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和外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四三方案”是我国 1970 年代向西方国家大规模引进成套技术设备的计划。从1972 年开始直到1977 年,我国先后同美国、联邦德国、法国、日本、荷兰、瑞士、意大利等签订了250多项新技术和成套设备引进合同,项目成交金额达到了39.6亿美元。“四三方案”(     
A.实现了与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B.旨在为改革开放奠定坚实基础
C.佐证了中国外交打开新的局面D.促使我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2 . 读1951年、1961年中国对外贸易额占比统计示意图

据此可推知(       
A.中国逐步冲破西方国家的封锁B.中国外交政策发生根本改变
C.西方国家放弃对华的敌视政策D.中苏两国关系已经完全破裂
2023-07-09更新 | 55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正确结合,是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的有机结合,使聚居和杂居的民族都享受到了自治权利。据此可知,该制度
A.吸收了行省制度的优势B.使地方行政效率得到了提高
C.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D.推动了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
4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民族问题上实行统的多民族国家中的民族区域自治,而没有采取联邦制或其他形式,是由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材料中的“基本国情”指的是
A.国内各民族平等地位的实现B.各民族聚居情况及文化的特点
C.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D.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实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同学构思撰写以“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为主题的小论文,下列拟定的标题没有史实错误的是
A.《共同纲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C.和平统一:《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D.“一国两制”:深圳经济特区的政策保证
2019-06-13更新 | 169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4-2015学年安徽郎溪中学高一下期返校考试历史试卷
6 . 2001年,在根据宪法修改《民族区域自治法》时,特别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修改为“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一提法
A.突出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国家政治体制中的定位
B.说明了国家已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一项根本制度
C.使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此有了明确的法律保障
D.说明我国已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国家的中心工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