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相关知识,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5-04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过三十年战争,1648年欧洲各国签订《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奠定了近代国际法的基础。19世纪,国际法的应用范围逐步从欧洲扩大到美洲、亚洲等地区。一战后,战胜国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成立了国际联盟。二战后,《联合国宪章》确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制裁侵略的机制,并赋予安理会制裁的力量。同时,各类国际组织数量激增,裁军、防止核武器及生化武器扩散、国际人权、国际环境、海洋、外层空间等国际法性质的公约或宣言纷纷问世。

——摘编自杨泽伟著《国际法史论》

材料二   缔约各国政府:认为在处理它们的贸易和经济事业的关系方面,应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巨大持续增长、扩大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发展商品生产与交换为目的。切望达成互惠互利协议,导致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障碍,取消国家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对上述目的作出贡献。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材料三   1948127日,新华社社论写道:“人民银行新货币的发行,预告着解放区货币的进一步巩固,和解放区经济的进一步繁荣”;122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成立;同日,第一套人民币正式开始发行。如今,人民币的载体随着技术发展将不断演变,而中国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及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使得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迈得越来越大。至此,人民币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期,国际地位进一步提升。

——摘编自黄紫豪《承载着峥嵘岁月人民币见证经济腾飞历程》

(1)依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以来国际法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指出《联合国宪章》在赋予安理会制裁权力的同时所确定的原则。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述关贸总协定的宗旨及意义。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运用唯物史观阐述人民币发行的必然性,并概述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
2024-02-28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19世纪初,围绕“如何解释中国,英国人该如何和中国人做生意”这一问题,英国“自由贸易派”认为:十三行不怎么热衷进口西方商品,不代表中国市场对西方商品完全不感兴趣,因为在正式贸易以外,还存在大量的走私贸易;中国人实际上是和英国人一样喜欢经商;清朝政府恐惧汉族人与外国交流,妨碍清朝人进一步接受西方产品的就是清朝官方的法令和制度;从历史上来看,沙皇俄国打通与清朝之间的贸易大门,靠的是展示武力而后谈判。所以要促使清朝改变贸易政策,最好的办法是强硬手段。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先后通过了《1974年贸易改革法》《1979年贸易协定法》《综合贸易和竞争力法》(1988年),宣布美国的贸易政策由“自由贸易”逐渐转变为“公平贸易”。这些法案赋予总统以动用各种手段来反对“非公平贸易”的权力,包括因贸易逆差问题、劳工权利问题、知识产权、环境保护等原因向其他国家发起报复性贸易制裁。在具体适用层面表现为,美国指认他国“不公平贸易行为”如何侵害本国利益,并据此附以相应“救济”措施。与此同时,当美国的贸易政策与国际法冲突时,美国政府公然声明法律冲突之下以美国国内法为准。对“公平贸易”政策的青睐逐渐超越党争,在美国高层政客中达成共识。

——摘编自朱洁《美国的“公平”贸易,真的公平吗?》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评析这一时期英国“自由贸易派”的观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调整贸易政策的背景,并谈谈你对美国“公平贸易”政策的认识。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贸易开放度、金融一体化程度、移民指数(以1900年为100

——摘编自斯蒂芬·布劳德伯利等编著《剑桥现代欧洲经济史》


上图反映了1880年—1996年世界贸易开放度、金融一体化程度、移民指数的波动情况。任取两个时间段,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主要阶段特征以及原因方面,阐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
2024-02-0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世界历史整体发展进程中始终伴随战争与和平的较量。一方面战争使国际社会走向无序状态,世界历史整体发展趋势受阻;另一方面战争对文明的摧毁又促使人们寻求和平作出努力,国际社会因此走向有序状态。近代以来人类社会经历无数次战火洗礼,世界规模的大战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损失,这也促使人们探索和平的途径。历次大规模战争之后国际社会力图通过建立国际组织或国际规则来规范国家行为以避免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害。21世纪共同发展是世界历史进入新阶段各民族国家的必然选择,虽然战争的威胁仍存在,但制约战争的因素在增长,和平秩序终将取代战争秩序,人类社会将进入一个和平稳定的发展期。

——摘编自杨泽喜《世界历史整体发展的启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战争与和平”提炼一个论点,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2023-11-2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世界公民与国际视野】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希腊语的“世界公民”一词包含了“宇宙”“城邦”“公民”之意,最早由古希腊哲人狄奥根尼提出,“当人们问他是哪里人时,他回答说我是世界公民”。除奴隶主和奴隶之外的自由民渴望休养生息,这种对古希腊世界及各城邦止战、和平、美德的思想在苏格拉底等哲人的论述中大量存在。斯多葛学派系统提出了世界主义的思想,他们认为地域划分不同的等级和国家,是违反自然法的,应废除国家的界限,组成一个共同的社会,即“世界国家”。

