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科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顺治帝十分钦佩汤若望的学识,曾说:尔汤若望来自西洋,精于象纬,闳通历法。徐光启特荐于朝,一时专家治历如魏文魁等,实不及尔。但以远人,多忌成功,终不见用。朕承天眷,定鼎之初,尔为朕修《大清时宪历》,迄于有成。又能洁身持行,尽心乃事。顺治帝重用汤若望的主要目的是
A.调和西学与传统文化的矛盾B.修订历法巩固清朝统治
C.应对东来的天主教会的挑战D.宣扬国威维护朝贡体制
2015·四川·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1584年,来自意大利的传教士利玛窦到达广东肇庆不久,得到知府王泮支持,刻印了(舆地山海全图),这是第一次在中国刻印的西洋式世界地图,据所学知识推断,该地图
A.冲击了当时中国人的天朝上国观念
B.全面展现了世界各国风土人情
C.证明了传播科技是其来华根本目的
D.得到了明朝各级官员一致推崇
2021-08-23更新 | 88次组卷 | 2卷引用:二轮拔高卷01-【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山东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明朝末年,崇祯皇帝开始任命西方传教士参与历法的修订。1634年,《崇祯历书》正式完成,书中大量引用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并首次引入了“地球”的概念。该书在当时
A.推动了古代科技的进步B.改变了传统历法的性质
C.吸收了启蒙运动的成果D.促进了社会观念的改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自16世纪末到19世纪初,许多欧洲传教士限随商船来到澳门,有些后来进入内地。他们集中在东亚最早的西式学校——保罗学院训,学习中文、结研中国文化,他们摆写或翻译的著作如下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国别中文姓名著作或译作
意大利利玛窦译《几何原理)等,著《西琴八曲》
德国汤若望著《夕阳测历法》《远镜说》《浑天仪说》《秦疏四卷》
比利时南怀仁著《坤舆图说》《西方纪要》等
比利时柏应理译《大学》《中庸》《论语》
葡萄牙谢务禄著《中国通史》等
法国马若瑟著《汉语札记》,译元曲《赵氏孤儿》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观点进行对“澳门是18世纪中西文化交流的主要桥梁”这一观点进行论证。(要求表述成文,逻辑清晰,史实准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公元1704年,罗马教皇克莱芒十一向中国的教会与信徒发布了七条禁约,内容包括禁止教堂悬挂带有“敬天”字样的隔额,禁止基督徒祀孔、祭祖,禁止教徒家中供奉牌位等。这些禁约
A.传播了西方宗教改革的成果B.折射出中西文化冲突
C.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D.阻断了东西方的交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明末清初,中国文化第一次遇到一种高势能的异质文化的挑战,这就是传教士输入的西学。此时的“西学”,主要是
A.文艺复兴时的自然科学成就B.资本主义代议制文献
C.启蒙运动中的主权在民思想D.蒸汽机为代表的机器
2021-05-25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明末,徐光启指出,“古圣王所谓财者:食人之粟,衣人之帛……方今之患,在于日求金钱,而不勤五谷”。由此可见,徐光启
A.反对商品交易B.注重劳动致富
C.认同轻利观念D.重视科学生产
8 . 某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确立了研究课题"中华文化与世界",但课题组还面临一系列任务,请帮其完成。
(1)请围绕主课题"中华文化与世界",确立两个子课题。
(2)如果以"中华传统文化对东亚文化的影响"为研究子课题,请确立观点,选择两个视角结合史实对其说明。
(3)指出上述课题研究需要哪些研究途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7世纪,清政府任命来自欧洲的汤若望、南怀仁等人主持钦天监工作,并招揽数学、医学、天文等方面的人才来到中国。这些做法
A.中华文化受到巨大冲击B.体现清初统治者对西学的包容
C.西学东渐成为文化主流D.清政府外交政策发生重大转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中国古代天文学认为天是一个有意志和情感的、至高无上的存在者,以某种神秘的方式与地上的人事发生关联,于是了解天象、破解天意成了统治者的政治需要。这一倾向导致古代天文学的发展
A.缺失探究天体运行规律的科学精神B.专注于对“天时”、“农时”的关注
C.崇拜上天忽视自然而极具神秘色彩D.为专制政治服务与生产实际相脱离
2021-03-10更新 | 938次组卷 | 59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