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2008年2月,印度巴特那市举办了一次学术会议,名为“应对学术依附:如何做?”会上,来自亚非拉的25位学者一致认为:学术依附不仅是前殖民地国家的遗留问题,更是西方国家对社会科学知识流动进行控制和影响的结果。这次会议的背景是(     
A.文化民族主义的出现B.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C.西方社会的迅速衰落D.全球化中世界发展的不平衡
2023-07-21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希腊化时代是一个文化全球化的时代,也可能是欧洲古代史上最令人兴奋的时期。公元前3世纪,我们只要掌握一种语言就可以从罗马一直漫游到印度;极具开拓性的希腊阿尔戈英雄们则探险到了印度洋和非洲大西洋沿岸。……基督教的文化内涵是犹太教人文主义和希腊哲学的理性主义……这个运动在公元1世纪末已经演变成独具特色的新宗教,确定希腊语为宗教语言,吸收了希腊哲学某些流派的思想。

——摘编彼得·索恩曼在《希腊化时代》

材料二   沃特·迪士尼公司的一句广告语说:“世界太小了”。以分工协作为基础的现代工业的社会化生产,促成了生产和交换的国际化,造就了遍及全球的国际市场,以便使国际贸易更加便利、商品流通更快、交易成本更低,让消费者从中获益,为世界各地的企业提供一个施展自己才能的广阔空间,从而又会进一步激发更大规模的商品流动、资金流动和人员流动,使那里的经济产生活力。

材料三     习近平主席2023年于320-22日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在俄乌关系问题上,习近平表示,中国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与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注意到历史经纬,站在和平一边,站在正义一边,秉持劝和促谈原则。习近平主席这次访俄,继续阐明客观公正立场,为劝和促谈发挥建设性作用。他再次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但在发展战略层面极大地丰富与发展了新时代中国的外交思想,而且也为当代动荡的世界走向和平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摘编中国日报网


(1)依据材料一概括“希腊化时代”在世界文明发展中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述促成“世界太小了”这一状况语出现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中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秉持的原则和追求的目标。
2023-07-16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1972年,世界上最具权威的非官方智囊团——罗马俱乐部发布了《增长的极限》报告,注意到在全球化背景下,科技革命、经济发展所造成的负面效应。这一报告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广泛发行。这主要反映出
A.经济全球化速度日益加快B.科技革命的弊端开始显露
C.人类和谐共生意识的增强D.经济危机影响了整个世界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末,经济全球化这个时髦的字眼风靡一时,所到之处无坚不摧,几乎任何一件事都与其休戚相关。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渗透和加强,在全球范围内正掀起一股强大的文化冲击波,一个国家,只要不是闭关锁国,她就不可能不受异文化的影响。全球化与其说是用同一代替差异,还不如说是为空间和地域的新型互动、全球与本地的崭新联系提供了机会。世界各地的人们之所以吃肯德基、麦当劳,是由于这种卫生、便捷的快餐方式适应了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因此便有了市场。人类文化的演变,不是一时“西化”一时“东化”,而是取人之长,补我之短,较低的文化进步到较高的文化是单元文化发展到多元文化的聚合和汇流。

——摘编自袁铭《浅析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多元化现象》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提出自己对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明确写出自己的看法,并结合有关史实说明)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到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在外交上仍拒绝承认苏联。在美苏关系的正常化中,既存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障碍,也有具体问题需要解决。虽然如此,20年代以来开始的官方和民间的联系增强了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美国商人更是关注着苏联广大的市场,美苏之间的经济关系也一直没有中断过,这对两国外交关系的恢复起了积极作用。l933年11月美苏正式谈判在华盛顿举行。罗斯福总统亲自同苏联代表李维诺夫进行会谈。罗斯福采取求同存异,把立即建交放在第一位,其他问题留待以后解决的态度,从而打开了僵局。11月6日美苏签订协定,宣布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根据协定,苏美承担相互尊重在各自按照各自的意志建设自己生活的权力等义务;双方将通过以后的谈判解决债务和债权问题。