材料二  两次世界大战使得人们意识到狭隘、极端的民族主义教育无法正确处理国与国以及各国公民之间的关系。195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国际理解教育”正式更名为“世界公民教育”,“世界公民”一词正式进入各国视野。“文明的冲突”理论与全球治理理论、多元文化主义理论有着共同滋养的思想土壤,在“后殖民”时期,自由主义、社群主义开始与共和主义、多元文化主义、世界公民教育一起,构成公民教育的主要思想流派,并不断地推动“世界公民”内涵的扩展和“世界公民教育”的发展。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宋强《文明交流互鉴的教育溯源:“世界公民教育”思想的发展脉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世界公民”内涵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当代世界公民的看法。
2023-11-16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二战结束以后,以美苏对峙两极为首的同盟国构成了战后国际关系的基石,形成了新的三大势力……战后形成的新的力量对比和组合状况决定了战后的世界格局为两极格局,美苏矛盾为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两极格局的形成、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稳定性,但他又因国际力量的对比不断消长变化而受到震撼。

——摘编自李文亚《浅析冷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结合材料与世界现代史的相关知识,自行拟定一个论题进行简要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023-10-11更新 | 33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莆田锦江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航路的开辟,揭开了国际贸易向世界规模发展的序幕,商品流通、贸易往来、货币支付等活动,遍及五大洲。例如,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在此时兴起,由于菲律宾群岛当年较为落后和贫瘠,其主要贸易商品来源于周边的中国、日本、印度等地,其中又以中国商品为最多。中国所产的手工业产品价廉物美,不仅能够满足当地的日用消费需求,还可以运往美洲赚取高额利润,因此菲律宾便成为中国与拉美贸易的中转站。另外马尼拉为更多种类的贸易提供了便利,由于日本人被禁止进入中国境内,这里甚至成了“唯一一个允许中日两国人民在阳光下交换丝绸和白银的地方”。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世界市场于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得以最终确立,市场的扩大势必促进社会分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世界市场将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展到地球的各个角落,冲击着落后的社会经济结构,加速了资本主义因素的孕育和成长。

——摘编自孙明《概述近代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其经济意义》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据统计,发展中国家在获得世界投资总额中的比重从1995年的30%上升到199637%,其中48个最不发达国家在1996年的资本流入量也增加了56%。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结构有所改善,制成品在出口中的比重从1980年的60%上升到1990年的73.3%和1994年的77.7%。有些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已从贸易活动深入到国际生产领域和高科技领域,并开始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但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不稳固,市场发育不完备,资金匮乏,技术比较落后等,很容易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冲击而产生国内经济波动。在21世纪,以信息革命为基础的经济全球化仍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传统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进一步向发展中国家集中的趋势加强,而发达国家则更加注重发展以现代高新技术为核心的产业。金融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速度日益加快。

——摘编自张文红《论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兴起的原因,并说明世界市场形成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
2023-08-25更新 | 107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乔治城大学校园内,100名左右的学生在集会,他们认为公司、全球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世界贸易组织这些坏家伙无情地压榨全世界工人的尊严和生计。反全球化的抗议者来自大学校园、劳工联盟、宗教机构、倒闭的纺织工厂、人权组织和非洲棉农。抗议的共同主题是权力不平衡和市场力量所导致的结果,那就是少数人的收益是建立在多数人付出代价的基础上。

——摘编自[美]皮厄特拉·里佛利《一件T恤的全球经济之旅:全球化与贸易保护的新博弈(原书第2版)》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书中反全球化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其理由。(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述清晰)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现代化国家,英国的现代化过程很典型。1485年都铎王朝出现,现代民族国家在英国开始形成。到1688年“光荣革命”,统一国家的构建也基本完成。18世纪上半叶英国发生农业革命,下半叶又发生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英国,也彻底改变了全世界。但是,工业革命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最严重的是贫穷、环境污染、劳动者生存状态、社会分化、定期出现的经济危机、道德失范和信仰丢失等。这些问题引起了严重的社会动荡和心理失调,致使工业革命时期充满对抗和不安情绪。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等

材料二   现代化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该理论认为现代化是一个朝欧美型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系统演变的过程。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其社会内部传统因素无力促成现代化的发端,只有引进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文化等西方文明才能够实现现代化发展。西方构建现代化理论,意在为发展中国家引导方向,发展中国家应该遵循。

——摘编自周运清《新编社会学大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现代化启动的条件,并指出英国现代化存在的问题。
(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方构建现代化理论的本质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现代化道路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