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君之养民,五教五刑焉。去五教五刑而民生者,未之有也。所以五教育民之安,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教既兴,无有不安者也。民有不循斯教者……五刑以加焉。五刑既示,奸顽敛迹,鳏寡孤独、笃废残疾、力弱富豪,安其安,有其有,无有敢犯者。养民之道,斯矣。

——明太祖《大诰·民不知报第三十一》

“孝顺父母,恭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无作非为。”

——明太祖“六谕”


(1)根据材料,概括明太祖朱元璋的社会治理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后期儒学士人落实这一思想的具体做法。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朱元璋的社会治理思想。
2022-11-0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孔子曰:“圣人之治化也,必刑政相参焉。太上以德教民,而以礼齐之,其次以政焉。导民以刑,禁之刑,不刑也。化之弗变,导之弗从,伤义以败俗,于是乎用刑矣。”这表明孔子主张(       
A.省刑慎刑B.废除刑法
C.先礼后刑D.刑罚得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