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6 道试题
1 . 二战后,随着民族独立的浪潮扩大,以阿尔及利亚、印度为代表的殖民地先后独立成功,除了加强区域合作外,还经常一起召开会议呼吁解决国际争端,反对霸权主义。到20世纪末,越来越多的国家致力于构建新的国际秩序,联合起来反对强权政治。这些现象(       
A.表明霸权主义威胁已经解除B.标志发展中国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C.反映了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D.说明一超多强的世界政治格局瓦解
2 . 1999年,美国、英国、俄罗斯、中国等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体组成了二十国集团(G20),其成员涵盖面广,代表性强。二十国集团已然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和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机制。二十国集团机制的建立,反映了(     
A.全球经济治理法制化进程开始B.区域经济集体化取得了重大突破
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D.发达国家全球化的主导地位加强
2022-07-16更新 | 103次组卷 | 5卷引用:历史-2022年秋季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03-全国卷地区专用-2022年秋季高三历史开学摸底考试卷(多卷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进入20世纪90年代,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它们通过把世界各国纳入全新的国际生产分工体系,使各国的生产活动密切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连成一体。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的诞生,把贸易、投资和服务的国际化提高到新的水平。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       
A.贸易保护呈抬头之势B.发达国家占据优势地位
C.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D.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年,西德已经超过战前德国的生产水平,而到1958年,它更是成为西欧头号工业国。法国、意大利和其他西欧国家也经历了“经济奇迹”。从1948年到1974年全球衰退开始的二十五年间,西欧经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不间断增长。西欧人享受着繁荣和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欧洲人后来把这段时期称为“白银的50年代”和“黄金的60年代”;法国人也有所谓“光辉的三十年”的说法。英国经济受老工业部门和丧失海外市场的拖累,因而落在其他国家后面,但它的增长速度也快过两次世界大战间的年代。

材料二   当持续的经济增长导致劳动力短缺时,西德和其他国家就开始引进外国劳工加入本国的劳动大军。战后欧洲殖民帝国纷纷瓦解,亚洲、非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前欧洲殖民地的移民也大批涌入。客籍工人和移民成百万地涌进欧洲,后来导致了新的社会冲突和社会不满,在经济状况欠佳时尤其如此。大型移民社群越来越多,导致新的、经常具有种族因素的社会摩擦,考验着种族和文化上日益多元化的欧洲社会的适应性和宽容度。

材料三   西欧在经济上扩张的同时,它在一个整合程度更高的经济体系中的联系也更加紧密了。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曾经有过无数关于欧洲联合的提议。二战后国际局势的不确定性也强化了一个理念,即西欧的未来在于一体化。有一些欧洲领导人曾经强烈呼吁建立一个“欧洲合众国”。1949年来自10个国家的国会的代表在斯特拉斯堡建立了一个欧洲理事会,希望它成为联合起来的欧洲的立法机构。尽管欧洲理事会的成员国数目逐年增加,并继续支持欧洲联合的思想,但它从来没有成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70年代西欧经济繁荣的原因,并简要分析其历史影响。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欧走向联合的历史背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20世纪80年代、日本在经历了最为繁荣、对世界最有经济影响力的十年后,民族自尊心急剧膨胀,各界不满足于在国际秩序中只扮演经济大国角色,主张积极参与政治、安全领域的国际协调,增加国际责任。这些行为(     
A.意在构建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
B.力图冲破美国对日本政局的控制
C.推动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演进
D.改变了西方大国主导的国际局势
6 . 以主题为引领的情境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学习情境:构建单元知识体系


材料二   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时跨国公司已能在全世界进行资源配置,并在全球进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的保障。

——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


(1)根据学习情境,在C处填写一项史实,并结合单元主题说明理由。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三十年来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的原因。
7 . 1976年,美、英、法等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1999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从这一历程可看出(     
A.世界格局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B.世界贸易金融体系的建立
C.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赢得独立D.区域经济集团已从封闭走向开放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我们正在慢慢走向多极世界,这本身是一个非常积极的演变,但正如历史告诉我们的那样,仅有多极化并不能保证和平。100年前,欧洲是多极的,但是合作和解决问题的多边框架并不存在,结果出现一场灾难性的世界大战。”古特雷斯发言的主旨是(     
A.多极体系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但并不能保证和平
B.从历史的教训中,如何规避多极化的风险
C.在推动多极化进程的同时,建立合作解决问题的多边框架
D.加强经济合作,推动经济全球化行稳致远
9 . 2021年金砖国家治国理政研讨会于11月2至3日在北京举办,会议回顾了金砖国家推动落实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体系的投票权和份额改革,还深入参与国际贸易、投资、气候变化、税收、金融监管等领域的国际标准和准则的制定。材料意在说明金砖国家(     
A.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B.已成为多极化世界的重要成员
C.承认世界文化的多元化D.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
10 . 危机与担当——人类命运共同体。

材料一 尽管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趋势,却不意味着现代化是理想的“天国”,现代社会能够解决一切问题。恰恰相反,现代化在解决某些问题(如物质匮乏问题)的同时,却带来了新的问题(如精神匮乏问题、资源耗尽问题),新问题甚至比老问题更多、更复杂,更难以解决。这种情况在整个世界都愈演愈烈了,已经引起人们的警觉。有些人甚至因此而怀疑现代化的合理性,怀疑自文艺复兴以来人类的发展方向。中国现代化需要意识到这种负面影响,有意识地避免这些影响,寻找一条真正有利于人类永久生存的道路,让人类能够自我完善。

——钱乘旦:《现代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材料二 人类社会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全球命运与共、休戚相关,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同时,人类也正处于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全球发展鸿沟日益凸显,局部冲突时有发生,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阴魂不散,恐怖主义、难民危机、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正是基于对世情的科学判断,习近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当前,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国际社会的认同度不断上升,已写入联合国决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正在成为推动人类和平发展的价值共识。

——双传学:《从历史经验看科学判断形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类现代化发展的共同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现代化过程中人类社会面临哪些发展问题?
(2)为克服全球危机,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案,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类命运共同体”方案提出与实施的有利因素。
2022-07-06更新 | 278次组卷 | 9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县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