1998年俄罗斯加入成为G8,1999年G20即20国集团应运而生,除原有的八国,还有欧盟以及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发展中国家。从G7到G20的变化反映了(     
A.世界性经济危机的频发B.多极化形势下呼唤全球治理
C.国际性贸易的均衡发展D.全球化背景下欧盟仍是主导
2 . 在国际格局加速演变、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世界经济机遇和挑战并存的背景下,2018年G20领导人第13次峰会通过了《G20领导人布宜诺斯艾利斯峰会宣言》,为公平与可持续发展凝聚共识。G20这次峰会(     
A.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健康发展B.推动了国际法制化贸易体系的建立
C.加速了世界经济新秩序的建立D.旨在打击少数国家的经济霸权主义
3 . 移民社会是当今世界各国的普遍现象,各类移民社会形成的大背景是
A.全球劳动力的无障碍流动B.各国政府相同的人才政策
C.人才间的矛盾不可调适D.不可逆转的全球化趋势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近500年来世界历史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进程中,西方世界自19世纪初开始占据主导地位,西方秩序主导者的接力棒在西班牙、荷兰、英国、美国之间相互交接。西方主导下的国际秩序基本上是一种“等级体系”。

——摘编自苏长和《从历史维度认识国际秩序的演进》

材料二:21世纪世界秩序需要新的价值理念和制度设计,因此中国首倡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也需要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履行大国责任、顺应世界格局演变的趋势、维护世界和平的必然举措,具有强大的道义力量和坚实的现实基础。

——摘编自任洁《人类命运体: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导致西方秩序主导者发生变动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中国首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及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做的努力。
2021-10-26更新 | 91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20世纪50年代的世界和平运动中,全球性的国际和平会议都是在欧洲召开的1950年3月15日,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举行了有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参加的世界和平会议,并发表了著名的《斯德哥尔摩宣言》,要求无条件禁止原子武器,号召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在《宣言》上签字1955年6月,有大批亚非新兴独立国家参加的反战世界大会在赫尔辛基举行,有90个国家的近2000名代表参加会议成立了三个一般委员会:即裁减军备和原子武器问题委员会军事集团和安全委员会民族主权和和平问题委员会大会决定8月6日———美国在广岛投掷原子弹的一天作为反对原子武器的斗争日从此,世界和平运动走上了有组织有计划有纲领有步骤的发展道路

——摘编《论20世纪世界和平运动的特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世界和平运动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50年代世界和平运动的意义。
2020-05-27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黑龙江省实验校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6 . 27.请考生从两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请将答题卡上所选答题的题号涂黑。
(一)【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实行“遏制政策”。联邦德国推行向西方一边倒的对外政策,拒不承认战后欧洲边界,也拒不承认民主德国是一个独 立主权国家,坚持不与民主德国建交的任何国家(除苏联外)建立外交关系。进入60年代,这种政策大大限制了它的外交舞台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勃兰特主张改变联邦德国同东部邻国的关系,先承认现状,通过“和平方式”,对民主德国以及苏联和东欧各国进行政治渗透和经济扩张,为最后“重新统一德国”逐步制造条件。1969年勃兰特当选为联邦德国总理,推行新东方政策。勃兰特与苏联和波兰签订了条约,保证互不侵犯,承认欧洲各国现有的边界。通过外交努力,促使英、美、法、苏签署西柏林协定,解决了东西方在柏林问题上的对峙。联邦德国与苏联、东欧及民主德国的关系发展迅速,并进入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活动余地迅速扩大,两德的关系也得到了很大的恢复和发展,为统一注入了新的生机。1971 年勃兰特访问波兰,在犹太人纪念碑前双膝下跪,被誉为“欧洲约一千年来最强烈的谢罪表现”,时人评价“勃兰特跪下,德国站起来”。

——摘编自刘佃云《勃兰特的“新东方政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勃兰特推行“新东方政策”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勃兰特“新东方政策”的历史影响。
(二)【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马占山1885年生于奉天怀德(今属吉林省),1903 年因被诬告而离家出走,加入绿林队伍。1905 年被清政府招抚后开始行伍生涯,逐渐成为奉系军阀的高级将领。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军相继侵占辽宁、吉林,进而进犯黑龙江。时任黑龙江省代主席的马占山率部在江桥抗战,打响了中华民族抗日第一枪,震动中外。1932年日军攻占哈尔滨后,马占山曾投降日本,一个月后又在黑河通电继续抗日,揭露伪满内幕,成立东北救国抗日联合军,组织各县义勇军,开展了一系列收复失地的军事行动,终因孤军无援,被迫退入苏联境内。1936年参与西安事变,向张学良建议“国难关头,勿杀害蒋介石”,后任东北挺进军总司令。1946年任东北保安副司令长官,认为大势已去,蒋介石必败,于是以治病为名在北平避战。1949年1月与傅作义、邓宝珊等人一起接受中国共产党和平解放北平的条件,宣布起义。1950年11月病逝于北京。

