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2023年1月,美国财长耶伦访问赞比亚,要求赞比亚对其高达170亿美元的债务进行重组,以便获得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的13亿美元贷款。耶伦以13亿美元扶持贷款为要挟,要求赞比亚向更高比例的西方金融机构贷款。此举(       
A.得益于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制度化运作
B.旨在促进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与思想观念变革
C.反映了“新殖民主义”制约第三世界国家独立发展
D.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深度参与全球化发展的进程
2024-05-28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考前冲刺历史试卷
2 . 中国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和实施的推动者。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1—3月,中国对RCEP其他14个成员国进出口总值占同期中国外贸总值的30.4%,中国与韩国、马来西亚、新西兰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速均超过10%。这反映出当代中国(       
A.积极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B.倡议共建“一带一路”
C.推动建设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D.注重团结发展中国家
2024-03-20更新 | 206次组卷 | 7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20世纪下半叶以来,全球气候变化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热点。2018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巴黎协定》实施细则,建立了一系列指导和帮助各方落实协定的机制和规则。这(       
A.反映出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B.说明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
C.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纵深发展D.体现出各国携手解决全球问题
2024-01-22更新 | 336次组卷 | 9卷引用:2024年1月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今天的世界的确面临各种问题和严重挑战,特别是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世界经济长期低迷,发展鸿沟日益突出,分配不公随处可见,地区冲突频繁发生,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等全球性挑战此起彼伏,民粹主义、保守主义等各种社会政治思潮交锋激荡。人们甚至在问,这世界究竟怎么了?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办?国际上很多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增强感到迷茫、彷徨,对各种风险和危机感到痛苦和无助。在此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切实回应了世界的共同关切和普遍担忧,实际上提出了中国的全球观、治理观、义利观,其要义是“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共赢不要独霸”。中国敢于直面当今世界面临的种种难题、挑战、危机和风险,敢于回答人们心中的各种困惑与迷茫,这为世界的发展和人类的未来朝着正确方向前行提供了大智慧、新思想。

——摘编自黄平《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智慧和世界发展”为主题,自拟观点,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2024-01-11更新 | 85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顶效开发区顶兴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95—2000年,有50多个国家发生了反对某美资跨国餐饮集团的暴力抗议,从法国到巴西再到印度尼西亚等。反对者们将该集团的产品及企业的传播看作是为取代传统食品与文化、地方产品、独立思考以及可选择性政治意识形态而形成的一种文化侵略。这一抗议活动反映了(     
A.反全球化已经成为国际共识B.全球治理体系亟待改革完善
C.冷战严重阻碍国际经济交流D.国际贸易消除了文化多样性
2023-11-16更新 | 121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1月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6 . 2022年以来,“全球南方”的概念成为国际社会热议的焦点。一般认为,“全球南方”通常泛指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等地区(在地理范围上大多位于南半球)。中国是“全球南方”的成员,愿同广大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一道,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表明(     
A.中国积极承担大国责任B.各国强调发展道路一致性
C.发展中国家话语权增强D.发达国家履行了援助承诺
2023-11-01更新 | 304次组卷 | 10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2024届高三一诊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克林顿在其美国总统任期(1993—2001年)内奉行“新干涉主义”外交政策。“新干涉主义”认为一个国家的主权并不是无限的和无条件的,只有当它能够对其公民提供人权的宪法保障,维护人权,它才有资格享有“主权”,否则它的“主权”就是有限的。据此可知,“新干涉主义”(     
A.加强了美国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B.加剧了冷战后的国际地缘冲突
C.反映了美国冷战后的多边主义外交D.有利于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实现
8 . “一带一路”倡议尊重各国发展道路和模式的选择,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与响应,截至2023年1月,已有l51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广泛认可的主要原因是(       
A.符合国际社会的利益需求B.中国综合国力与国际影响力提高
C.适应了区域集团化的发展D.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已建立
2023-08-03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根据联合国的标准,1971年最不发达国家为24个,1981年为39个,2006年为50个;2011年为48个,其中8个在亚洲,33个在非洲,大洋洲5个,拉美1个(马尔代夫于2011年摆脱“最不发达国家”地位)。这些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于750美元,最低在200美元以下,共有7.5亿人口,近半数每天生活费不足1美元。据此可以佐证(       
A.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B.资源匮乏型国家不断走向衰落
C.经济全球化只有利于发达国家D.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日趋严重
2023-07-1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中国政府于1994年取消进出口指令性计划,实行指导性计划。继1994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后,又制定了《反倾销条例》《反补贴条例》《保障措施条例》等配套法规。这反映出,我国(       
A.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对外贸易逐渐与国际接轨D.扩大服务贸易推动经济发展
2023-07-18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