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修昔底德陷阱”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提出,此说法源自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使得战争无可避免的原因是雅典日益壮大的力量,还有这种力量在斯巴达造成的恐惧”。格雷厄姆·艾利森用这个概念来说明,一个新兴大国必然会挑战守成大国的地位,而守成大国也必然会采取措施进行遏制和打压,两者的冲突甚至战争在所难免。


材料反映了美国学者对当今世界战争与冲突的看法,对此看法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反驳、修改皆可),并结合中国现代史史实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4-02-02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五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联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2 . 科技·生活

材料一   


英国就业人口结构的变化

1841年                           1877年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新墨西哥沙漠地带的一声爆炸标志了人类对原子动力的利用。将原子弹投在广岛和长崎是这一动力首次用于军事目的。今天,原子动力已用于其他许多目的,如核动力船、生物医学研究、医学诊断和治疗以及核动力厂。

材料三


结合所学,分析上述材料,阐释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01-01更新 | 43次组卷 | 2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3-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北京专用)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对于欧洲来说,征服拉丁美洲并占有其贵金属并不意味着它内部诞生了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或一个现代世界体系,但它确实意味着欧洲获得了进入以亚洲为中心的全球经济的机会,使欧洲有可能站在亚洲的肩膀上并最终在19世纪成为全球经济新的中心。

——摘编自陈燕谷《重构全球主义的世界图景》

材料二   第一次经济全球化开始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结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中。第二次经济全球化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一直延续至今。

——摘编自张丽《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视角》

材料三   新科技成果在全球的广泛扩散和全球经济的信息化、市场化、自由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特征,也是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以来推动世界经济进入全球化阶段的重要动力,或构成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因素。

——摘编自胡希宁《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经济全球化”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4-05-04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历史上重要的条约或会议

时间会议或条约简介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结束了欧洲三十年战争;确定了国际关系中应遵守国家主权、国家领土与国家独立等原则,形成了历史上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1919年《凡尔赛和约》共15部分,包括440个条款和一项议定书,第一部分为国际联盟盟约。条约围绕战后处置德国问题,协调了列强在欧洲、近东和非洲的资本主义世界秩序。
1945年4月《联合国宪章》共分19章111条。宪章规定,联合国及其成员国应遵循各国主权平等、各国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在国际关系中不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以及联合国不得干涉各国内政等原则
1968年7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宗旨是防止核扩散,推动核裁军和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截至2002年4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缔约国共有187个。
2019年5月亚洲文明对话大会聚焦“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主题,共商文明发展、合作大计,达成广泛共识并发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2019北京共识》

——据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等


材料列举了人类历史上一些重要的会议和条约,其中蕴含着全球治理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世界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2019-06-03更新 | 22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6月考前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果一定要我用一句话为20世纪做个总结,我会说,它为人类兴起了所能想象的最大希望,但是同时却也摧毁了所有的幻想与理想。

—[英]艾瑞克 霍布斯鲍姆著《极端的年代》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相关知识,围绕“20世纪的总结”自拟论题并展开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4-05-07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三明市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三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美苏冷战结束后,美国以全力防止世界上再出现对其世界领导地位构成挑战或威胁的国家或国家集团出现作为其政策取向。相较于此,欧盟则谋求能够和美国“平起平坐”,改变“美主欧从”的态势。美欧双方都力争维护既得利益,同时又都想扩张自己的势力和影响,但双方因国情和在世界所处的地位不同,在“单边主义”和“有效多边主义”上各有侧重,由此导致政策取向上相左,也进一步消解了双方的凝聚力。

——摘编自丁原洪《世界格局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动》


根据上述材料,围绕“美欧关系”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19-06-19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北京(金学导航)大联考文综历史试题(5月份)-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类文明从一开始就是多样化的,多样化体现着文明的本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指出,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该为了全人类的利益对其加以珍爱和维护;文化多样性创造了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使人类有了更多的选择,得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并因此成为各地区、各民族和各国可持续发展的一股主要推动力。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了“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的命题。近代以来,随着现代化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历史日益转变成“世界历史”,多样的文明愈来愈承担着共同的使命,即构建人类共同的家园。

——摘编自钱乘旦《多样的文明,创造世界共同的未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就人类文明及其历史发展趋势提炼出一个具体论题,并加以论证。(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1-27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诊断性检测历史试题

8 . 材料: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认为20世纪是个极端的年代,“这个世纪激起了人类最伟大的想象,同时也摧毁了所有美好的设想”。他创造性的提出“短促20世纪”的概念,并把它划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大灾难时期、黄金年代和“天崩地裂”时期(70年代初期以后到90年代初)。

英国哲学家伯林:“我的一生——我一定得这么说一句——历经20世纪,却不曾遭逢个人苦难。然而在我的记忆之中,它却是西方史上最可怕的一个世纪。”

西班牙人类学家巴诺哈:“在一个人的个人经历——安安静静地生、幼、老、死,走过一生,没有任何重大冒险患难——与20世纪的真实事迹……人类经历的种种恐怖事件之间,有着极为强烈显著的矛盾对比。”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现代史的相关知识,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论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论述须史论结合)。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重现的全球经济,到20世纪90年代似乎进入一个新阶段。全球化是它的关键词。它意味着资本和技术在全球范围跨越所有地理和政治界限、更迅速更有效的流动。美国在全球化和被称为“新经济”的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但其它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也已运营到了世界所有地方。

——(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阅读材料,围绕“全球化”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叙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10 . 冷战结束后,对于当今世界格局的类型,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看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2009年2月,在第45届幕尼黑安全会议上,美国副总统拜登承诺将同布什政府的单边政策决裂。美国意图建立由它主导的单极世界,坚持推行实力强权政策,为了谋求霸权,不惜毁弃和践踏国际条约和协议,把自己凌驾于联合国之上,无视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其形象和声望下降。作为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美国金融机构遭受重创,世界看清了美国是如何将风险转移到国外,如何兵不血刃地掠夺享用了全世界的资源,然后不负责任地把经济危机推向别人的,这使得美国的国际信誉、美国制度的国际吸引力和影响力大打折扣。近年来,一批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增长和国际战略格局发展的重要力量。

——摘编自张国清《试论当代国际战略格局多极化发展趋势》

请回答:

运用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美国与当今世界格局”这一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17-05-19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第六次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