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26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杨雄(公元前58-公元18年),西汉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属四川)人。其辞赋成就媲美于司马相如,世称“杨马”。为人口吃,不能剧谈,而以文章名世。早年所作《长杨赋》《甘泉赋》《羽猎赋》,风格模仿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等赋,后来转而研究哲学,仿《论语》作《法言》,仿《易经》作《太玄》。提出以“玄”作为宇宙万物根源之学说,并强调如实地认识自然现象的必要,并认为“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驳斥了神仙方术的迷信。在社会伦理方面,批判老庄“绝仁弃义”观点,而重视儒家的学说,认为“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法言·修事》)。曾著《方言》,叙述西汉时代各地方言,是研究古代语言的重要资料。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杨雄所取得的成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杨雄能够取得成就的原因。
2022-03-16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师范学堂课程,分为九科:经学、文学、教育学、史学、地学、算学、格致学、农学、体操,学制为三年。小学堂学制为四年,课程设置为经学、文学、史学、地学、算学、格致学、农学、体操。”袁世凯在直隶各属中学堂还拟定了暂行章程,中学堂课程有中、西学两项。中学课程四科:经学、文学、史学、政治学。西学课程七科:英文、算学、地学、外国史、格致学、外国浅近政治学和体操。对普及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派查学员以纠其失”;在所辖州县划分学区,宣讲国民教育,“立劝学所以作其气”;在乡村及偏僻之地“立宣讲所、闻报所以破其蒙”;并积极要求制定癸卯学制所缺的女学章程。袁世凯不仅选送候补官员前往日本游历,而且饬令各属公派品端学粹士绅赴日本考察学务,规定前者在日本时间为3个月,期满回国,须交上日记,以观心得;后者考察期为4个月,除参观考察外,还要选修有关教育课程,这些官绅回国后基本上被安排在教育领域任职。

——摘编自牛秋实《袁世凯与近代教育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袁世凯教育改革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袁世凯教育改革的意义。
2022-03-16更新 | 85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火花是火柴盒上的贴花图案,也留下了不同时代的特征。下面是民国初年的火花《父子书写共和万岁》。该火花图案从侧面反映当时中国
A.民主政治制度日渐成熟B.广大民众拥护共和制度
C.工商业界反对帝制复辟D.民主共和观念得到传播
4 . 有学者对雍正时期的某事件作如此评价:“如果从整个中国社会发展史的角度去认识,它应该是在中国封建王朝统治下,由封建统治者发起的对落后形态制度的围剿,是一次脱离了社会制度形态的自然演进过程而人为兴起的先进对落后的拉动过程。”据此可知,该事件
A.违背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B.有助于社会制度的自然演进
C.标志着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D.推动了落后地区的封建化进程
2022-03-16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佛教传入中国后,许多佛教徒在解释教义时说:戒杀为仁,戒盗为义,出家不是不问世俗之事,而是为了更好地“降魔”,为了芸芸众生。这说明
A.儒家思想内容日益丰富B.外来佛教中国化色彩浓厚
C.佛儒教义基本实现融合D.儒学面临佛教教义的冲击
2022-03-16更新 | 19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下面是1979年3月《文汇报》刊登的瑞士雷达表广告,这是上海广告公司承揽的首个外商广告。据此可知,当时
A.我国迫切需要引进外资B.民众消费水平大为提高
C.改革开放实践逐步展开D.计划经济体制完全瓦解
7 . 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期间,当美国国务卿罗杰斯向中国外交部部长姬鹏飞提出“两国建立一种非政府的贸易机构”时,姬鹏飞以“在华盛顿有一个蒋介石的大使馆”为由给予了拒绝。这表明,当时中国
A.无意与美国发展贸易往来B.仍受极“左”外交思想束缚
C.对美国仍然保持敌对态度D.对外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022-03-14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孙中山借鉴西方近代文官考试经验,吸取我国古代科举考试合理内核,创立了“五权分立”、考试任官的政治学说。这反映了孙中山文官考试思想的特点是
A.借鉴与传承相结合B.立法推进
C.逐步建立D.与时代结合,不断创新
2021-12-03更新 | 18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在中央设立理藩院,与六部平行,主管边疆民族事务,为使管理规范化,制订并不断修订补充《理藩院则例》《回疆则例》等法规,通令实施。在地方,在加强中央集权、保证政令统一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因俗而治,采用适合当地民族社会的统治体制,而不强求划一。制定笼络安抚少数民族上层的各项政策,如封爵、给俸、年班朝觐、联姻等。从治国需要出发决定对待各种宗教的方针政策。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材料二: 近代以来,在国家四分五裂、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御外侮,为维护国家主权统一、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频繁迁徙,逐渐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面积广大,自然资源丰富,但与其他地区特别是发达地区相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可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和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步伐,实现各地区的共同发展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摘自《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


(1)根据材料一,归纳清朝巩固统一措施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朝统一措施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并指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3)综上,谈谈你对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的认识。
2021-12-02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2年12月,贝弗里奇提出了著名的《社会保障与相关服务的报告》。他认为英国社会政策应以消灭贫穷、疾病、愚咪、肮脏和懒散五种社会病态或者说五大祸害为目标,通过建立一个以社会保险制度为核心的全面社会保障计划,对每一个公民提供儿童补助、养老金、残废津贴、失业救济、丧葬补助、丧失生活来源救济和妇女福利等七个方面的社会保障。同时,他还提到社会保障的实施范围不限于社会的贫困阶层,应包括所有公民且不分贫富、按统一的标准缴纳保险费;政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形式组织实施各种社会保障措施。在此基础上,贝弗里奇设计了一整套“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面广泛的社会福利计划。1945年,英国工党政府采纳贝弗里奇的计划,颁布了一系列社会保障法案。

——摘编自宋士云《西方国家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材料二   2010年,国务院《关于建立高龄津(补)贴制度先行地区的通报》规定对80岁以上老年人按月发放高龄津贴。2009年,民政部《关于制定福利机构儿童最低养育标准的指导意见》建议福利机构儿童最低养育标准为每人每月1000元。1999年颁布实施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使城市低保成为正式制度并纳入法制化轨道。2009年,民政部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意见》,规定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医疗救助制度。2005年发布《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确立了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1995年建立生育保险,1996年建立工伤保险,1999年国务院颁布《失业保险条例》。

——摘编自成海军、陈晓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嬗变》


(1)根据材料一,概括贝弗里奇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原则。
(2)根据材料二,概括现代中国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英两国福利制度的本质区别。
2021-11-29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金太阳联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