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据下图可知,唐朝的选官制度(     

             唐朝进士出身情况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确立B.杜绝了门阀恩荫的现象
C.依旧以门第出身为标准D.扩大了人才的选拔范围
2024-01-22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恩荫制度是一种古老的选官制度,汉代恩荫仅涉及同母兄弟及儿子,唐代恩荫面扩大到孙子及曾孙,而北宋平均每年以恩荫入仕的官员人数超500人,比科举入仕人数更多。由此可推知,宋代(     
A.人才选拔趋于公正B.冗官问题较为突出
C.军功贵族颇具影响D.社会阶层流动阻滞
2024-01-22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秦汉每年岁末官员考核时,各县、侯国将一年来的户口垦田、钱谷人出、盗贼多少等情况汇集到郡国,再由郡国汇总,制成计簿,上报中央,称为“上计”。这一制度(     
A.促使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形成
B.保证了基层社会繁荣安定
C.提供了评定官员政绩的依据
D.避免了地方官员弄虚作假
2024-01-21更新 | 33次组卷 | 3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1738年,有大臣上书乾隆皇帝说:“科举之制,凭文而取,按格而官,己非良法”,应改变方式,选拔真才实学的人。但乾隆组织讨论后发现无替代科举之方,这次提议暂且结束。这体现了当时,科举制(     
A.仍然具有合理性B.导致阶层流动趋向停滞
C.提高了官员素质D.弊端己为人们普遍认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清朝《钦定台规》规定,各地巡视御史自命下之日起,在门上大书“回避”字样,不许见客、不收书、不接纳私办人役、不赴饯送宴会,且限领敕后三日内出京,沿途不准停留,到境后不受私书私馈等。这一规定(     
A.增加了财政收入B.推动了监察机制的完善
C.扩大了御史权力D.促进了封建制度的转型
2023-08-01更新 | 173次组卷 | 5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宋代对地方的任命实行回避制度。如实行籍贯回避,即文武官员不得为本道知州、通判、转运使及诸事任;实行亲族回避,任官和荐举人才应回避同路的执政官亲属;此外还有同年回避(科举同年者)和司法回避等形式。这些规定(     
A.促使地方行政效率得到了提高B.强化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C.利于维护地方权力的有效运行D.提高了官吏选拔的开放度
2022-08-05更新 | 838次组卷 | 17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四旗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7 . 西汉刺史秩仅六百石,只相当于一个中下等县令的品秩,却“奉诏六条察州”,监察秩二千石的郡国守、相乃至诸侯王。有评论者认为,这样可以使得“官轻则爱惜身家之念轻,而权重则整饬吏治之威重”。这体现出西汉刺史制度的显著特点是
A.内容丰富,体系完备B.以小监大,以卑督尊
C.地位独立,专权跋扈D.分工合作,职责明确
2021-11-23更新 | 1005次组卷 | 22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西四旗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如图为北宋太祖至哲宗七朝御史中丞(监察官)的出身统计图。该图可以用来说明北宋
A.政府重视监察官员队伍建设B.监察体系内部出现权力制衡
C.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加强D.进士及第主要担任监察官员
2021-09-03更新 | 937次组卷 | 17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重视监察机构的设置,将之置于与行政机构并列的位置。在历史演进中,监察机构的体系越来越严密,相对于行政机构的独立性也越来越强。历代政府重视监察法规建设,坚持依法监察,监察法规逐步完善。监察机构职权涉及察德、察政、察能。同时,为防止地方分离,整肃吏治,历代统治者都重视中央对地方的监察。监察以常驻为主要形式,并辅以不定期的或定期的巡按制。此外,监察御史作为风纪之官,品秩虽低,权势却十分显赫,甚至享有“便宜从事”和“风闻奏事”的特权。但是,监察机关的独立是相对的,其监察功能的发挥受到皇权的极大制约。

——摘编自林志强、张旭日《中国古代行政监察制度特征研究》

材料二   监察官是罗马共和国时期比较特殊的官职,其产生、职权伴随着平民和贵族的长期斗争。随着共和国历史的发展,监察官基于实践的需要,其权力不断扩大,从最初的人口和财产调查权,到后来的公民道德监督权,再发展到元老遴选权,监察官的地位日益神圣和显赫。由此看出,监察官的权力扩张恰好对其他官员起着很大的制衡作用,从而推动着古罗马共和宪政的平衡与发展。

——摘编自连佳《浅议古罗马共和宪政下监察官制度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与古罗马监察制度的不同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古代中国与古罗马监察制度特点形成的原因。
10 . 张鸣在《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中说,随着科举制的推行,原来统治乡村世界的精英发生了变化,从原来的对门第的看重,过渡到对文化的看重。……读书人学诗的越来越多,书成为一种商品,……能诗的人即使没有官位在乡村也能得到尊重。这表明科举制
A.使诗歌在全国走向全面繁荣B.冲击了乡村的门阀政治根基
C.改造了乡村的文化结构D.加强了中央对思想的控制
2021-06-02更新 | 2010次组卷 | 26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复习模拟(一)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