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科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清乾隆年间,传教士郎世宁擅长用新的技法画马(见图)。他注重马的解剖和结构,以短细的笔触来刻画马匹皮毛的质感,观察细微,落笔准确,效果逼真。画面背景则依然使用传统的墨加淡彩的树木坡石。这体现出(       
   
A.中西绘画风格的交流与融合B.近代自然科学对艺术的改造
C.皇帝意志塑造新的艺术风格D.西方文化对传统文化的渗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明末清初,在《奇器图说》《天问略》《远镜说》《泰西水法》等译著中都介绍了西方力学知识,而《农政全书》《物理小识》《历学会通》等书也反映出力学知识对当时士大夫的影响。这表明当时(       
A.西学东渐推动中华文化发展B.中西科技在交流中相互借鉴
C.中华传统文化处于总结时期D.农本观念制约明清社会转型
3 . 明朝后期,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和中国学者徐光启合作翻译了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部分内容,并使用了中国的几何、点线面、直锐钝角等概念。这表明(       
A.“西学东渐”初现端倪B.东方传统科技进入总结时期
C.基督教开始在华传播D.中国人的文化心态发生变化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末清初,随着传教士东来,中国首次正式接触“西学”。随着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潮兴起,中西文明对话的渠道得以打开。西方传教士们带来的部分西方近代科技使徐光启、李之藻等思想趋新的士大夫产生浓厚兴趣,他们认为:“秘义巧术,乃得之乎数万里外来宾之使。”徐光启与来华的传教士利玛窦一起将西方数学的经典著作《几何原本》译成汉文,翻开了中西数学交流的第一页。在这一时期,西方的天文、地理、医学等也由传教士相继引入中国,中国一度出现了学习“西学”的热潮,并取得一定成绩。

-摘编自骆利红《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论述》

材料二   随着海上新航路的开通,输往欧洲的中国商品大大增加。中国商品所体现的高超的制作技巧和优雅的艺术品位,令欧洲人为之震惊。欧洲人对中国有了初步认识之后,中国人的信仰就成了欧洲人关注的焦点之一。许多报道都指出,中国人虽然不信基督教,却因尊奉儒家规范而养成了高尚的道德和良好的习俗,这就意味着,上帝的启示绝不是道德的唯一源泉。在传教士所提供的素材中,欧洲思想家们还看到了他们所追求的开明专制主义。伏尔泰以钦美的口吻写道,在中国“一切都由一级从属一级的衙门来裁决,官员必须经过好几次严格的考试才被录用。”他们把中国的政治体制视为欧洲国家应该追随的榜样。

-摘编自张顺洪等《明清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学东渐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东学西传的主要内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时期中西文化交流对世界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徐光启说:此书为益,能令学理者祛其浮气,练其精心;学事者资其定法,发其巧思,故举世无人不当学......此书为用至......度数之宗,所以穷方圆平直之情,尽规矩准绳之用......由显入微,从疑得信,盖不用为用,众用所基,真可谓万象之形囿,百家之学海。“此书”是指(       
A.《农政全书》B.《几何原本》C.《徐霞客游记》D.《天工开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徐光启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合作翻译了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部分内容,并使用了几何、点、线、面、平行线、直锐钝角等汉语数学概念,这说明(     
A.中国古代科技向近代科技转型B.西方学习借鉴中国科技成果
C.西方的近代自然科学传入中国D.开明士大夫重视西学的传播
2023-06-10更新 | 492次组卷 | 10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下表是明代医学取得的部分成果。这反映出明代(     
时代医学家著作来源创新成果
明代初年朱梢等人《普济方》兼采笔记杂说及道藏佛书兼采笔记杂说及道草、曼陀罗花各五钱,即不知痛
明中期李时珍《本草纲目》博引历代各家方书指出押不庐草等有麻醉效果,虽“加以刀斧亦不知”,通过亲身实践,发明临床的麻醉法
A.麻醉学成为医学研究的重心B.中医知识进入综合集成阶段
C.医学发展受西学东渐的影响D.中医临床医学技术停滞不前
2023-06-06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明代李时珍将《本草纲目》中对近两千种药物的探察视为“吾儒格物之学”,但在书中仍将木材的“坚脆美恶”归因于“各具太极”。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将颜料制备视为源于易经八卦中的“依坎附离”。这反映出,当时(       
A.科学研究深受传统文化束缚B.儒学理论推动技术进步
C.格物致知观念促进社会转型D.西学东渐影响国人观念
2023-05-19更新 | 607次组卷 | 13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明代徐光启认为战争要靠实力决胜,重视西洋火器的研究、制造和使用。他在通州、昌平等地督练新军期间,曾采用西法制造火器军械,以提高明军的御敌能力。这(     
A.反映出边防形势异常严峻B.体现了西学东渐的影响
C.折射出经世致用理念盛行D.实践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10 . 有学者在谈及中国古代发明时指出:“中国古代没有完善的形式逻辑思想,很难产生严密的理论武器,因此科技只是停留在经验技术层面,而古希腊的科学哲学思想却使得技术转化为生产动力。同时农耕文明使得指南针运用于海外朝贡贸易,而非西方充满冒险主义的贸易远航。”该学者意在强调(       
A.科技的实际作用受社会环境因素影响B.农耕文明下的社会生产力低下
C.中国古代发明推动了世界近代化转型D.中华文明领先世界具有必然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