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0 道试题
1 . 世界博览会是体现世界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的平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51年英国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国家力量的直接介入使此次世博会获得巨大成功。世博会的出现与世界进入全球交往时代有紧密关联。15世纪末16世纪初人类第一次实现环球航行,这是世博会诞生的条件之一。18世纪中叶英国率先兴起工业革命,着眼扩大贸易,世博会成为绝佳选择之一。交通与通讯革命也促使了世博会这一新型交往平台的出现。

——摘编自乔兆红《世界博览会与世界历史整体发展》

材料二 晚清民国初年的中国与世博会的联系

时间晚清民国初年中国与世博会的联系
1851年伦敦博览会上海商人徐荣参加世博会,所产“荣记湖丝”夺得金、银两项大奖。
1873年维也纳博览会主办方一再邀请,清政府勉强同意由海关洋员负责参展事宜。
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清政府正式派出代表团参加,并于次年颁布《出台赛会章程》鼓励商家踊跃参赛。该章程结束了近代中国海关代理赛会的历史。
1915年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中国代表团所获奖章列所有参赛国之首,极大提高了中国形象。据美国商务部调查报告,1915年,中国对美国出口较上一年猛增了6000万美元。

——摘编自乔兆红《中国与世界博览会:西学东渐与中学西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51年英国举办第一届世博会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民国初年中国参加世博会的演变趋势,并简述近代中国参加世博会的意义。
2024-05-28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素养提升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希波战争后,雅典控制的提洛同盟与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的利益冲突最终导致了伯罗奔尼撒战争。战争后,无论胜者、败者,各城邦都面临着经济衰退、农民与工商业者破产,奴隶和其他下层人民不断反抗,兼并争霸战争屡仆屡起的情况。这反映了(     
A.希腊城邦体制面临危机B.外部威胁影响希腊安定
C.希腊民主政治的局限性D.各城邦之间的尖锐矛盾
2024-05-27更新 | 6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东莞东华高级中学等二校高三下学期三模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两宋城市的发展,一方面城市工商业发达,市井文化日趋繁荣;另一方面延续自南北朝隋唐而来的士人城居之风使得文人士大夫居城者明显增多。由此,士庶之间、清雅文化与市俗文化之间呈现相互对立、相互渗透的关系,这构成两宋城市文化的基本格局。由于士大夫拥有核心政治资源,掌握着文化霸权的仍然是官而非商,市民阶层处在士人阶层之下,属于没有任何政治权利的臣民。由于文化强势之最终仍有赖于政治资源,还衍生出不同行政级别的城市在文化地位上产生相应层级差别的有趣现象。两宋城市文化发展,承续并巩固了唐代以来,文化资源集中于城市所带给专制国家在文化上前所未有的控制权,并从各方面影响着村落世界。

——摘编自包伟民《两宋“城市文化”新论》

材料二   11世纪欧洲城市开始兴起,城市居民以移民和原住民为主,二者是以城市特许状为纽带确立的共同体。城市特许状是城市居民通过种种争取自治权的斗争,从封建主手中得的契约,这意味着共同体的事由全体成员做主。12世纪,由于城市管理需要,罗马法在欧洲复兴;中世纪晚期,市民阶级形成,进一步推动了城市市民政治文化的生成,孕育了现代国家的雏形。特许状是一纸契约,赋予城市居民共同享有在本城经营工商业的权利。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市场意识等新的经济理念在城市诞生,现代会计、金融、公司制度等近代经济文化在中世纪城市得到初步发展。这促进了16世纪欧洲文明的凝聚成型。

——摘编自刘景华《中世纪城市与欧洲文明成型》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和中世纪欧洲城市文化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造成古代中国和中世纪欧洲城市文化差异的原因。
4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某历史研究小组为研究英国史上某一课题所收集的部分史料内容

人物或著作内容
13世纪英国神学家约翰国家治理体系犹如一个人,国王是头,而教士则是灵魂。“头由灵魂刺激和支配”“那些在人的法律范围内的上帝的大臣,低于那些在神的法律范围内的上帝的大臣”
13世纪60年代政治诗歌《刘易斯之歌》法律支配着国王的尊严……如果没有法律,他(国王)的统治将偏离正道
《爱德华三世镜鉴》根据普通法,任何人(也包括国王)都不应当攫取另一个人的财产,如果所有者不愿意和没有正当理由的话

材料二   

——摘编自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判断这一历史研究小组的研究课题名称并进行说明。
(2)写出可从材料二中得出的三项有关法国的历史信息。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增新的基本原则。下表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史实结论
A14世纪,法国召开了由教士、贵族和市民代表组成的三级会议法国形成了限制主权的历史情况
B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C1787年,美国制定宪法,规定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美国政体深受启蒙思想影响
D1875年,法国通过新宪法,规定了总统与国会的权力推动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建立
A.AB.BC.CD.D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宪章》部分内容节选

1国王必须遵守法律,并不得擅自处决或囚禁公民
2赋予了英国人民某些基本权利,如免于误捕等。规定全体自由民享受自由权。伦敦和其他城市享受自治权
3严格规定国王不得任意没收领地或强迫拥有者出售土地
4法庭只能根据法律来裁决案件,而非依照国王或其他人的意愿
5提倡法律的平等适用,强调统治者也必须遵守法律

——摘编自王觉非《近代英国史》

材料二     17世纪时,英国国会议员反对查理一世并引述了《大宪章》的内容。《权利法案》是《大宪章》以来王权与议会几百年博弈的终极判决,标志着国家最高权力的最终归属。18世纪时,美国在要求脱离英国殖民统治的对抗中,引述了《大宪章》的内容。此后的《美国1787年宪法》以及美国《权利法案》中,都引述了《大宪章》的内容。《大宪章》在自由史上地位显赫,被称为“法律下的自由的象征”。

——摘编自华东师范大学法律史研究中心《法律史的世界》

(1)根据材料一,概括《大宪章》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权利法案》“标志着国家最高权力的最终归属”的含义,并对《大宪章》进行评价。

7 . 梭伦在雅典制定的法律规定:唯有自荐者可以当选;当选者应当接受法官的审查,而且每一个人都有权提出当选者不胜任其职位的指控;当选者任期届满,必须就其表现再次接受审查。这些规定(       

A.规范了公民大会运转B.确立了雅典民主国家
C.有利于完善选举运行D.保障了公民民主权利
2024-03-20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8 . 据推算,有三分之一的雅典公民有机会被选入议事会。所以,有学者认为雅典城邦是一个“轮番为治”的公民团体,“公民是轮流地统治或被统治”的。这主要是因为雅典(       
A.实行直接民主制B.议事会是最高权力机关C.小农经济较发达D.公民团体的集体意识强
2024-02-26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1181年,英国国王亨利二世颁布《军队敕令》改组民军,该敕令规定:所有自由人,上至贵族,下至普通平民,都必须承担军事义务;每年农闲季节必须参加地方政府组织的军训;所有自由人都必须郑重宣誓,保证绝对遵从国王的命令。这些规定旨在(     
A.减轻国家财政负担B.抑制贵族特权
C.推动英国社会转型D.强化封建王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或经国法判决,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除战时与予敌对之国家之人民外,一切商人,倘能遵照旧时之公正习惯,皆可免除苛捐杂税,安全经由水路与陆路,出入英格兰”(13世纪颁布)。上述材料说明(     
A.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B.英国进入等级君主制阶段
C.以法律的形式对王权予以限制D.英国进入了议会君主制时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