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1 .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阿拉伯产油国发起石油斗争,决定每月递减石油产量,并按对阿问题的态度将石油进口国分为“友好”“中立”“不友好”国家,确定不同的石油供应量。由此可知,石油斗争(     
A.奠定战争胜利的物质基础B.旨在使西方陷于“ 滞胀”
C.客观上促使西方阵营分化D.扭转了阿拉伯国家的地位
2024-06-02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高三最后一次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2 . 如表所示,2004~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在新年贺词中多次提及“合作”“共同”“促进”等词,这表明我国致力于(     
2004~2013年新年贺词“合作”“共同”“促进”的搭配词表
项目搭配词
合作交流互利友好日益依存积极携手文化旗帜
共同愿望繁荣借此机会利益促进应对作出
促进多边主义文明全球化一道和平人类和谐社会发展经济
A.深化睦邻友好关系B.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完善
C.构建均衡发展格局D.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024-05-03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安溪第一中学、养正中学、惠安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学科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近年来,一些西方国家对一些关键技术的封锁越来越严格,如:面对华为在5G通信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美国高通、韩国三星、欧洲爱立信等西方科技巨头们封锁华为通向6G技术的前进道路。这反映了(     
A.科技全球化道路的艰难曲折B.全球市场秩序遭到毁灭性破坏
C.美国全球战略面临严重挑战D.科技创新的国际环境荡然无存
2024-04-12更新 | 210次组卷 | 7卷引用:历史(福建卷01)-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4 . 与西方国家对中国和一些新兴国家戒备森严,不肯转让核心技术不同,中国“欢迎大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搭‘快车’也好,搭‘便车’也好,我们都欢迎”。这反映出新时代的中国(     
A.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B.致力于发展大国间战略性合作关系
C.开放合作以共享经济发展的利益D.通过南北对话促建国际经济新秩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97年,泰国受当时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放弃了固定汇率制度,引发了一场巨大的金融风暴,导致东南亚许多国家经济发展成就毁于一旦。在亚洲如日本、新加坡国家经济萧条, 菲律宾、越南等国家出现政局混乱的局面,打断了亚洲经济快速发展的趋势。这表明(  )
A.世界多极化趋势势不可挡B.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C.全球化导致世界动荡不安D.经济全球化中要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2024-03-24更新 | 167次组卷 | 3卷引用:历史(福建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97年,联合国气候大会通过了旨在限制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京都议定书》。下面这幅名为《不要吸入》的漫画发表在《京都议定书》签订的前一天。美国总统化身为被黑色浓烟环绕的自由女神,右手高举带有“化石燃料排放量”字样的火炬,左手夹着京都会议文件。对该漫画创作意图解读较为准确的是(     

A.揭示世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B.呼吁民众增强环保意识
C.担忧美国不愿承担大国责任D.号召建立全球治理体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图为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公布的数。该数据反映了(     

A.联合国在全球治理中发挥决定作用B.科技进步有助于世界性问题的解决
C.贫困导致HIV全球扩散的速度加快D.世界各国公共卫生医疗体系的健全
8 . 有学者指出,1992年153个国家和欧共体签署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2002年达成了《哥本哈根协议》。但在减排承诺方面,意大利、奥地利和东欧国家成员则不愿做出减排的承诺;非洲国家偏重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融资问题;石油输出国则关注全国减排行动对能源需求的影响。该学者旨在说明在环境保护过程中(     
A.对重要资源实行国家管控具有合理性B.联合国未能发挥全球治理作用
C.国际关系领域存在着合作与利益冲突D.全球与区域间的合作日趋紧密
2024-01-17更新 | 263次组卷 | 7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3-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福建专用)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553年,英国派船前往北极。1596年,荷兰航海家巴伦支发现了斯瓦巴德群岛(以下简称“斯岛”)。18世纪上半叶,俄国制定了北极探险计划,发现了阿拉斯加。19世纪,欧洲再次掀起北极探险热潮。1858年后,斯岛发现了煤矿及其他矿产资源,引来众多开采者。1875年,奥地利探险家建议在北极建立考察站,这催生了第一个国际极地年(1882—1883)。在第一个国际极地年期间,12个国家的700多名研究人员进行了12次北极考察。

20世纪初,斯岛主权归属和资源开采问题引起国际争议。1920年,18个国家了《斯瓦尔巴德条约》。该条约规定挪威享有斯岛主权,但各缔约国公民可以自由进入;该地区永远不得为战争目的所利用。1982年,中国签署了适用于北极地区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到2010年底,该公约缔约方为161个。2012年,中国与冰岛决定联合开采北极油气。

     ——摘编自北极问题研究编写组编《北极问题研究》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欧洲进行北极探险开发的动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以来北极探险开发变化的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全球治理的角度,说明开发北极应遵循的原则。
2023-12-20更新 | 1268次组卷 | 11卷引用:福建省宁化市第一中学等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下图为2005 年至2021 年东盟各国和中、日、韩、英、美五国在数字服务领域的出口规模增长倍数,以及数字服务出口额在本国服务出口总额中的占比情况。该图说明(     

A.区域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B.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严重
C.世界对中国的依存度上升D.国际政治旧秩序依然存在
2023-12-02更新 | 170次组卷 | 6卷引用:历史(福建卷)- 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