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8 道试题
1 .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出版的小学教科书具体规定了儿童洗手的教学步骤,便于记忆的“吃饭前,洗洗手”,“吃饭后,漱漱口”等类似语句在课本中随处可见。该教科书的出版旨在(     
A.促进民主思想传播B.培育公共卫生观念
C.保障儿童基本权益D.提升公民科学水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中国古代建筑十论》中写道:“房屋面阔九间为皇帝专用,七间为王以上用,五间限贵族、显宦用,小官及庶人只能建三间之屋……在油漆彩画上,只有皇宫、寺观、贵邸方可用朱,一般官可用土红,庶民只用黑色。”由此可知,中国古代建筑(     
A.受到佛教文化艺术的深刻影响B.兼具行政、宗教和商业的功能
C.布局和装饰严格遵循礼仪制度D.体现建筑与自然环境协调一致
2023-11-09更新 | 1291次组卷 | 18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世界史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历史学习小组在研究“马铃薯如何改变了爱尔兰历史”这一主题时,搜集到以下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16世纪末,马铃薯来到这个岛上,区区百年之内,爱尔兰人就以“酷食马铃薯”著称。一亩半的地,种下了马铃薯,就可以提供足够粮食,再加上一点儿牛奶,就可以让一家吃饱一年了。于是靠着这样的饮食,而且在没有任何医药、卫生、工业化或像样的政府帮助之下,爱尔兰人口从1754年的320万增长到1845年的820万。然后马铃薯枯萎病忽然来到,爱尔兰便主食歉收,造成近代史上严重的饥荒。

——摘编自(美)艾尔弗雷德·W.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

材料三   饥荒迫使大量爱尔兰人移民海外,目的地为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英国本土,其中主要移民美国。大规模移民运动不仅永久性地改变了爱尔兰的人口结构,而且对移民国产生了重大影响。1911年爱尔兰人口为440万左右,而2011年爱尔兰人口普查显示为458万。据媒体报道,目前世界各国的爱尔兰后裔大约7000万,2010年美国3亿人口中爱尔兰裔美国人为5500万。大饥荒让英国和爱尔兰彻底走向决裂,以致近百年来民族积怨仍旧无法消解,最终爱尔兰民族坚决走向独立,如今北爱尔兰政治问题仍旧难以破解。

——摘编自曹瑞臣《马铃薯饥荒灾难对爱尔兰的影响——作物改变历史的一个范例》

(1)指出材料一对研究的主题的重要价值。
(2)根据上述材料,请你谈谈马铃薯如何改变爱尔兰历史。
2023-09-07更新 | 226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主观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千古大运河

材料一   大运河的开凿始于公元前5世纪,7世纪完成第一次全线贯通(如下图____),13世纪完成第二次大沟通(如下图____),历经两千余年的持续发展与演变,直到今天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材料二   大运河始凿于春秋末期,此后各时期继续延伸河道。隋炀帝即位后,为加强对华北、江南的控制,开凿沟通南北的大运河。唐、宋两代对大运河继续进行疏浚整修,还专设转运使和发运使,统管全国运河和漕运。《元史》载,“元都于燕,去江南极远。而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兼领都水监郭守敬运用测量技术和数学方法,解决了运河北端的水源问题,使漕船可直达今北京城内的积水潭。明、清两朝对元朝大运河进行了扩建。大运河完全使用人力开挖修建,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见证。

(1)依据示意图并结合所学,选择恰当的序号填写在材料一的“____”上,简要说明判断理由。
(2)依据上述材料二并结合所学,阐释大运河长期运行的历史背景。
2023-08-02更新 | 76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在周代贵族的生活中,车马是重要的交通工具。王侯重臣为彰显身份,伞盖总是寸步不离左右。周人认为,车厢底部的方木框象征着大地,圆形的伞盖代表着上天。两个车轮是日月的样子,二十八根伞骨是天上的星宿的数量。上述材料反映了周代(     
①天人合一的审美观念   ②贵族阶层的礼制规定
③宗法纽带的世袭绵延   ④兼并战争的持续不断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3-08-02更新 | 591次组卷 | 16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京杭大运河

材料一       

郭守敬发现昌平龙山脚下的白浮泉水量充沛,巧妙导引其沿着北京西北部等高山际线进入元大都城内的积水潭,使积水潭的储水量更加充足,形成更大的水位势能,再流向通州,这样南来的漕船可以通过船闸逆流而上进入积水潭,使积水潭成为京杭运河的码头,延长了京杭大运河的北线,解决了通州至大都城内“最后一千米”的粮食物资运输问题

材料二   关于运河的部分研究成果   

成果作者及题目主要内容
于琪《明清京杭运河闸官研究》深入探讨了闸官的设置与历史沿革、闸官的职能和处理问题的方式
岳广燕《明代运河沿线的水马驿站》具体分析了明代运河沿线驿站的功能、地位与作用
林任梁《明代漕军制度初探》对明代漕军制的形成、职能做了具体的分析与论述
郑民德《明代徐州水次仓漕运仓储历史变迁》通过对徐州水次仓的研究与探讨,揭示了明代漕运仓储设置、管理与运作
林纯业《明代漕运与天津商业城市的兴起》对运河沿岸城市天津受到漕运的影响做了深入的分析
胡梦飞《明清时期徐州运河漕运与地方信仰风俗嬗变》分析了漕运对徐州民间风俗的种种影响

(1)阅读材料一,分析白浮泉水引入京杭运河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明代运河的影响。
2023-07-19更新 | 70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中国第一所官办的近代西医学校是由李鸿章创办的。其课程包括解剖、生理、内外科、公共卫生、治疗化学等。教学内容既有基础课又有临床实践,学生需经过严格考试,由中国官方代表和外籍医生监督考核,共同签署毕业证书。这表明(     
A.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得到快速发展B.西医得到了中国官方的初步认可
C.科学已经成为中国学校主要课程D.传统医学受到了西医的重大冲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据统计,武广高铁开通100多天后,武汉飞广州的航班从每天最多13班减为最多10班;郑西高铁开通不到50天,郑州到西安的所有航班停飞。这说明(     
A.高铁发展冲击了航空业B.新式交通之间存在竞争
C.航空业必定要走下坡路D.中国开创了交通新时代
2023-07-18更新 | 209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2023年3月,考古人员在距今约6000-4000年的天门石家河遗址不仅发现了拦水坝、小型水库等水利设施,还发现了史前稻田遗存和距今约4300年的炭化粟。这些发现可佐证,此时期(       
A.石家河人最早培植了稻粟B.农耕文明已得到初步发展
C.早期国家形态已基本形成D.南北方经济交流较为频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河北辉县战国墓出土铁器179件,其中有锄36件,犁4件,镰1件;在石家庄市出土的战国时期的生产工具中,铁质农具占到65%;北到辽宁、南到广东、东到山东、西到四川和陕西均有战国中期的铁农具出土。这些材料能说明战国时期(     
A.广泛使用铁农具生产B.法律保护官营冶铁业发展
C.牛耕提高了生产效率D.商鞅变法增强了秦国实力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