——摘编自常城《马占山》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占山复杂人生经历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马占山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活动。
2019-12-20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朝鲜族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2012年7月,美国伦敦奥运代表团官方制服“中国制造”引发的风波持续发酵,一些国会议员扬言烧掉队服。《洛杉矶时报》社评家保罗写道:“无论他们穿什么衣服,我都将全力支持美国奥运代表队,我将通过我的‘中国制造’的电视观看他们的表现。”《华盛顿邮报》分析认为,这背后凸显出美国眼下正在经历的一场就业悲剧:制造业就业岗位的消失,对于美国2012年总统大选而言具有极大的影响力。由此我们可以发现
A.美国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承担着更大的风险。
B.经济全球化潮流是不可逆转的客观发展趋势。
C.美国政治势力从根本上抵制经济全球化的潮流。
D.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商品已能实现无障碍流动。
8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尚书·禹贡》记载,禹分天下为冀、青等九州,并且“相地宜所有以贡”,规定其他八州经各条水陆通道向王都冀州入贡,夏王朝又以冀州物产加以赏赐。可以认为,贡路是中国商路的早期形态。商贸往来通道涉及疆土内外,这些通道,有用商品特征命名的丝路、茶路、皮货路、药材路等;有用线路地理特征命名的草原路、沙漠路、海洋路等;还有以交通工具命名的骆驼之路、马队之路、船队之路等等。商路上,中央政府与周边民族和域外各国以进贡和回赐为特征的以物易物的朝贡贸易,唐宋明各朝各代的茶马互市,延续古今的盐业专卖政策,大运河潜运等长途贩运史实,构成了中华民族独有的商贸历史文化遗产,使中国商路的历史价值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摘编自王如芹《中国商路》

材料二   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就已在欧亚大陆之间贩运商品,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香精等。到18世纪末,这种有限的奢侈品贸易由于新的大宗生活必需品交易的扩大而转变为大规模贸易。跨大西洋贸易的规模尤为如此,因为美洲种植园生产了大量烟草、蔗糖、咖啡、棉花及其他在欧洲销售的商品。他们还必须输入劳动力,从而导致了繁荣一时的三角贸易。这一时期全球性贸易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东、西欧之间的商品交换。西欧得到了种种原料,尤其是谷物。波兰、匈牙利和俄国等国得到了纺织品、武器、金属制品以及殖民地商品。欧洲与亚洲的贸易比不上与南北美洲或与东欧的贸易,其主要原因是欧洲的纺织行业反对从亚洲各国进口棉纺织品,担心为支付外国棉纺织品而造成的金银流失会危及国家安全。第二个原因是,难以找到能在亚洲市场上出售的商品。直到18世纪末,欧洲发展起动力机器时才解决与亚洲贸易中的这一问题。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世界银行发布的《“一带一路”经济学:交通走廊的机遇与风险》报告称,“一带一路”交通项目可降低贸易成本,到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有望帮助全球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中国作为一个曾经积贫积弱的人口大国,实现整体脱贫令世界瞩目,中国经验为全球减贫提供了“活教材”

——摘编自翟东升《将“一带一路”建设成为减贫之路)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商路的特点,并分析这些特点的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世纪相对于1500年以前世界贸易呈现的新变化,并从国际视角分析其影响。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共建“一带一路”的现实意义。
9 . 材料题解析题

材料一   1989年1月乔治。布什总统入主白宫,展开了积极活跃的外交政策。同年12月美国为维护其在巴拿马运河区的利益,武装入侵巴拿马。1990 年在伊拉克公然入侵科威特后,推动联合国通过了谴责伊拉克的决议,并筹建了一支由数十个国家组成的反伊联军。在4年执政期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0.7%,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增长率最低的时期。1992年克林顿上台,早在竞选时期,他就提出了其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根据新形势的变化,构筑新军事力量,确保美国利益与安全受到威胁时,能做出有效的反应并取胜;推进世界民主化;巩固美国经济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执政期间,确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安全理念;民主不分国界,安全不可分割。

——摘编自金重远等《世界现当代史》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已同110个国家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与美国.日本和西欧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也发生了根本变化。邓小平提出不以意识形态差别考虑国家关系的新思路,强调不干涉别国内政是国家关系应遵守的原则。邓小平要求把文化建设同经济建设一样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目标。具体到对外关系上,明确提出经济开放的同时,文化也要对外开放。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对外开放作为一项不可动摇的基本国策,不仅适用于物质文明建设,而且适用于精神文明建设”。90年代初,江泽民提出“求同求和”与“全面参与”的外交思想。北京申奥和上海申博的成功是中国全面参与国际事务,让世界更多了解中国的重大举措。江泽民还将国际新秩序理论的内容从政治与经济扩展到政治.经济.文化和安全四个方面。

——摘编自杨悦《新中国文化外交70年——传承与创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外交政策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外交措施
2023-11-16更新 | 45次组卷 | 5卷引用: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张骞通西域以后,陆上丝绸之路被作为“国道”踩了出来,各国使者、商人、传教士等沿着张骞开通的道路,来往络绎不绝。汉朝遣使者至安息、奄蔡、犁靬、条支、身毒等国,在一年中,多时十余批,少时五、六批。一批多则数百人、少则百余人,都携带金币、帛等。近的要二、三年,远的要八、九年,才能返回长安。当时运往中亚、欧洲的商品,有蚕丝、丝织品、铁器、漆器等,铸铁和凿井技术也在这时西传。西方经“丝绸之路”输入中国的商品,有良马、骆驼、香料、葡萄、石榴、苜蓿、胡麻、胡瓜、胡豆、胡桃等。

——摘编自张维华《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

材料二   当前,共建“一带一路”已顺利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截至20193月底,中国政府已与125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签署173份合作文件,一大批国际合作建设项目陆续启动;基础设施联通网络初步成型,沿线产业合作形成良好势头,各国政策协调不断加强,各领域的国际交流正在深入。20161117日,第七十一届联合国大会在通过的决议中首次写入“一带一路”倡议。2019425日至4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

——摘编自滕文生《古丝绸之路与共建“一带一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陆上丝绸之路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代的“一带一路”与古代丝路的不同特点及共同影响。
2022-08-19更新 | 19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