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科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古代中国科学技术重视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实用性的特点。下列以论述农业生产问题为主要内容的著作是(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③④
2023-12-23更新 | 99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银滩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7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利玛窦与徐光启合作翻译了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部分内容,并使用了几点、线、面、平行线、直锐钝角等汉语数学概念。徐光启对这部书推崇备至。这说明西方科技知识(     
A.一定范围内得以传播B.促进了传统科技转型
C.动摇了中国人的思想D.丰富了传统文化内涵
2023-10-05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该书十八卷,分别记述了四百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兵器制造等方面的技术成就。该书图文并茂,形象展示了我国劳动人民从事生产的工艺过程与技术细节”。“该书”是(       
A.《永乐大典》B.《农政全书》
C.《天工开物》D.《徐霞客游记》
2022-07-19更新 | 113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某个历史时期AB
重要文化成就1.贾思勰《齐民要术》
2.顾恺之《洛神赋图》
3.洛阳龙门石窟
4.范缜《神灭论》
5.民歌《木兰诗》
6.陶渊明《桃花源记》
1.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2.曹雪芹《红楼梦》
3.徐光启《农政全书》
4.李时珍《本草纲目》
5.利玛窦《坤舆外国全图》
6.京剧形成

材料二   A时期的南朝梁武帝派大臣陈庆之出使北魏.他在宴会上大言不惭:“魏朝甚盛,犹曰五胡。正朔相承,当在江左。”言词中充满对北魏的蔑视,自以为长江以南才是“正朔”的所在。但是当他亲眼目睹了洛阳旧貌换新颜,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回到梁朝后观点大变:“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承认南朝自愧不如。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1)根据材料一,指出A是中国古代哪个历史时期,并说明A时期的总体阶段特征,结合秦朝的统一说明B时期疆域奠定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陈庆之对北魏的看法有何变化?结合时代背景说明北魏社会变化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试举4例,分别说明B时期文化方面的时代特征。
2022-03-05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乳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明成祖时,编成的《永乐大典》,辑录了上古到明初的书籍8000多种;清乾隆后期,编成的《四库全书》,共收录古代重要典籍约3500种。这反映了明清古典文化
A.总结性强B.注重实用C.继承创新D.服务于生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顺治帝十分钦佩汤若望的学识,曾说:尔汤若望来自西洋,精于象纬,闳通历法。徐光启特荐于朝,一时专家治历如魏文魁等,实不及尔。但以远人,多忌成功,终不见用。朕承天眷,定鼎之初,尔为朕修《大清时宪历》,迄于有成。又能洁身持行,尽心乃事。顺治帝重用汤若望的主要目的是
A.调和西学与传统文化的矛盾B.修订历法巩固清朝统治
C.应对东来的天主教会的挑战D.宣扬国威维护朝贡体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明朝末年,崇祯皇帝开始任命西方传教士参与历法的修订。1634年,《崇祯历书》正式完成,书中大量引用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并首次引入了“地球”的概念。该书在当时
A.推动了古代科技的进步B.改变了传统历法的性质
C.吸收了启蒙运动的成果D.促进了社会观念的改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公元1704年,罗马教皇克莱芒十一向中国的教会与信徒发布了七条禁约,内容包括禁止教堂悬挂带有“敬天”字样的隔额,禁止基督徒祀孔、祭祖,禁止教徒家中供奉牌位等。这些禁约
A.传播了西方宗教改革的成果B.折射出中西文化冲突
C.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D.阻断了东西方的交流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确切的讲应该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主要涉及天文、历法、物理等应用科学技术。张骞通西域、《马可·波罗游记》的传播等为中西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利玛窦等耶稣会士先后进入中国,他们学习中国文化,采取适合中国习俗的传教方式;他们相当一部分人精通天文历法、炮术等知识,而这又是崇祯、康熙等皇帝所赏识并需要的。与此同时,徐光启、李之藻等知识分子不仅推动西学的广泛传播,而且翻译了大量的西学典籍。虽然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西学东渐还不足以唤醒沉睡的中国,但它代表中西两种文化已开始了碰撞。

——摘编自徐先知《明末清初西学东渐成因浅析》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以来,西学再次进入中国。从“开眼看世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再到“民主科学”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近代西学东渐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为挽救民族危亡,先进的知识分子通过翻译西书、著书介绍、兴办新式教育、邀请西方学者来华讲学等,推动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在这一过程中,西方的哲学、天文、物理、化学、医学、生物学、地理、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应用、科技、史学、文学、艺术等大量传入中国,对于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和社会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

——摘编自郑大华《论民国时期西学东渐的特点》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末清初西学东渐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西学东渐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内容和影响两个角度指出近代西学东渐与明末清初西学东渐的不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