材料二1950年1月,在杜鲁门授意下,美国出台国家安全委员会68号文件。文件对苏联的根本意图、目标与能力进行了重点分析,强调“苏联图谋统治全世界”。文件声称:苏联为了把自己的强权政治强加于其他国家,将采用完全颠覆或用武力破坏非苏维埃世界的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的手段。克里姆林宫把美国看做主要敌人,在拥有足够核力量情况下,苏联可能会对美国发动攻击。文件强调说:本纲要的成功全赖美国政府和人民以及全体自由国家的人民认识到,冷战实际上是一场关系到自由世界存亡的真正的战争。1950年9月30日,白宫安全委员会召开了有关各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通过了这一文件。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苏建交的历史背景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杜鲁门与罗斯福对苏政策的不同之处。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伊斯兰土耳其国家对基督教世界的步步紧逼使西欧的处境和空间不容乐观,在内外困境之下,西欧国家迈出了新的一步。

第六编新兴的西方世界,1500-1763

32章西欧的扩张:伊比利亚阶段,1500-1600

33章西欧的扩张:荷兰、法国、英国阶段,1600-1763

34章俄国在亚洲的扩张

35章全球统一性的开始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目录节选

材料二   美国为了不让别国商品染指美国市场,于19306月通过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共有890种商品提高了进口税率,其中50种从免税改为征税,平均进口税率提高到40%的新高度。……工业国对农业国的关税,德国由27%增至82.5%,法国由19.1%增至53%,意大利由24%增至66%……日本轻纺工业依靠工人工资低、劳动时间长等低成本优势,加上政府补贴和货运费用不合理的降低等,向外倾销产品。英国在其主要的棉纺织品海外市场迅速溃败。面对日本的疯狂倾销,各国群起而攻之。……1932年世界贸易总额降至1929年的三分之一。

——摘编自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欧国家迈出了新的一步”的有关史实。结合所学知识从西欧解决其“处境和空间”的角度分析作者以1763年划界的理由。
(2)指出材料二中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出现的重大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负面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危机最终得以化解的主要原因。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应对国际关系危机的认识。
2024-01-25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用历史的慧眼,观世界格局之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第一帝国开拓了广阔的市场,攫取了大量的财富和利润,但在美国革命中解体了,这是对英国殖民体系的重大打击。恰在此时,工业革命在英国已开始起步。工业革命的几十年间,既是英国确立全球经济霸权的时期,同时也是英国在自由主义指导下重建帝国的时期。这一时期帝国重建的主旨之一,是将自由贸易强加于世界,从而保证英国对世界贸易的控制。为实现这一目标,“炮舰外交”必不可少。

1815年,英国第二帝国出现了,殖民地数量也随之增加。19世纪中叶前后,英国稳居世界头号工业强国。与此同时,由于“光荣革命”的遗产渐次落伍,英国人以和平、渐进的方式变革了自己的政治制度。但英国在它最强盛的时候就隐藏着严重的问题,1870年后就开始从绝对领先的地位上跌落下来。

——摘编自齐世荣等《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上卷)》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首次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军事冲突,也深刻地改变了世界格局。……19191月,一战战胜国召开了巴黎和会,建立起世界新秩序——凡尔赛体系。这个体系为了维护主要战胜国的利益,对战败国领土及其殖民地进行再分割,尤其是对德国进行了严厉的惩罚。法国陆军元帅福煦在听到和约内容后就作出了神奇的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休战。”结果不到20年,凡尔赛体系就在大萧条和纳粹党崛起的轮番冲击下摇摇欲坠,最终在德国闪击波兰的战斗中土崩瓦解。

——摘自范主《时间的战争:五百年钟表博弈史》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改变了近代以来形成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20世纪后半期的世界大部分时间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度过。现行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主要是在二战后美国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制度基础上建立的。而后尽管布雷顿森林体系难以为继并最终瓦解,但三大制度支柱依旧留存下来,关贸总协定后来发展为世界贸易组织,与其他两大国际经济制度一起为当今世界经济正常运行提供基本的制度规范与保障。

随着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快速崛起而传统发达国家经济地位相对衰落,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以及既有的全球经济治理制度安排已难以适应这一结构性转变,改革在所难免。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政府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摘编自左凤荣等《世界百年大变局》

