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2006年后,美国一再呼吁北约国家向阿富汗增兵,但响应者寥寥无几,法、德、意明确表态不会再增兵,英国在美国的一再要求下只答应增加几百人。这反映出,21世纪初期(     
A.欧美经济发展不景气B.北约成员国内部分裂
C.欧盟国际影响力提高D.多极化趋势得到发展
2 . 人类历史是一个不断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过程,地区与国家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依存也日益加深,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50年时,整个旧大陆网络囊括了世界上大约3/4的人口。其西部边疆濒临大西洋,北部深入俄罗斯,东部边疆则位于太平洋边上。数以千计的商路将这个网络连接在一起,其中两条巨大的主干道最为突出。一条涵盖亚洲,从中国北部到地中海和黑海沿岸地区,另一条主干线是海路。到15世纪,旧大陆网络体系的东、西两端迅速增密和强化。稍后,世界新出现另外两个相对较小的网络(大西洋贸易网和太平洋贸易网),或者说,一个可能已经存在,而另一个正在编织之中。其中,最年轻的是太平洋网络。

——编自(美)麦克尼尔《全球史(从史前到21世纪的人类网络)》

材料二   以前那种封建的或行会的工业经营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随着新市场的出现而增加的需求了。工场手工业代替了这种经营方式。行会师傅被工业的中间等级排挤掉了;各种行业组合之间的分工随着各个作坊内部的分工的出现而消失了。但是,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现代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工业中的百万富翁,整批整批产业军的统领,现代资产者,代替了工业的中间等级。

——引自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类似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绝不会是最后一次,全球公共卫生亟待加强。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加大应对气候变化力度,推动可持续发展,关系人类前途和未来。人类面临的所有全球性问题,任何一国想单打独斗都无法解决,必须开展全球行动、全球应对、全球合作。

多边主义的要义是国际上的事由大家共同商量着办,世界前途命运由各国共同掌握。在国际上搞“小圈子”、“新冷战”,排斥、威胁、恐吓他人,动不动就搞脱钩、断供、制裁,人为造成相互隔离甚至隔绝,只能把世界推向分裂甚至对抗。一个分裂的世界无法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对抗将把人类引入死胡同。

——摘自《让多边主义的火炬照亮人类前行之路——习近平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的特别致辞》(2021年1月25日)


(1)根据材料一,指出“旧大陆网络”内“两条巨大的主干道”。新航路的开辟极大地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性,结合所学概述当时世界海路贸易出现的新态势。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以“市场”为视角说明进行工业革命的必要性,写出从中“代替了工场手工业”的新生产组织方式及“蒸汽和机器”催生的两样新交通工具。
(3)当下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同时,一些国家却出现了所谓的“逆全球化”现象,结合所学,请加以举例说明。阅读材料三,归纳习近平“达沃斯议程”对话会特别致辞的核心内涵,并指出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对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建设提供的“中国方案”。
2022-09-04更新 | 217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3 . 2002年4月12日,委内瑞拉国内发生政变,反美的查韦斯政权被推翻,美国有心支持新政权,但是美洲国家组织除美国外的所有成员国都立即执行了2001年9月11日通过的《美洲民主宪章》,对发动政变者进行谴责,不承认它具有合法性,迫使政变流产,民选的查韦斯政权重新掌权。这反映出当今世界(     
A.多极化格局日渐明朗B.人民主权学说推动了西方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
C.国际力量的此消彼长D.区域合作组织对地区局势的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2022-09-04更新 | 103次组卷 | 2卷引用:百师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联考(浙江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62—1964年,美国社会学家英克尔斯组织一批社会学家对阿根廷、智利、印度、以色列、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六国进行调查,访问6000余人,出版了《走向现代化》《探讨个人现代化》等著作。他提出“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因素”,只有有了现代化的人,才能有现代化的制度和经济。社会学家重视“人的现代化”客观上反映了(     
A.世界冷战形势不断加剧B.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已经出现
C.世界总体形势趋于缓和D.第三世界国家反对殖民主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G8(八国集团)是传统的工业化大国“俱乐部”。随着新的重要经济体的崛起,国际舞台上既有G8+5,即八国集团与五个发展中大国非正式对话的形式(由G8发出邀请,五个发展中大国被动接受);又有G20(二十国集团),即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国家之间平等协调机制。此外,以“金砖国家”为代表,新兴大国也在事关全球治理、维护发展中国家权益等问题上积极进行协商配合。材料反映出(     
A.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B.国际关系日益民主化
C.政治多极化趋势出现D.文化多样性面临挑战
6 . 二战后﹐“拉丁美洲思想家们的志向,是和他们的亚非兄弟日益紧密地共同行动。穷国或穷洲没有力量单枪匹马地解决它们的问题,但通过合作,它们有可能克服自己的软弱和贫困。"而亚非拉人民则从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两条战线上开展了世界性经济发展运动。材料反映出(     
A.亚非拉国家的团结合作缓和了世界矛盾B.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界限日益模糊
C.第三世界崛起利于冲击国际经济旧秩序D.世界多极化日益依赖于经济全球化进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如图展示了部分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在2000—2016年间对外直接投资金额。据此可知(     
   
A.新兴市场国家中的跨国公司开始进入全球竞争舞台
B.新兴市场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金额得到了联合国支持
C.新兴市场国家积极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D.新兴市场国家已在全球化进程中居于有利地位
8 . 2009年,金砖国家领导人举行首次会晤;2013年,中国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2015年,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这反映了(     
A.区域合作助推经济发展B.信息技术影响国际关系
C.全球化推动文化多样性D.合作共赢成为世界潮流
9 . 二战后初期,各种全球性和区域性的经济协调机制和组织不断涌现,对协调各国宏观经济政策、促进世界经济稳定增长起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些组织的建立(     
A.适应了美国霸权主义的需要B.有利于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C.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D.适应了和平与发展的主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签订以来,多边贸易体系对全球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发挥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从1986年乌拉圭回合开始,多边贸易谈判难度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经济体开始转向区域自由贸易协定。1991年以来,全球范围内的自由贸易协定迅速增多,截至20146月,在全部已知WTO的585个区域贸易协定中,379个已经处于实施阶段。除蒙古国外,全部WTO成员至少参加了一个以上自由贸易协定。2008年全球有35%的货物贸易被自由贸易协定覆盖,1990年则仅为18%,主要经济体如欧盟2009年有44.6%的贸易被自由贸易协定覆盖,同一时期美国为41.6%。区域经济合作越来越有可能成为与WTO并驾齐驱的国际贸易机制。

——摘编自沈铭辉《自由贸易协定与多边贸易体系》

材料二       目前美、欧、日三大经济体力图通过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TIP(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协议)和PSA(多边服务业协议),形成新一代高规格的全球贸易和服务规则来取代WTO。上述协议中国都未参与。建立上海自贸区是新背景下全球贸易竞争的主动应对,是探索对外开放新模式的明智选择。建立上海自贸区,类似当年加入WTO,也就是用“开放促改革”。形成融入全球新格局新规则的“倒逼”机制。

——摘编自《上海自贸区建立背景与战略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加快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1世纪以来中国加快设立上海自贸区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