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如表所示为唐太宗至武后中期李唐宗室任官情况。这一情况反映了当时(     
高祖子孙非高祖子孙
人次比例/%人次比例/%
中央政务决策官10.44158.52
中央执事官003017.05
武职事官93.962514.20
荣誉性官职114.8521.14
地方行政官20389.4310257.95
合计227100176100
A.地方机构的臃肿B.宗王政治的强化C.科举制度的确立D.君主专制的加强
2 . 明朝参加武科考试是卫所子弟特权,清朝将武科举向府州县民众开放,对各行省山泽猛士“罗之以科举”,文举不中者也可改习武举。清朝武科考试(     
A.推动教育体系的完善B.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
C.适应军事改革的需要D.有利于打击世家大族
2023-01-04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宋神宗时期,外戚向氏兄弟“交通宾客、漏泄机密”,翰林学士蔡京等“奔走其门,务相交结”,因而“物议籍籍”。右正言陈璀上疏指责道:“谄事外戚,不畏上天,一至如戏”,请求朝廷“流窜蔡京”。最终,蔡京被贬官出京城。朝廷这一做法(     
A.有助于政府公信力提高B.打击了勋贵旧族势力
C.推动了监察制度的完善D.杜绝了朝纲不良风气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西晋时,大臣刘毅、卫璀针对当时普遍实行的选官“计资定品”的现象,提出了强烈的反对。他们主张恢复汉代乡举里选的旧制,得到了晋武帝司马炎的赞赏。这一主张(     
A.强化了世家大族的选官特权B.有利于提升社会阶层流动性
C.降低了官吏任职的资历要求D.弱化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6 . “上计”是秦汉时期考核官员的重要制度。中央的重要官吏和地方的首长,每年要把自己管辖地区的户口、垦田、钱谷入出、治安情况、赋税等预算数字写在木券上(下图),上报国君,并把木券剖分为二,国君持右券,臣下持左券。到了年终,官吏必须到国君那儿去报核。国君根据右券亲自考核,或由右丞相协助考核,根据考核结果,予以升、降、赏、罚。“上计”制度的建立,意味着(     

A.中央加强地方财政的控制B.考核地方官员政绩的优劣
C.作为官员升降赏罚的凭据D.与察举、征辟制互相印证
2022-12-11更新 | 435次组卷 | 17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西周时,周天子实行封土赐民之制,出现一批世卿大族。战国时,诸侯国君按大臣官职地位的不同,授予其相应数量的谷物作为俸禄,任之即官,去之即民。材料反映的现象(     
A.适应了社会转型B.使得国君权力分散走低
C.维护了周王权威D.加强了世卿大族的权势
2022-12-03更新 | 379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门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唐代科举下,学馆授课、考试均以儒家经典书籍为基础,首先保证学子领悟律法之精神。在策问这一环节中,也有关于律法的内容。学子们登科之后,将断狱之职纳入官员考课范围。唐政府此举旨在(     
A.规范科举考试的程序B.落实律法儒家化原则
C.提升官员的行政效能D.确保士大夫法律素养
9 .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体现。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创新,反映了中华民族管理国家的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然后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

——《文史纵横》2009年第3期

材料二 汉初制度大多不切实际,要求制度变革的呼声甚高,却无法得以实施。直到武帝时期,才大刀阔斧地推行了制度变革。这是一个事功显赫的时代,也是一个垂范立制的时代,在协调地方与中央的关系、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强化对官僚队伍的管理、确立新的经济政策等重大领域,汉武帝都进行了制度创新和变革。

——摘编自孙家洲、王文涛《制度变革与汉武帝盛世的造就》

材料三 凡有政事,先由中书取旨撰拟诏敕,付门下审覆,再下尚书施行:……惟是事权分立,往往发生流弊,尤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乃今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此实唐代宰相制度之一进步也。

——严耕望《唐代文化约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实质,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推行郡县制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制度创新和变革”的表现。
(3)指出唐代中央官制的名称,并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唐初宰相制的弊端,唐太宗对宰相制进行了怎样的改进?
10 . 唐开元年间,科举中增加了新的考试方法——口试,即“口义”。“口问大义”规定主考官问义应该当众进行,应考人对其作出相应的口述,结束后立即宣布考试成绩。科举中增加“口义”说明(     
A.儒家思想地位弱化B.选拔方式较为灵活
C.考试公平遭到破坏D.评价标准已经完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