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近代以来,随着地下考古文物的发掘,从铭文中可以看出周厉王好利是在周王畿内,周王室从各诸侯国、卿士家收回大部分土地山河资源的经营权。这说明(     
A.当时出现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B.周厉王好利更多是加强王室财政
C.周王室与新兴的地主阶级矛盾尖锐D.分封制被周厉王所破坏
2023-05-23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3届高三高考冲刺卷(三)历史试题
2 . 下表是关于秦朝国家治理的相关记载
《过秦论》
(西汉贾谊)
《史记·秦始皇本纪》
(西汉司马迁)
《睡虎地秦墓竹简》
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
秦王怀贪鄙之心……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以暴虐为天下始秦王怀贪鄙之心……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以暴虐为天下始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壅)堤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取生荔……子告父母、臣妾告主,非公室告,勿听……为人父则兹(慈),为人子则孝
比较表格中材料,得出的认识是(     
A.历史事实因年代久远无法定论B.历史真伪需进行史料的考辨
C.历史解释可直接判断历史真相D.考古材料更能反映历史全貌
3 . 周礼规定国家举行祭祀大典或葬礼时,天子享用九鼎,诸侯享用七鼎。而在新郑郑公大墓(春秋时期)的祭祀坑遗址中却出土了“九鼎”。这一考古发现反映了当时(     
A.尊卑等级关系受到冲击B.礼乐制度突破性发展
C.封建政治制度初步形成D.奴隶社会手工业发达
2023-08-29更新 | 54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浙江卷高考历史押题卷(六)
4 . 古燕地成于何时已不可考。考古工作者在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乡董家林的黄土坡村一带发现了一处规模相当大的商周遗址,包括建于商末并延续至西周的城址,出土了大量西周初期燕国的青铜器,如西周燕侯堇鼎、西周燕国太保克盏、西周伯矩鬲等,学界认为这是燕国最初的都城遗址。追溯燕国历史,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召公之子受封于燕,在姬姓封国中位居最东
B.燕长城是秦始皇长城的基础之一
C.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中,齐国先于燕国灭亡
D.国子监是燕国的教育中心和学术中心
2024-03-30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二)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86年,在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中出土了一件青铜器——克罍。该青铜器上有铭文,大意为:周王说:“太保(指周召公),你贤明和畅达,你向我进献的治国安邦的道理,我完全同意。(我)任命(你的儿子)克做燕地的君侯。”该考古成果可用于研究(     
A.禅让制B.分封制C.行省制D.郡县制
2024-02-08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辛集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商周时期“藏礼于器”。到春秋晚期,在今太原金胜村晋国赵卿墓中出土了25鼎、14豆等,经过考古学家分析该墓陪葬的青铜礼器应为比较完整的一套太牢九鼎和一套大牢七鼎。考古发掘的这一现象可用于研究,当时(     
A.宗法等级制的瓦解趋势B.民营手工业的发展进步
C.封建政治体制初步建立D.人民生活水平相应提高
7 . 2022年12月14日,成都考古中心首次展示了一批重要的秦简。这批260余片秦简出土自位于成都旧城中心地带的字库街遗址,经学者初步判断,其年代为战国晚期至秦代期间。据此可知,这批秦简的出土(       
A.考古比文献更可靠B.成都商品经济非常繁荣
C.经济管理异常严格D.有利于成都的考古研究
8 . 周代的用鼎制度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但考古人员在河北省平山县挖掘战国时期中山国遗址时,却有两套九鼎出土。这印证了当时
A.宗法分封制度的破坏B.九鼎是周朝维系统治的纽带
C.青铜铸造技术的高超D.中山国在战国时期地位较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