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天堂还是地狱。狄更斯曾形容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正在走向天堂……也正直下地狱”。

材料一   1851年……举办了第一次世界博览会……英国专门花了22周时间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完全由玻璃及金属建成的大厦——“水晶宫”(共使用铁柱3300根,铁梁2300根,玻璃9.3万平方米)……宫内陈列着万余种世界各地的产品,其中英国的产品超过一半。

——黄光耀、刘金源《成功的代价——论英国工业化的历史教训》

材料二   漫画《大霍乱的温床》(1852年)

材料三   早期市政建设大事记

1842年,英国“查德威克报告”呼吁改善城市供水、排水系统和垃圾处理。

1848年,英国颁布第一部公共卫生法,赋予城市广泛权力建设现代卫生系统。

1853~1869年,法国政府率先实施巴黎城市规划,拓建林荫大道,建成下水道系统。

1890年代,欧美国家用有轨电车取代马拉街车,实现公共交通革命,拓展城市空间。

(1)从材料一能够了解英国工业革命的哪些历史信息?
(2)材料二展现了工业革命之下哪些问题?
(3)材料二作为艺术作品,能否作为可信的史料加以运用?请简述理由。
(4)根据材料三,解释工业革命时期城市环境问题产生原因。
(5)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如何理解狄更斯所言: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正在走向天堂……也正直下地狱”?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1年,法因因坚持金本位导致法郎汇价偏高,便在提高关税的同时率先在对外贸易中实行大规模进口配额制度,到1932年年末共有10个国家紧随其后实行贸易的完全配额或许可证制度;而美国国会于1930年通过了历史上最高的关税法——《霍利一斯穆特关税法》。据1932年进口情况估计,其实际上物品的平均税率达53.2%,一战后重建的国际贸易体系在各区域贸易集团图和各园关税壁垒的作用下,处于割裂与封闭状态。19346月,美国国会通过罗斯福政府的《互惠贸易协定法案》,授权总统对外谈判缔结互患贸易协定时,可根据协定修改关税税率,上下幅度可达50%。1934年到1939年,美国先后与28个国家签订了互患贸易协定,出口贸易增加了48.9%,进口增加了40.1%。《互惠贸易协定法案》成为美国在二战期间构建战后世界经济新秩序的基础。

——摘编自金卫星《1929—1933年大萧条与伦敦世界经济会议》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钢铁产量超过1亿吨,独霸世界。钢铁、汽车、建筑是美国经济的三大支柱。二战结束后,西欧各园普遍重视并扩大钢铁的生产。为了缓解钢铁产能过剩,扩大钢铁出口,欧共体给予了出口补贴,这一举措引起了美欧之间的钢铁贸易摩擦。美国为了保护本国的钢铁工业,对从欧共体进口的钢铁征收了高额反补贴税。后经双方谈判,欧共体同意对出口美国的钢铁产品实行“自动”出口限额。美欧矛盾暂时缓解,但并未得到根本碍决。

——摘编自彭波《千年贸易战争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国际经济体系处于“割裂与封闭状态”的表现,简析这一时期西方国家互惠贸易谈判与“构建战后世界经济新秩序的基础”的含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与西欧贸易摩擦没有引发国家战争冲突的原因,并评价美国与西欧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的举措。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如图为世界城市化阶段演进图。图中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主要得益于(     

A.政治环境的稳定B.工业革命的推动C.生产工具的进步D.城市人口的增长
2024-04-08更新 | 285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石家庄市普通高中学校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二)历史试卷
4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如图是1980~2022年我国城市化率变化图。此图说明(     

1980~2022年我国城市化率变化
A.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加快城市化进程B.合理的城市化体系逐步完善和发展
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城市为中心D.城市化率提升源于新时代户籍改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建立以后,陆上设置驿道,贯通全国各地,驿道沿途设置驿站,全国共设有1639个,接待过往的使者和官吏。主要的驿道有:从长安经太原,往东至幽州,往西可至回纥道;从长安经洛阳,可接渤海道、幽州、扬州;从长安经兰州,接安西入西域道;从长安经成都,可以到南诏;从长安往南经襄阳、长沙,接广州。水路交通方面,各主要河流都可通航。大运河是重要的交通路线德宗时大运河因藩镇叛乱被阻断,东南漕运不通,引起朝野的极度恐慌。贞元二年(786年),江南漕米运到陕州时,德宗高兴地对太子说:“吾父子得生矣。”

——摘编自韩时勉《关于<唐朝国内外的主要交通路线>图》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铁路总里程仅2.2万公里;公路里程仅8.1万公里,没有一条高速公路,民航航线只有12条。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在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下,交通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改革开放后,交通运输步入发展快车道。截至2020年末,全国铁路运营里程14.6万公里,高铁运营里程3.8万公里,占世界高铁运营里程的2/3;全国公路总里程519.8万公里,高速公路达到16.1万公里,稳居世界之首;全国定期航班航线总条数超过5千条;全国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2592个,位居世界首位。

