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和外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1954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明确载入宪法,此后历次宪法修订都坚持实行这一制度。1984年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发展了民族经济B.使民族关系和谐
C.有充分的法律保障D.促进了法制化建设
2023-08-18更新 | 116次组卷 | 30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邓小平在论述外交问题时指出:“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这表明我国的外交方针是(       
A.“求同存异”B.“另起炉灶”C.“一边倒”D.独立自主
3 . 周恩来曾说:“(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互相交叉的……汉族曾经长时期统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区扩张。可是也有不少的兄弟民族进入过内地,统治中原。这样就形成各民族杂居的现象。”据此可知,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因素是(     
A.民族团结平等的历史传统B.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需要
C.民族共同繁荣的经济任务D.民族杂居融合的现实国情
2022-10-20更新 | 530次组卷 | 43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十八大以来中国实施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举办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这表明当今中国(  )
A.致力于加强与周边邻国合作B.极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全面合作
C.主导了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D.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2022-10-04更新 | 1839次组卷 | 92卷引用:四川省双流县棠湖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是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历史的发端。秦并六国以后,疆域空前辽阔。在秦朝境内和周边地区生活着众多的少数民族。秦初“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以后又增加到46郡,郡以下为县,县置令(长),受郡守节制,实现了中原和边疆行政管辖的大统一,政令通行全国。

一一摘编自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

材料二在全国所划11个行省中,岭北、辽阳、云南、湖广及甘肃都是设置于边疆地区的行省。还设置了澎湖巡检司,专门管辖今台湾、澎湖地区。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不按内地汉族区域置行省,而设置符合该地区民族特点的管理机构。例如在吐蕃地区设置政教合一的宣政院。又如在南方的云南、湖广等行省中,有些地处边远地区的民族,即任用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土官,不仪在政治统治方式上从其本俗,而且在经济上也听任其固有形式继续存在。

一—摘编自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

材料三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民族自治地方分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宪法颁布后,中央政府先后新建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经中央政府批准,还在青海、甘肃、新疆、云南、四川、贵州等省、自治区内,先后成立了若干自治州和自治县。

一一谢庆奎《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通过哪一地方行政制度实现了“中原和边疆行政管辖的大统一,政令通行全国”。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当时中央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管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措施的影响。
(3)材料三反映的是我国哪-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它的实行有何重大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制定管理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制度或措施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2022-06-09更新 | 243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邢庄乡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测试历史试题
6 . 英国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但它只同意新中国建交原则的一半,在美国的压力下一直就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投弃权票。为了实现中英关系的发展,周恩来同意与英国互换代办,双方建立“半外交关系”。这种“半外交关系”
A.是双方在国家利益协调上的突破B.成为当时东西方关系的典型特征
C.成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要基础D.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封锁
2021-12-09更新 | 663次组卷 | 56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洹北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联合国大厦有一幅彩色大型壁画,其主题是“黄金法则”:“你不想人家那样对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我国外交政策最能体现该法则的是
A.“一边倒”政策B.不结盟政策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多边外交政策
2021-02-02更新 | 406次组卷 | 47卷引用:河南省镇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综合测试历史试题
8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毛泽东并未挪用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中的联盟模式,而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创了新的制度。这一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村民自治制度
9 . 根据国情,我国在某些地区先后设立了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三者的共同之处是都(  )
A.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B.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C.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D.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主权
10 . 下表为不同时间段《人民日报》对美国的报道语态变化所占比例的对比统计,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1960年1月至3月1975年1月至3月1985年1月至3月
积极报道0%2%14%
消极报道95%87%24%
中性报道5%11%62%

①中国媒体对美国形象的塑造由片面逐渐走向客观
②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积极报道,源于1972年中美正式建交
③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影响着中国媒体对美国报道的语态变化
④中国媒体对美国报道的变化体现了中国外交政策和国际地位的变化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