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习近平主席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提出“民之所优,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这是对中华传统文化民本思想的深刻揭示,也是对中国共产党人民立场的高度概括。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书·平帝纪》载:“元始二年,郡国大旱、蝗,青州尤甚。民疾狡者,腾空房舍,为置医药。”《南史·齐文惠太子传》曰:“太子与竟陵王子良俱好释氏,立六疾馆,以养穷人。”《太平广记》云:“(洪)坊于陕城中,选空旷地造龙光寺,又建病坊,常养病者数百人。”《唐律疏议》载:“其穿垣出秽污者,杖六十;出水者,勿论。主司不禁,与同罪。”

——整编自《中国抗疫简史》等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进行了持续广泛的建设人民民主政权的尝试。这包括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领导建立了“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抗日战争时期在根据地领导建立了中共党员占1/3、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1/3、不左不右的中间分子占1/3的“三三制”政权,解放战争时期在各解放区领导建立了民主联合政府,普遍实行人民民主的原则,为1949年以后建立人民政权、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积累了重要经验。

——整编自张磊《中国共产党怎样实现和发展了人民民主》

材料三   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一方面自然离不开民族独立和中国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是他真正把中国的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充分进入到国家活动中去。

——摘编自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1)结合所学,简要概述古代疫病的危害。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政府应对疫病的举措。
(2)中国共产党为建设人民民主政权进行了持续广泛的“尝试”,请就此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选择阐述:①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民主与法制方面的尝试;②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与理论方面的尝试。同时,请分析①②尝试对“1949年以后”新中国政权建设的意义。
(3)阅读材料三,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相关史实,说明毛泽东是如何“真正把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充分进入到国家活动中去”的。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1924—1927年的广州、武汉时期,党军只是服从党的武装力量,在理论上党军统帅并非党的最高领袖。但是由于军事活动在中国的极端重要,党军统帅的地位随之攀升,实际上成了支配党的最有力人物。《训政纲领》规定,训政期间“厉行党治”,国民党“代表人民负建国大任”,“一切要由党来负责”。国民政府各级组织均受党指导,国民党不仅在中央建立了以党统政的党政互动体制,还建立了从中央执行委员会到省、市、县党部的垂直领导机构,并在各类产业、社会、文化、教育机构以及海外华侨集中地相应地建立了党组织……把国民党的影响扩大到民众生活的各个方面……国民党统治中国的理论上的“合法性”即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为了维护其现实统治的“合法性”,国民党垄断了三民主义的解释权。在戴季陶、蒋介石和陈立夫、陶希圣的解释下,三民主义成为可以给现实生活中国民党各项政策提供全部合理性依据的高度灵活的意识形态……有关历史与现实、中国与外国、今天与未来,所有人类社会的问题都可以从中找到答案……举凡一切不利于国民党现实统治的思想和行为,均在排斥之列。在国民党的精心设计下,三民主义成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直到孙中山的中国“道统”的集大成者,体现了中国民族与文化传统的特殊性。1928年后,就以三民主义为理论武器,向共产主义和自由主义发起全面进攻……1929年后规定全国大中小学举行“党化教育”,强制灌输三民主义。1929年、1930年夏又制定《出版条例》和《出版法》,成立图书电影审查机构,严禁违背“党义”的出版物和电影的出版和发行。与此同时,还成立了众多的由国民党控制的出版机构,大量印行党义出版物和攻击共产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宣传品。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曾希望在中国实行英美式的政党制度,但其后的《训政纲领》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2)请据材料概括南京国民政府的“党治”国家模式的基本特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