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如前所述,柏拉图(苏格拉底的学生)在《法律篇》中,不仅强调了法律存在的重要性,对人们的各个生活层面都从法律的高度予以规定,而且进一步指出,官吏必须守法,法也要治吏。他认为在任何城邦,凡统治者因其很有钱或具有权势、地位高、出身名门等优越条件而执政,这种统治者都是不可信赖的。那些只依据部分人的利益制订法律的国家,不是真正的国家,他们所说的公正是毫无意义的。只有那些最能遵守法律的人,才能被任命为最高的官职和众神的首席执行官;比他次一等的人,获得次一等的荣誉;所有其他的官职也按此标准任命。这样一来,这些官吏是法律的仆人或法律的执行官。“如果一个城邦的法律处于从属地位,没有权威,这个城邦一定要覆灭;然而,一个城邦的法律如果在官吏之上,而这些官吏服从法律,这个城邦就会获得诸神的保佑和赐福。”

——林洪宇《试论柏拉图<法律篇>中的法律思想》

材料二立法权和行政权如果集中在一个人或一个机构的手中,自由便不复存在……司法权如果不与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置,自由也就不复存在……如果由同一人,或由权贵、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个机构行使这三种权力……那一切就全完了。

反之,如果最高权力是有限的,是受制约的,那么不论是谁在掌权,它被滥用的机会就大大减少,从而能够确保安全与自由。同样,如果最高权力是按照法治的方式行使,它的运作就会很规范,就不会出现任性和随意……权力的限度与权力的行使方式两者是统一的。只有权力按照法治的方式运行,它オ可能是有限的。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根据材料一,概括柏拉图法治思想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孟德斯鸠与柏拉图法治思想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孟德斯鸠思想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启示。
2023-05-12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国初年北京政府顺应工商界的要求,先后制订颁布了一系列经济法规。据不完全统计,在北京政府时期颁布的76项经济法规中,内容包括工商矿业、农林牧渔、交通运输、银行金融、权度、税则、经济社团等方面。张謇言:“当此各业幼稚之时,舍助长外,别无他策。而行此主义,则仍不外余向所主张之提倡、保护、奖励、补助,以生其利,监督制限,以防其害。”上述立法原则与经济政策导向在民初大体得到了遵循。后袁世凯时期,军阀派系争战不断,北京政府权威尽失,在经济法制体系建设方面乏善可陈,更遑论有长远规划与建设。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二   1992年,我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以此作为改革目标。1993年修改宪法时,将1982年《宪法》第15条中“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后,“市场经济的发展亟需商事立法的规范,自九十年代以来,商事立法驶入高速行驶的快车道”,与市场经济密切相关的商事法律密集出台。经济法制建设的立法理念与市场经济观念高度契合,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立法理念基本被挤出立法过程。加入WTO为我国经济融入全球化、经济法制与国际规则“接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世贸规则倒逼国内法制改革,我国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开展大规模修法和法规规章清理工作,涉及3000多部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19万件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摘编自陈甦《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体制与经济法制的互动发展》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时期经济立法与1992年以后中国经济立法的异同,并分析民国初年经济立法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92年以后中国经济立法的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当前中国经济立法的认识。
2022-04-30更新 | 450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 世纪 70 年代,德国统一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一系列社会问题也随之出现。工业生产中的伤亡事故频繁,工人生活与健康状况不断恶化。与此同时,工人阶级的力量迅速壮大,工人运动日益高涨。俾斯麦政府通过立法为工人提供社会保障。自 1883 年起,俾斯麦政府相继颁布了《疾病保险法》《事故保险法》《老年人与伤残者保险法》,为工人及其家属、工伤者提供医疗保障,同时也为老年人及伤残者提供养老金和津贴。

———摘编自孙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纲》

材料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人大先后通过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经济合同法》《商标法》等几部重要法律。 1982 年宪法颁布后,通过了《涉外经济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公司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此后,全国人大先后将“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等写入宪法。

———摘编自许安标《新中国 70 年立法的成就与经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俾斯麦政府进行社会立法的背景并做出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加强立法的主要原因,并说明这一时期中国加强立法的积极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中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启示。
2021-01-29更新 | 440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南充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4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从2015年3月3日起,两会相继在北京召开,反腐议题引起会内会外强烈关注。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有权不可任性”,表明中央持续正风反腐的坚定决心,而古今中外一些反腐经验和教训,至今还值得我们关注。
材料一       古代希腊的陶片放逐法和中国西汉的刺史制度都是对政府权力运作的监督和规范机制。
陶片放逐法是古希腊雅典等城邦实施的一项政治制度。雅典公民可以在陶片上写上那些不受欢迎人的名字,并通过投票表决将企图威胁雅典民主制度的政治人物予以政治放逐。雅典法律规定:放逐投票须达到6000人的法定人数。如果选票总数未达到6000,此次投票无效;如果超过6000,再按票上的名字将票分类,得票最多的人士即为当年放逐的人选,放逐期限为10年……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提德曾在放逐投票时,被一个目不识丁的公民请求代写上阿氏自己的姓名投入票柜,阿里斯提德问那人何以要放逐他,那人答道:“不为什么,我甚至还不认识这个人;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公正之士’,我实在听烦了。”
汉武帝元封五年,设十三部刺史。刺史没有固定的治所,每年八月巡视所辖区域,考察吏治、奖惩官吏、决断冤狱。刺史以六条问事,史称“刺史六条问事”。其具体内容为:“……二条:倍公向私,侵渔百姓,聚敛为奸;三条:怒则任刑,喜则淫赏,剥截黎元,为百姓所疾;……六条,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正令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陶片放逐法与刺史制度在“谁来监督”、“监督谁”、“监督程序”和“监督依据”四方面的不同之处。
材料二     1776年,瑞典开放政府记录,供民众查询;美国1976年通过“阳光下政府法”,规定联邦政府50个机构和委员会的会议必须公开举行,以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现代国家主要有预防性的廉政规范立法与惩治性的反腐立法,如美国的“从政道德法”,德国的“回扣法”等。
现代国家反腐败无禁区,通过落实弹劾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即使像贵为总统的尼克松、克林顿,也免不了尴尬甚至下台的命运。
当今西方国家普遍实行占职位少数的政务官由党派轮流充任、占职位多数的事务官由考试录用的现代公务员制度,事务官升迁不受政务官更迭的影响。
——节选自《西方国家的反腐败机制》
(2)根据材料二,归纳西方国家为了达到“有权不任性”的目的,采取了哪些措施?谈谈其对我国现在的反腐廉政建设的启示。
2016-11-27更新 | 27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四川广安市高三二诊文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