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 道试题
1 . 唐都长安的街道多为严整的方格网状,而宋都汴京街道大都成“丁”字形、“井”字形或“之”字形布局,还有不工整的所谓的“斜街”。这一变化,反映了宋朝城市(   
A.经济职能增强B.布局趋于优化C.管理更加严格D.交通更加便捷
2023-03-23更新 | 714次组卷 | 12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和平区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调查历史试卷
2 . 1929年,联共(布)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在实施过程中,常常有整村、整乡、整区、整州甚至整个共和国在短短几个月,甚至在几天的时间里完成将千百万个体农民经济改变为集体经济的过程。这种现象产生的历史背景是(     
A.新经济政策实施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B.广大农民热切地拥护农业集体化运动
C.苏联模式使国家权力实现了高度集中D.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2023-03-23更新 | 882次组卷 | 10卷引用:天津市河东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元时期,茶叶“出于闽中者,尤天下之所嗜”。以北苑为代表的建安茶园被列为官茶园。北苑茶品种繁多,《东溪试茶录》中记:“茶之名有七,一曰白叶茶、次曰甘叶茶、三曰早茶、四曰细叶茶、五曰稽茶、六曰晚茶、七曰丛茶。”制作贡茶的茶叶取用早茶以上的茶种,其制作过程十分讲究,也特别奢靡。据《宋史·食货志》记载,北宋大观年后,建茶岁贡20余万斤。除上贡朝廷外,还有大量销售。南宋以后,建茶产量更是剧增。鸦片战争后,福建茶叶生产在商品经济大潮下迅猛发展。1853年,朝廷准许闽江上游茶叶改由福州海运出口。洋行买办内地收购茶叶制度的实行,直接将内地茶叶经济与沿海茶叶贸易对接起来。1858年,外商到中国内地购货出洋只要缴纳一次2.5%的子口税,极大降低了从武夷山运茶出洋的成本。19世纪70年代晚期,福州茶叶输出居全国之首,走向茶叶贸易的鼎盛时期。

——摘编自刘锡涛《试探福建茶叶生产及近代茶叶外贸鼎盛的原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元时期福建茶叶“尤天下之所嗜”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以来福建茶叶贸易发展的背景。
2023-03-07更新 | 343次组卷 | 8卷引用:历史(天津卷)-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4 . 据1世纪航海手册《厄里特里亚航海记》记载,印度的黄油、蔗糖沿近岸航线贩至阿拉伯或直接运到东非;意大利的葡萄酒经由埃及转运到东非、阿拉伯甚至印度;波斯湾市场上原产的枣酒或转运自西方的葡萄酒,出口到印度和阿拉伯。由此可知,当时(       
A.世界贸易体系初步确立B.跨区域商品贸易比较繁荣
C.海上贸易路线遍布全球D.各大洲建立直接商贸往来
5 . 《礼记·月令》记载了先秦时期对于官吏收获渔产的具体规定,季夏时节才能让渔师收取蛟、鼍、龟、鼋;又说孟冬之时命令渔师、水虞收取水泉池泽的贡献;仲冬之时命渔师开始打鱼。这些规定(     
A.保证了政府财政收入B.有利于提高渔业生产力
C.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D.旨在与民争夺川泽资源
2023-01-17更新 | 231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一中学等十二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联考模拟考(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如图中包含了近年打捞出的一艘沉船的重要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印证(     

A.世界市场已基本形成B.海上丝绸之路开辟
C.印度洋贸易往来活跃D.欧洲早期殖民扩张
2023-01-07更新 | 2231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天津卷历史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中唐以后,唐城市中出现了“侵街打墙,接檐造舍”和坊内开店的现象,一些里坊“或鼓未动即先开,或夜已深犹未闭”。据此可知,唐朝(     
A.坊市时空界限被彻底打破B.雇佣导致人身束缚松弛
C.工商业市民阶层不断壮大D.国家对社会控制的弱化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伊丽莎白统治时期,议会通过了两项改造水路的立法。1571年通过了一个使韦兰河通往大海的议会法案。1571年通过了第二项议会法案,授权伦敦市的公司给通往伦敦北部的利河改造提供资金。为了拓展英国的海外运输,17世纪中期,英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航海条例和航海法案,禁止外国船只在英国沿海航行,禁止用外国船只装载外国货进入英国港口。工业革命初期,英国运河运输兴旺起来。英国运河运输业的发展既得力于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又受益于政府引导和扶持。运河兴建过程中出现的购买土地、江河改道、穿越公路等问题,国家统一协调。有许多运河获得政府资助。此外,国家还给运河运输业一定程度上的政策倾斜,如减免税收。但随着铁路兴起,运河运输逐渐衰落下去。

—摘编自张卫良《工业革命前英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材料二   随着近代交通的发展,清政府设立机构进行管理。1906年,清政府设立邮传部,管理轮船、铁路和电邮。1907年,邮传部下设船政司,专门管理水上交通。清末邮传部为了振兴航运业,采取了以下措施;调查各地航运业发展状况;制订注册章程,健全规章制度;以资金补助航运。此外,邮传部还制订内河航运计划,积极发展内河航运,采取措施反对垄断。为了对抗外国航运公司,成立中美轮船公司,开通国际航线。邮传部竭力维持中国航运业发展。民国元年,邮传部改为交通部,分为总务、路政和邮电三股,船政由邮电股兼管,不久设航政司专管。民国政府还颁布了一系列法令规范水上交通,例如《航舶法从船舶登记法川内河航运章程》等。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交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水路运输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水路运输相较于近代英国的不同之处,并说明造成不同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水路运输的认识。
9 . 元大都“去江南极远,而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于江南”,因而,划直修凿大都通往江南的京杭大运河已是势在必行。同时,从江苏刘家港入海,北上至界河口(今天津大沽)的海上运输也开辟全线通航。这些交通建设的创举(     
A.使大都成为国际性商业大都会B.极大地缩小了南北经济差距
C.得益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重建D.组成以大都为中心的交通网
2022-09-07更新 | 1370次组卷 | 21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有学者指出:“高纬度地区的人们,生存条件太差,无法种植。低纬度地区的人们,因为采集条件相对较好,不需要农耕。只有中纬度地区的人们需要种植并且可以产生农耕,因为他们面临饥荒,他们需要挑战饥荒,他们需要度过冬天,他们需要贮藏。”据此推知,该学者讨论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地理环境与农业起源的关系B.储备技术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C.食物生产与人类文明的产生D.历史条件影响古代多元文明
2022-08-27更新 | 1142次组卷 | 18卷引用:天津市河东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