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 道试题
1 . 自2023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双方已有超2万人丧生,其中70%是妇女和儿童;另有超过190万人流离失所。冲突同时持续产生外溢效应,其带来的负面情绪不仅对埃及、约旦、黎巴嫩等国旅游业造成严重打击,还导致各国的餐饮、投资等行业出现一定的衰退。这表明(     
A.民族问题威胁区域和平与发展B.发展中国家是巴以冲突的唯一受害者
C.国际政治经济力量已严重失衡D.中东国家的发展道路受制于国际局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51年联合国通过的《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规定:“难民是指以种族、宗教、国籍、社会或政治原因不能或不愿受本国保护而留在本国之外的人;或不具有国籍而由于上述原因不能或不愿返回其常住国的人”。因此,来自东欧等国家的难民几乎都被授予难民身份,而来自南美洲的难民得不到足够的保护和认可。这表明,当时(     
A.国际法的权威受到挑战B.国际局势制约难民问题解决
C.联合国的作用得以加强D.两大阵营对峙局面不断加剧
2024·河北·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助推下,国际贸易壁垒得到有效消除,贸易自由化程度逐渐提高,国际贸易频率迅速增加,贸易额稳定增长。在现有的经济模式下,跨国公司已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分布于世界各国的产品和制造业由此得到整合。另外,世界的经济和贸易需要国际组织的相互合作,需要调整经济来实现自身的价值。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接踵建立,它们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赵永海《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及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材料二   在新的国际竞争形势下,西方出于维持单极霸权需要,不愿看到新兴国家发展,从而以种种“逆全球化”操作进行遏制。借助全球化,西方国家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产业资本扩张和金融资本跃升,但同时,矛盾风险也在加剧,如金融危机频发、产业空心化和贫富差距拉大等,在旧的转嫁矛盾做法收效甚微的情况下,美国就采取“脱钩断链”“筑墙垒院”等“逆全球化”疗法。近年以来,西方国家经济比重在全球经济体系中仍不断下降,新兴国家占比不断提升。气候变化、网络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需要世界各国携手共同应对。然而,当前全球治理机制和能力未能适应新变化,新兴国家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凸显“逆全球化”制衡力量不足。

——摘编自丹青《“逆全球化”的成因与应对》

(1)根据材料一,概括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二,指出“逆全球化”出现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逆全球化”的应对举措。
2024-05-22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三)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90年,美国海军军官马汉出版了《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年)》一书。该书被认为是“海权论”的奠基之作,马汉也因此被尊为“海权论”的鼻祖。马汉视军事控制、海运开拓、海外贸易为海权的有机组成部分,认为“海权其义甚广,它不仅包括通过海上军事力量对海洋全部或一部的控制,而且也包括对和平的商业和海上航运业的控制”。在马汉看来,制海权和海军建设是海权的核心,但广义的海权还涉及海洋贸易、海上交通、侨民保护、海洋资源等方面。马汉的“海权”理论在世界范围内广受欢迎,先后被译为俄语、德语、日语、法语和西班牙语等多国文字。

——摘编自胡俊修《近代国人海权观念的演变》

材料二 进入21世纪,伴随国际机制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大国间对海洋的争夺和控制由过去的以军事目的为主转变为以经济利益为主。海洋权益斗争,虽然依然可能引发冲突甚至战争,但更多却可以通过谈判协商等渠道和平解决。《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各国维护海洋安全提供了法律依据,奠定了国际海洋安全法治的基础。同时,海洋对于国家和全球经济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全球海洋经济活动估计达3万亿至6万亿美元,为世界经济做出重要贡献。海洋是人类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候变化、过度捕捞和海洋污染造成的不利影响日益严重,正在危及世界部分海域,保护海洋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方向和目标。

