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5世纪末16世纪初,一个我们所说的欧洲世界经济体产生了。

它不是一个政治实体,而是一个世界经济实体,因为这个体系各部分之间的基本联系是经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是以世界范围的劳动分工为基础而建立的,在这种分工中,世界经济体的不同区域(我们名之为中心区域、半边缘区域和边缘区域)被派定承担特定的经济角色,发展出不同的阶级结构,因而使用不同的劳动控制方式,从世界经济体系的运转中获利也就不平等。

(中心区各强国中)某一中心国家实际上只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可以同时在生产、销售和金融方面优于所有其他中心强国,这种暂时的顶点就是我们所称的霸权。


问题在于,称霸是短暂的。一个国家一旦成为真正的霸权国家,它也就开始衰落。

——摘编自【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0-04-23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第二次质量预测文综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经济全球化以金融资本的全球扩张为主导,其进程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促进着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另一方面,它服从资本追求高额剩余价值的目的,使剥削、贫富差距等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弊端在全球蔓延。跨国资本的全球流动造成整个社会的分裂状态,形成长期失业和贫困人口,民众因此而发起反全球化运动。由此看,经济全球化的负面作用,源于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源于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分配不公,导致社会两极分化,人民不能公平地分享经济全球化的利益。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大国经济复苏乏力、陷入长期停滞状况,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等更加严重,促使保护主义更加严重,民众的反抗运动持续深化。同时,资本主义大国的逆全球化突破了经济行为,发展成为政党、国家和政府的行为,实施一系列逆转经济全球化的措施,排斥外来民族。各种反全球化、去全球化、逆全球化充斥西方,成为西方国家政治主流。

——摘编自栾文莲《对当前西方国家反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的分析评判》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真正的世界经济,乃是有庞大货物、资本、技术游走世界各地的经济,而这种经济要诞生,法律和习惯行为必须变得更可预测且为普世所奉行。观念上的主要改变,乃是标准化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涉人情。要将自给自足式的生产和使用价值的交换,大幅转变成受市场驱动的货物、利润观,这需要一些重大改变。欲让人觉得世界经济的存在“理所当然”,且鼓舞人在世界经济里贩售获利,需要新的国际体制和观念革命。

——摘编自彭慕兰史蒂文,托皮克《贸易打造的世界:1400年至今的社会、文化与世界经济》


根据材料概括所学,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的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欲使世界史昌盛于历史学者当中,需要拆除三座堂皇的壁垒。第一座壁垒透过单独的民族国家孤立地思考过去。这种陈旧的思考方式通常带有民族主义或例外论的色彩,而这种情绪有时甚至也存在于历史学家当中,以致令他们难以对自己的国家进行批评。

世界史研究的第二座壁垒则是将自己在地球所处的这个区域看作一切事物的中心。历史学者往往竭力追问哪个地区更好,为何此地区成功而彼地区失败,为何西方衰落而东亚崛起等问题。很多学者在反对国家中心主义的同时走向区域中心主义,但后者也可能成为必须被克服的另一个盲点。

……至此,我们遭遇了第三座壁垒,阻碍我们完成一部包罗万象、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人类中心主义。它在漫长的历史中,一直定义着我们这一学科的特征,而今,如同古老的民族中心和西方中心主义一样,遭受到挑战。在新一代史家看来,世界史应当不仅聚焦于“人类之网”,也应关注“生命之网”,亦即这个星球的生态。

——摘编自【美】唐纳德沃斯特《什么是世界史》


长期以来,人们对世界史的认识历经了一个漫长的变化过程。请从材料中提取任意一个观点加以评析并形成新的见解。(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0-06-28更新 | 231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2020届高三6月第二次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冷战期间,曾经塑造了战争并分化了人类的地缘政治联盟一个接一个地蒸发了,在它们之后留下了一个同时充满了希望和危险的无国界世界。不再有欧洲帝国霸权,新独立的国家从印度到加纳,从印度尼西亚到越南,都促进了一个没有帝国的世界的新生。.……当代世界重组之初,这个世界处于分解状态,而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分解带来了一种新的整合,在技术和经济力量的带动下,国家的界限被突破,全世界的人们通过交通、运输和经济的复杂网络联系在一起。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 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0-06-08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霸权争斗是由于维持一个帝国或霸权地位的包被与占支配地位的国家为执行这一使命所需获得资源之间越来越不平衡引起的从而导致个新的国际体系的建立。新的国际体系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世界秩序。领土的分配、经济关系的形式、显赫的等级制度反映了国际体系内新的权力分配。国际体系中新兴的、占支配地位的国家企图把它们的统治扩展到它们经济、军事和其他能力的限度之外。在某一时期这些国家也会成熟而新的挑战者又将从它们的权力和影响的范围之外出现。然后衰落、不平衡、霸权争夺的过程又将重新开始。

--摘编自姜海鹏《国际政治系统的复杂性问题研究》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的观点,结合世界政治史的知识予以评析,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0-02-16更新 | 125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在迄今的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最充分地展示了具有内在统一性的世界历史运动,基本上完成了地域性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一、20世纪是科学技术不断取得革命性突破的时代,由此带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

二、20世纪是世界体系经历裂变和重组、向全球统一的世界市场过渡的时代,奠定了经济全球化的基础结构

三、20世纪是民族解放运动席卷全球的时代,殖民帝国的崩溃和殖民体系的瓦解以及在此基础上现代民族国家的普遍建立,为世界体系的政治结构奠定了具有普遍性的单元形态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前言》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8 . 世界格局是由大国或大国集团间力量对比处于动态平衡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人们总喜欢用单极化、两极化和多极化来称谓过去、现在或将来的世界格局。但这往往导致人们忽视这三种格局之间的复杂关系,把三者关系简单化……其实,所谓单极化、两极化和多极化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指一个时期、一个阶段内的主要力量格局或主要发展趋势,但这三种概念都是相对的,在某种情况下是可以并存的,看不到三者之间存在某种内在联系,甚至把三者相互对立起来,把三者视为非此即彼的关系,可能是片面的。

——叶自成《对中国多极化战略的历史与理论反思》


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19-10-12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