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法学是关于正义与非正义的科学,我们所适用的全部法律,或是对物的法律,或是关于诉讼的法律,都是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的这种坚定而恒久的愿望……但是这种愿望的实现,首先需要考察人,因为如果不了解作为法律对象的人,就不可能很好地了解法律。

——古罗马《法学阶梯》第一卷第二篇

材料二   《唐律疏议•名例》在其开篇中说:“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两者犹昏晓春秋阴阳相须而成者也。”从概念上讲,“德礼”是儒家的,“刑罚”是法家的,“昏晚春秋阴阳”是道家的,诸多思想在国家法典中融为一体,自西汉以降中国法律发展到唐代逐渐“臻于完善”,并成为影响整个儒家文化圈的法律原理结构(如下图示)。中华法系强调效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有趣的是,罗马法系也多次出现“自然界”一词,这似乎提醒我们,两者之间有某些相似之处。

——《中华法系与罗马法系的原理及哲学》

材料三   《十二铜表法》以习惯法为基础,有原始的同态复仇等条款,这是古代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孟子说:杀人父者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者人亦杀其兄。蒙古人带有原始草原部落的传统入主中原,因此元朝法律还有,子殴死杀父仇人,不但无罪,还能得到仇家五十两丧葬费的赔偿。

——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罗马法律的基本原则。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

(3)根据材料二、三,指出中西方法律的相同点。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古代罗马重视社会治理的法制化,古代罗马法作为“商品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的法律”,是奴隶制法的颠峰之作。以下是罗马法的发展历程示意图。

——摘编自高仰光《罗马法探究》

材料二:下图所示为秦汉时期的立法情况

注:《越宫律》是宫廷警卫方面的专门法律。《左官律》和《附益法》:《汉书》曰“自吴楚诛后,稍夺诸侯权,左官附益何党之法设”。《朝律》主要是朝贺制度方面的专门法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罗马法的历史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就秦汉时期的立法提出一个观点,并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2023-11-15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封建社会地方行政制度演化示意图


材料二: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     

——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两条有关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的信息并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
2022-12-06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