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明宣德八年(1433年),日本人贡时附带的苏木每斤定价钞一贯,而同时明政府支付给京师文武官员充作俸禄的规定是:苏木每斤准(折合)钞五十贯。这从侧面
A.反映出朝贡贸易长期存在的原因B.揭示了朝贡贸易体制的本质
C.说明海外贸易置于官府控制之下D.体现了中日经济活动的全貌
2 . 汉朝与罗马帝国分别处于亚欧大陆的东西两端,在公元前2世纪一公元2世纪都进入强盛时期。当时,来自北方的、威胁两大帝国的势力分别是
A.匈奴人、日耳曼人B.鲜卑人、日耳曼人
C.蒙古人、波斯人D.匈奴人、雅利安人
3 . 《汉书》载:“典客,秦官,掌诸归义蛮夷,有丞。”据此推知典客的主要职责是( )
A.代表国家出使属国及对外交往B.掌管对少数民族的接待与交往
C.代表皇帝与别国进行军事谈判D.负责起草国家的各种政令、文书
4 . 明成祖朱棣时期,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继设宁夏、甘肃、蓟州三镇,又设山西、固原两镇,是为“九边”。“九边”的设置(  )
A.意在扩大与少数民族的贸易
B.提升了长城沿线的防御能力
C.体现了对女真族的羁縻政策
D.结束了农耕与游牧区的对峙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明朝大力发展茶马贸易,在河州设置茶马司,其贸易“控西夷数万里,跨昆仑,通天竺,西南距川,人于南海”,形成了一个无形的茶叶疆域。明代学者解缙认为茶有着“夷夏之交,义利之辨,寅宾尚忠信而笃敬,河州固唐虞三代之邦也”的作用。据此可知,茶马贸易
A.扩大了明王朝的疆域范围B.巩固了传统“宗藩”秩序
C.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感D.促成了“西学东渐”局面
2021-09-09更新 | 1994次组卷 | 34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司马迁在《史记》中有六篇关于少数民族的列传,开创了正史为少数民族政权立传的先例。无论是华夏还是四夷,都被司马迁追述为黄帝的子孙后代。司马迁的民族思想突出反映了
A.郡国并行制度的弊端B.汉代大一统国家的巩固
C.北方民族大交融出现D.儒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2021-06-01更新 | 1649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属国制度是两汉政府对归附的少数民族部落实行的一种地方民族管理体制,属国居民“因其故俗”,允许保留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等;由政府任命属国都尉领护。这一制度
A.是郡县与分封并行制度的延伸B.开创了改土归流政策的先河
C.使边疆管理与内地趋向一体化D.有利于国家统一和边疆稳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