——摘编自胡德坤、晋玉《新时代中国海洋观的形成渊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学者马汉提出“海权”理论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1世纪以来国际社会对海洋开发利用变化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海洋利用的认识。
2024-05-21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 2024届河北省高三年级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Ⅷ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当今世界,出现了全球经济政治化与主权国家政治经济化双重发展趋势。各式各样的国际制度、规范、法律和组织层出不穷,恰似一张遍及全球各个角落的“大网”,约束各国和各种非国家行为体的行为。可见,当今世界(     
A.强权政治受到了有效制约B.全球治理机制亟待改革
C.全球化与多极化成为潮流D.合作共赢成为世界共识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初期,亚洲区域内劳工跨国流动的主要方向是西亚石油输出国家。劳工多数是集中在采矿、建筑、交通等领域的非熟练劳工。例如,巴基斯坦向沙特阿拉伯等国家派遣的劳工由1975年的1.9万人增至1980年代初期的12万人。印度劳工数量也由1976年的4200人跃至1980年的23万人,韩国输送了8万多劳工,印尼有10万,泰国为8万多。值得关注的是,从1980年代开始,中国、日本、韩国、香港等东亚国家和地区经济人口在持续向外迁移的同时,也因为非熟练岗位的增多而吸引了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劳工。

——《全球化视野下亚洲科技人才移民美国的历史透视》

材料二   美国的技术移民来源及其百分比统计表(亚洲局部)

(单位:%)

国家1965年之前1965-19791980-19891999-2000
印度1.57.79.216.6
韩国1.04.53.52.7
日本4.62.11.22.8

——据《美国的技术移民与土生劳工:经济竞争的辩论及其之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亚洲内部移民流向的变化,概述亚洲内部移民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国家对美技术移民趋势进行阐释。
2024-05-15更新 | 11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唐山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第二次模拟演练历史试题
7 . 国际话语权建设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塑造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重要途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阶段外交话语的构建及成果

时期构建方式外交话语部分外交成果
1949—1978年自主独立构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两个拳头打人”“一条线,一大片”“三个世界”“反殖、反霸、反帝”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的缓和;中日邦交的正常化
1979—2008年借用西方话语构建和平与发展;“全方位”;“冷静观察、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中美建交;举办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举行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加入WTO
2008年至今创造性构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亲、诚、惠、容”;“新型国际关系”主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举办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承办了奥运会、亚运会等重大体育赛事;先后举办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摘编自李强《中国国际话语权:演进逻辑、构建维度与现实挑战》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当代外交史,围绕“中国国际话语权”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全球南方是指经历了非殖民化、冷战和冷战后全球化,通过发挥比较优势赢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和政治地位,并在百年变局中浮现出来的全球性新兴经济与政治力量。

全球南方国家共有殖民化与非殖民化时代的历史记忆,它们“遭遇”过西方现代性的冲击,曾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又在非殖民化进程中持续“觉醒”。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联合国为基石的战后国际秩序彻底否定了殖民扩张的合法性,全球南方的前身“第三世界”在非殖民化进程中,追求独立并按照现代民族国家的方式组织起来。

全球南方的浮现过程中,这些国家在国际事务上追求战略自主,其立场不受意识形态所左右。广大全球南方国家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拒绝参与西方大国主导的对俄制裁与孤立。诞生于“万隆时代”的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等组织仍然存续,一些新的磋商机制也在不断产生与拓展。这些国家试图充当整合南北政策的桥梁角色,越来越强调自己的文明国家身份。可以说全球南方的浮现本身就是复杂多变的,处于不断演进之中。

——摘编自李东琪《全球南方的源流辨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全球南方”浮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全球南方”浮现的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全球南方”国家现代化的发展原则。
9 . 如表为诺贝尔和平奖颁发情况表(部分),据如表可以得出的准确认识是(     
获奖时间获奖人获奖理由
1935卡尔·冯·奥西埃茨基反对法西斯主义
1964马丁·路德·金争取平等人权
2006穆罕默德·尤诺斯为贫困人民找到一条对抗贫困的方法
2007阿尔·戈尔唤醒人们对地球暖化问题的重视
A.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B.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深入人心
C.评选标准公正获得了世界尊重D.奖项内涵随着时代发展而丰富
2024-04-28更新 | 17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唐山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第二次模拟演练历史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二战后联合国成立,各类国际组织数量激增,各类跨国企业和个人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事务中去。国际法调整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裁军、国际人权、国际环境等国际法性质的公约或宣言纷纷问世。进入21世纪之后,普世价值、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等国际法理念日益受到重视。上述现象(       
A.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B.推动了政治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C.维护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权益D.表明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2024-04-18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高考名校名师联席命制押题卷(一)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