——摘编自《为发展提供不竭动力我国交通基建取得举世瞩目成就(2021.6.15)》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交通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交通运输迅速发展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如图所示为1894—1920年中国国内市场商品平均年增长率。据图可得出的历史结论是,这一时期中国(     

A.贸易逆差局面得到扭转B.外国商品输入日益减少
C.民族工业呈发展的趋势D.商品出口量呈增长趋势
2024·河北保定·二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上海自元朝以来就已经是一个县城。19世纪50年代初,上海变成一个关键地点。各国领事在18547月就与吴道台制定了一项《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规定领事每年应召集土地出租人开会,讨论的事项有修筑道路、码头和桥梁;对这些建筑进行维修和打扫;提供适当的照明设备和排水系统;建立一支警察队伍;等等。由此,在上海的外国人建立了一套新制度。如图为近代上海租界图。

——摘编自【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国晚清史》

材料二   19世纪50年代初,上海就超过广州,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口岸。19世纪后期曾任上海副领事的阿连壁这样说:“人们对上海也许可持两种看法。第一种看法可能把上海看作一个巨大繁忙的港口,它的贸易对整个文明世界,特别对英国,具有重大的意义;第二种看法则是把它看作必须向中国普遍引进外国式的文明和进步的先驱。上海不仅输入西方商品,而且输入西方思想。”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海成为中国工业中心之前,贸易(尤其是国际贸易)对上海的发展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有决定性的影响。

——摘编自仲伟民《鸦片战争后茶叶和鸦片贸易与上海城市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上海发展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贸易对上海发展的意义。
2024-05-14更新 | 136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高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敦煌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其命名始于汉代,汉武帝于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敦煌郡,都尉府所在地实际上就成为敦煌郡城市的雏形,敦煌城市由此兴起。图1、图2、图3分别为汉代、唐代、清代敦煌故城形态演变,图中角墩、马面、羊马城等都属于城防系统。

——摘编自王新敏、石培基、聂晓英《历史时期敦煌城市演变与影响因素分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唐代、清代三个历史时期敦煌城市规划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敦煌城市规划材料的认识。
2024-03-22更新 | 287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4月自拟模拟(9)历史试题
9 . [近代西方的能源与政治]

材料一   长时间段英荷美德四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趋势图

   

注:(1)各图案代表的能源种类以美国为准,即1为柴薪和木炭,2为水力和风力,3为煤炭,4为石油,5为天然气;(2)为便于统计,美国的风力和水力一类只包括水电部分;(3)相关数据按照1QuadrillionBTU=1055PJ的标准折算。

——摘编自裴广强《近代以来西方主要国家能源转型的历程考察——以英荷美德四国为中心》

材料二   一战前,石油主要是用来提炼煤油,其战略价值还未彻底开发出来。这一时期美国政府还未形成正式的、规范的石油外交政策,其海外石油扩张的主体是标准石油公司,主要目标是争夺海外的石油市场。一战期间,美国政府为盟友提供了80%的石油,并开始采取更为积极的石油政策。一战后,出于对石油资源枯竭的担心,美国石油公司积极寻找并控制海外石油生产地,并寻求美国政府的帮助。1917年,威尔逊政府成立了一个由各大石油公司组成的石油战争服务委员会,该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协调国内石油生产,确保石油供应,满足盟国的石油需求。这是石油公司们第一次明确地与美国政府合作。从此美国政府石油政策的重点由反垄断转变为相互合作,石油公司成为了美国政府进行石油外交的代表和助手。美国政府高举“门户开放”政策,积极引导、鼓励石油公司向海外进军,并为其提供外交支持。此后,控制石油、确保石油供应成为了美国外交政策的基石之一。

——摘编自贾少林《二战时期美国对拉丁美洲的石油外交政策》

(1)根据材料一,分析近代以来英、荷、美、德四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20世纪上半叶美国政府石油政策的转变。
10 . 科学技术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牛顿最突出的贡献是在力学方面,他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总结出了机械运动的三个基本定律,还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把地球上物体的力学和天体力学统一到一个基本的力学体系之中,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

——中学历史教师用书

材料二   绝对的空间,就其本性而言,是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而且永远是相同和不动的。

——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材料三   空间、时间不可能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空间的结构和性质取决于物质的分布……物质的存在会使四维时空发生弯曲,万有引力并不是真正的力,而是时空弯曲的表现。如果物质消失,时空就回到平直状态。

——爱因斯坦《相对论》

材料四   他是德国著名物理学家……于1900年提出了量子假说,认为辐射像物质一样,是由具有能量的基本单位量子来实现的。量子论成为20世纪最深刻、最有成就的科学理论之一。

材料五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牛顿对建立经典力学所作的主要贡献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经典力学的显著特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相对论对经典力学有何新发展?
(3)材料四中的“他”是谁?“他”的理论对牛顿经典力学的发展之处是什么?
(4)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材料中的三幅图分别反映了人类在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方面进入到了什么时代?
(5)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