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1 . 自2023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双方已有超2万人丧生,其中70%是妇女和儿童;另有超过190万人流离失所。冲突同时持续产生外溢效应,其带来的负面情绪不仅对埃及、约旦、黎巴嫩等国旅游业造成严重打击,还导致各国的餐饮、投资等行业出现一定的衰退。这表明(     
A.民族问题威胁区域和平与发展B.发展中国家是巴以冲突的唯一受害者
C.国际政治经济力量已严重失衡D.中东国家的发展道路受制于国际局势
2 . 1946年到1989年,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所投的否决票为239次;1990年到2004年,安理会的否决票总共为18票,与之对应的是安理会正式会议大大增加,非正式磋商更是成倍增长。这表明(     
A.美国的霸主地位开始动摇B.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C.国际关系向民主平等迈进D.全球治理机制臻于完善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盟友和竞争对手中寻找或培育新的共同利益、开拓新的合作议程以获得国际合作的领导地位,成为尼克松上台后的重要任务。1969年,尼克松开启了北约“应对现代社会挑战委员会”的建立工怍,环境治理项目成为该委员会的核心项目。此外,尼克松将环境议题纳入了对苏的“缓和战略”中。

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总统一反80年代美国环境外交的低迷,开启了“美国第二个环境时代”。1993年后,美国积极增加了对外环境援助,并以此显示其对全球环境问题的关注,表明其对国际社会的“负责态度”。自1997年起,美国政府在每年的地球日都要发布有关环境外交的报告,对全球环境状况和国际环境政策作出评估,并确定今后的环境外交工作重点。而《京都议定书》没有对发展中国家规定具体的减排要求,美国随即提出了与其他发达国家不同的看法,认为这种做法会加剧发展中国家在减排问题上的惰性。

——摘编自夏正伟等《克林顿政府的环境外交》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尼克松政府实施环境外交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20世纪90年代美国环境外交的新发展。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美国环境外交战略的认识。
4 . 2018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贸进出口总额为8.3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3%,与25个国家和地区达成了17个自贸协定。全球已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人民币纳入官方外汇储备货币,28个国家和地区开始使用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亚投行的成员数达到87个,其在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中的支撑作用日益显现。据此可知(     
A.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得到改善B.发展中国家成为世界主导力量
C.新时代中国为全球治理作出重要贡献D.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基本形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2024年3月,美国众议院以国家安全为由通过法案,强制中国字节跳动公司出售旗下短视频应用程序TikTok,否则将会封禁这款全美最受欢迎的APP。有人据此创作了如下漫画,意在说明美国(       

漫画《美国政治的双面游戏》
A.滥用国际规则具有破坏性B.奉行丛林法则具有掠夺性
C.维护国家安全具有紧迫性D.宣扬自由民主具有虚伪性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年,在美国累克-塞克塞斯市召开联合国国际自然保护科学技术会议。1958年起,在日内瓦召开世界海洋法会议,对保护海洋资源问题进行过多次协商。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人类环境宣言》,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为了全人类和子孙后代的利益,为了维护地球环境而共同努力。1973年,成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此后,国际环境立法增加到100多项。1992年,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隆重举行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等文件。150个国家签署《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二   1997年,第3次《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在东京召开,通过《京都议定书》,从法律上为工业化国家设定了减少碳排放量的目标。2007年,在巴厘岛举行第13次缔约方大会,通过“巴厘岛路线图”,启动了加强《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全面实施的谈判进程。2009年,第15次缔约方会议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中国政府提出自己的减排目标: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2016年,《巴黎协定》达成,继续推进全球气候治理的落实。20176月,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引发世界各国对“巴黎气候进程”的普遍担心。

——摘编自徐蓝主编《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

(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二战后国际环境治理体系构建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20世纪末以来的国际环境治理体系。
2024-05-25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六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7 . 2023年12月12日,联合国大会第十次紧急特别会议以压倒性票数获得通过了一项决议,呼吁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双方迅速实现停火、释放被扣押者、确保平民安全以及重启和平对话。这项由阿拉伯国家联盟倡导的决议,虽然遭到美国、以色列等10个国家的反对,但得到了153个成员国的赞同,最终还是通过了。这说明(     
A.联合国大会决议具有强制性B.维护世界和平得到各国支持
C.全球治理体系曲折中寻发展D.第三世界国家地位日益突出
2024-05-23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三新协同教研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20世纪末21世纪初,全球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按照购买力平价测算,2022年金砖五国占全球GDP的比重达到31.5%。在这一时期,新兴大国和发展中国家创建了金砖国家机制、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机制;“全球南方”在重大问题上与西方保持距离,让西方不得不重视“全球南方”的立场和主张。这反映了(     
A.西方大国的政治经济优势已经完全丧失B.多种力量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建立进程
C.全球范围南北势力相互制约的格局出现D.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无法共同协调发展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89年,苏联撤军后,阿富汗抵抗组织内部矛盾日趋激化,内战爆发。

1991年9月,科索沃阿族发动全民公投,宣布独立,南联盟坚决反对科索沃独立。

1999年3月,关于和平解决科索沃问题的谈判破裂。随后,在没有得到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对南联盟持续空袭78天。

1999年6月,南联盟接受和平协议,联合国和北约接管科索沃。

2003年3月,在争取联合国授权失败后,美国组建了包括45个国家的“志愿者联盟”,发动伊拉克战争,推翻了萨达姆政权。

——摘编自《世界现代史》(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材料二 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首次提出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主题,随后历次党代会报告都延续了对国际形势的这种判断。二十大报告没有再提这一说法,而是提出“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另一方面,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面临“世界之变、时代之变”,“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要“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摘编自张清敏《二十大以后的中国外交:理解与思考》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引发世纪之交国际局势动荡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中国应对“重大考验”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4-05-18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九江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统一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10 . 当今世界,出现了全球经济政治化与主权国家政治经济化双重发展趋势。各式各样的国际制度、规范、法律和组织层出不穷,恰似一张遍及全球各个角落的“大网”,约束各国和各种非国家行为体的行为。可见,当今世界(     
A.强权政治受到了有效制约B.全球治理机制亟待改革
C.全球化与多极化成为潮流D.合作共赢成为世界共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