(1)根据材料已,概括19世纪中叶前后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列举19世纪50年代英国维护其“绝对领先的地位”的重要事件。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格局”划时代的改变,简析导致凡尔赛体系仅20年就“土崩瓦解”的主要因素。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写出现行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三大制度支柱”。综合材料一二三,分析“共同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的合理性。
2024-01-24更新 | 1085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俾斯麦担任宰相期间,德意志帝国实行均势外交,缔结了以下主要条约(见表)。1890年,德皇威廉二世将俾斯麦解职,并拒签再保险条约,德国外交政策发生重大转变。

时间名称参加国内容简介
1873年三皇同盟条约德、俄、奥如果遇到有第三国侵略危及欧洲和平时,三国应该立即商讨共同的行动方针。
1879年德奥同盟条约德、奥缔约国一方遭到俄国的进攻,他方应以全部兵力援助,并不得单独媾和;一方遭到第三国(指法国)进攻,他方应采取善意的中立。
1887年地中海协定英、奥、意在俾斯麦的推动下,三国共同维持近东现状,保护黑海海峡和确认土耳其对保加利亚及小亚细亚的宗主权,共同抵制俄国影响在土耳其的增长。
1887年再保险条约(相对于德奥同盟条约)德、俄缔约国一方如与第三国(法国和交战时,另一方应保持善意的中立,德国承认俄国在保加利亚占优势的合法性。

     ——摘编自姜爰晟《卑斯麦外交模式及其启示》

材料二   德国要成为世界政治大国!这句话本身就足以引起欧洲和世界的震动。亨利·基辛格博士有句名言:“至少300年来,德国的地位问题一直是欧洲稳定的关键所在”。自从1871年俾斯麦通过铁血政策统一德国后,德国就没让欧洲和世界歇心过。这个能量特别巨大的民族,表面严肃但内心却蕴藏着炙热的欲望岩浆,他们不甘平庸的行为,希望“要么不干,要干就要杰出”,结果却是“要么像圣人,要么像魔鬼”。

     ——摘编自孙恪勤《德国,走向政治大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意志帝国均势外交的特点,并指出1890年后德国外交政策发生重大转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谋求世界政治大国的目标能否实现,并简要说明理由。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世界强国的兴衰史一再证明,发达的制造业是国家和民族强盛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后期)英国的海外贸易是建立在国内制造业范围不断扩大的基础上的,因此,对外贸易的扩张大概对于国内产业环境具有相对更大的影响……早在18世纪最后25年的辉煌创新之前,英国制造商在技术上已经领先于法国人……正是这些技术创新使英国工业不仅在规模上绝对大于法国,而且较之法国的工业部门效率更高。

——《剑桥欧洲经济史》

材料二   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

——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材料三   近十多年来,MADE IN CHINA遍及世界,很多人把世界工厂的挂冠送给了中国。但我们的制造业承接了大量西方转移的产业,并不是在原创技术上发展起来的,因此,MADE IN CHINA也成了廉价低端产品的代名词。这让国人难以接受。

——《中国与世界工厂说再见》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8世纪后期英国制造业发达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70年后德国经济起飞的重要因素。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MADEINCHINA能够遍及世界的主要原因,并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制造业的努力方向。
10 . 阅读下列材料

《世界是平的》一书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美】将全球化分割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492年持续到1800年。国家和政府在宗教与帝国霸权的影响下,利用暴力击垮国界的藩篱,将世界连为一体;第二个阶段从1800年左右一直持续到2000年。其间被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打断,硬件的革新扮演着主要的推动力——从蒸汽船、铁路再到电话和计算机的普及;第三个阶段即从2000年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整个世界进一步缩小,个人成为主角,可以轻而易举地参与全球化。将他们联系在一起的是电脑、网络和各种软件等,世界被进一步拉平了。据此回答


(1)作者将全球化进程上溯到1492年,你认为这与哪一事件有关?
(2)在全球化的第二阶段,推动全球化的原因既有生产力的发展,也有国际组织的建立。试在这两个方面各举一例。
(3)你认为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有什么影响?
2022-03-1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