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在编纂《民法典》过程中,我国立法机关广泛地听取专家学者意见,多次派员深入调研;还通过网络收到100多万条意见和建议。但已颁布的《民法典》仍存在未充分确认商事关系的特殊性,难以满足社会的商法制度需求等问题。这从侧面反映了(     
A.广大民众法律知识滞后B.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曲折性
C.国家立法程序仍需完善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
2023-09-06更新 | 885次组卷 | 20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实施后,农村民众对该法产生了很多误解和谣言,如说婚姻法是“离婚法”“妇女法”,“离婚妇女不正经”等等。三年之后,中央竟不得不以“贯彻婚姻法运动月”的群众运动方式予以应对。可以推知,这部法律的制定(     
A.彻底颠覆了封建社会的伦理秩序B.不利于保障农村男性权利
C.加快了男女政治权利平等的实现D.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继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62年3月,毛泽东针对公安工作指出:“刑法需要制定,民法也需要制定,没有法律不行”。1964年7月形成民法草案(试拟稿),该草案共3编、24章、262条,包括总则、财产的所有、财产的流转。这反映出
A.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B.“左”倾错误得到全面纠正
C.依法治国方针正式形成D.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益探索
2021-04-21更新 | 1214次组卷 | 27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用抽签的方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非常愚蠢的,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办法来雇佣一个舵手、或建筑师、或吹笛子的人、或任何其他行业的人,而在这些事情上如果做错的话,其危害是要比在管理国务方面轻得多的……民主唯有在领土狭小的城市国家(城邦)中才有可能,在这些国家乡居的公民进城参加公民大会可以朝出暮归,人民间相互比较熟悉,一国政务比较简单,易于在公民大会上讨论和表决。

——摘自《古代西方的城邦政治》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

材料二第一条,国会是最高立法机构,由参、众两院组成,第二条,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同时又是陆、海、空总司令,执掌最高军事指挥权,有任命高级官吏、缔结条约的权力。第三条,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最高法官由总统经参议院同意后任命,如无失职行为,得终身任职。

——摘编自1787年联邦宪法

材料三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总理及各总长,均称为国务员。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有国务员副署之。法官有独立审判的权力。

——摘编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87年联邦宪法规定的美国政体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的中华民国政体的相同之处,并分析两者在总统权力设置上的差异及其原因。

材料四:全国人大和政协召开情况表

自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大于1982年全面修改了宪法,以后又通过了四个宪法修正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200多件现行有效的法律。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7500多件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600多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3)据材料四,概括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指出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趋势。
2019-03-01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适应性考试(一)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81年,国务院的工作部门有100个,达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高峰。臃肿的管理机构已不能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1982年,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问题的决议。在领导班子方面,精简各级领导班子和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明确规定了各级各部的职数、年龄和文化结构。改革后一些老干部退居二线;领导班子平均年龄也有所下降,部委平均年龄由64岁降到60岁,局级平均年龄由58岁降到54岁。在精简机构方面,国务院各部委、直属机构、办事机构从100个减为61个,人员编制从5.1万人减为3万人;年轻的文化水平高的干部得到提拔。这次改革历时三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较大,目的性较强的一次建设和完善行政体制的努力,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

——摘编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次政府机构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82年政府机构改革的背景及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82年政府机构改革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