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律疏议》的部分内容

篇序内容
第二篇《卫禁律》主要是关于保护皇帝人身安全、国家主权与边境安全
第四篇《户婚律》主要是关于户籍、土地、赋役、婚姻、家庭等,以保证国家赋役来源和维护封建婚姻家庭关系
第五篇《厩库律》主要是关于饲养牲畜、库藏管理,保护官有资财不受侵犯
第六篇《擅兴律》主要是关于士兵征集、军队调动、将帅职守、军需供应、擅自兴建和征发徭役等,以确保掌控军权并控制劳役征发
第七篇《贼盗律》主要是关于严刑镇压蓄意推翻封建政权的行为,打击其他严重犯罪,保护公私财产不受侵犯
第十一篇《捕亡律》主要是关于追捕逃犯和逃亡的士兵、丁役、官奴婢,以保证封建国家兵役和徭役征发及社会安全

材料二   查士丁尼《法学阶梯》的部分内容

编序 内容
第一编谈人:论述人的权利能力、行为能力、人的资格,以及婚姻权和家庭权
第二编谈物:论述物的概念、物的划分
第三编论遗嘱继承方面的问题,然后开始专门讨论债的问题
第四编讨论诉讼问题

——据金歌《中外名著博览》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律疏议》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律疏议》和《法学阶梯》的异同点。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拿破仑是资产阶级的皇帝,他把以他命名的法典看得比几十次战役更重要。法典主要起草人波塔利斯提出:"人类社会是建立在财产基础之上的;财产使我们的存在生动活泼、延伸扩大。"法典规定:"所有权是对于物有绝对无限制地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但法令所禁止的使用不在此限。”它肯定农民和资产阶级剥夺、购买教会和贵族的土地和财产的合法性。要求:一方所有权必须尊重他方的所有权,使用和处分财产不得违反法律的规定;在家庭中父权高于一切,父亲对家庭财产有唯一的管理权;丈夫应保护妻子,妻子应服从丈夫。

——摘编自张芝联主编《法国通史》

材料二   2020年,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编确认了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信原则、公序良俗原则等民事法律基本原则。人格权独立成编是民法典编排体例上的重大创新。婚姻家庭编规定配偶、父母、子女和其他共同生活的近亲属为家庭成员,宣示"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针对新冠疫情出现的监护人暂时无法履行监护职责的情况,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应当为被监护人安排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料措施。“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摘编自陈映虹《解读〈民法典〉的中国特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拿破仑法典》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体现的“中国特色”,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意义。
2022-12-19更新 | 85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卷)
3 . 法律是一种不断完善的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规矩之于方圜也。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此之谓也。

——《礼记·经解》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今皆亡国者,其群臣官吏皆务所以乱而不务所以治也。其国乱弱矣,又皆释国法而私其外,则是负薪而救火也,乱弱甚矣!

——《韩非子·有度》

材料二   法律始终把它的作者的世界图景包含在抽象的形式中,而每一历史的世界图景都包含一种政治——经济的倾向,这种倾向依据的不是这个人或那个人所想的事物,却依据的是事实上掌握政权并因之掌握立法的阶级所实际打算造成的事物。每一种法律都是由一个阶级以大多数的名义建立起来的。

——【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著,齐世荣等译《西方的没落》

材料三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2014.10.20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1)根据材料一概括儒、法两家在治国理念上的差异,结合所学指出其中哪一流派的主张更符合战国时期统治阶级的需要,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斯宾格勒关于法律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局限。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时间,并阐明其意义。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主要是指封建社会的法律文化,其突出特点是礼法结合,孔子有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古代中国在法律思想上贯彻了法有差等的原则,皇帝高高在上,不受任何法律约束,各级官吏犯了法,可分别享受“议、请、减、赎、当、免”之特权。在我国传统的法律文化观念中,没有民法,从李悝的《法经》直至封建末世的《大清律例》,历代法典基本上就是刑法典,其内容均以刑法为主,其中搀杂着一些民事法规。几千年来,由于封建皇权主义至高无上及宗法家长制的影响,对广大民众而言,守法是平民百姓的义务,百姓很少能从法律中得到某些权利保障。就每个朝代而言,法律制度一旦创立和形成,都强调“祖制不可变”。 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法律文化发展史中,司法与行政合一是中国司法体制的一大特色。

材料二   西方人认为至善至美的自然法是衡量一切人定法是非的唯一标准。对正义问题的探索和追求构成了一条贯穿于西方法律文化史和西方法律价值观的主线,也是西方法律思想的核心精神标志。西方人心目中,法律源于自然和上帝,永远也不能超越代表神灵意志的法律。西方人向往、信仰一切自然及自主意识,因此,其民法和契约的发展比较完善。在西方法律传统中,法律处在不断发展中,以便满足当时和未来的需要。而西方法律文化,虽然最初也有过司法与行政合一的现象,但自中世纪起就开始了司法与行政的分离,司法独立在法律文化中。

——摘编自田君、高荣花《中西方传统法律文化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传统法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西方传统法律文化的异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公元前6世纪罗马国家形成之后,罗马人制定了数量众多、体系庞杂的各色法律……公元476年,摇摇欲坠的西罗马帝国在强悍野蛮的日耳曼人的冲击之下终于灭亡了……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他认为这些旧有法典具有无法掩蔽的基本缺陷。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要为人们提供一种永久恪守的行为规范……528年,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来编辑一个新法典,世人称之为《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摘编自【美】瓦西列夫《拜占庭帝国史》

材料二   《拿破仑法典》,又称《法国民法典》,颁布于1804年……是一部早期的资产阶级民法典,与当时的自由竞争经济条件相适应,体现了“个人最大限度的自由、法律最小限度的干预”这样的立法精神……其中的基本原则:全体公民民事权利平等的原则、绝对所有权制度、契约自由及过失责任原则等……这些都是代表着资产阶级的自然法领域中的“天赋人权”理论在此民法典中的体现。

——摘编自【英】安德鲁·罗伯茨《拿破仑大帝》

材料三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告中国“民法典时代”正式到来……《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民法典,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民法典,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

——摘自新华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查士丁尼民法大全》颁布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中两国《民法典》的共同点。
(3)谈谈你对古今中外《民法典》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