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6 道试题
1 . 下图是1906年《时事画报》登载的题为《何不讲求卫生》的舞狮图,图中按语为:“迎神舞狮之所,祓除不祥,此乡愚为,为有识者所哂。西人谓时疫由于地方不洁、华人不讲究卫生所致,殆近理哉。”该画的创作寓意是(     

   

A.唤醒国人救亡图存意识B.提高群众公共卫生水平
C.弘扬中国传统民俗文化D.破除迷信提倡文明新风
2023-11-10更新 | 554次组卷 | 6卷引用:【消灭易错】《中国近代史》选择题50题专练-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考试易错题(新高考专用)

2 . 下图为宋代画家苏汉臣所绘《货郎图》。在城乡交流日益广泛的宋代,货郎肩挑杂货担走街串巷,货担上物品繁多,因此货郎极受孩子们喜爱。该画作(       

A.可用作研究宋代的草市经济B.说明宋代坊市界线已被打破
C.反映宋代城乡经济融为一体D.侧面反映宋代商品经济繁荣
2023-03-20更新 | 221次组卷 | 6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请从上述图片中任意选择三张有关联的图片,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释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3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地图上的文明史   

   

(1)概括指出图1、图2的编绘者力图告诉我们些什么。
(2)如果让你绘制一幅1850年前后人类文明发展的地图,说说你的设计并说明理由。
2023-02-22更新 | 226次组卷 | 2卷引用:微专题09从“区域经济”到“全球市场”: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与发展-【重点提炼】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10个微专题(新教材通用)
5 . “大龙邮票”是中国的第一套邮票,由德国人、天津海关税务司德璀琳设计。全套3枚,共3种面值(如下图)。票面上有四腿龙,每腿五爪伸向图案四角,衬以云彩水浪;龙头下方有一颗火焰球。大龙邮票的发行(       

A.符合中国人审美需求B.推动了中国邮政近代化历程
C.增强了国人民族意识D.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2023-07-16更新 | 62次组卷 | 2卷引用:【好题汇编】专题03 选择性必修二 经济与社会生活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航路的开辟及欧洲人的殖民扩张,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为适应世界性贸易的需要,西欧各国相继建立了经营某一地区贸易的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银行、信贷、汇兑等金融业务迅速发展。世界性交往使世界各地各民族的特产变成了国际贸易的重要商品,如印第安人培植的可可、咖啡、烟草等逐渐成了各国人民的生活必需品;传统的国际贸易的商品丝绸、瓷器、茶叶、棉布、香料等,也由于市场的拓宽,流通量也大大增加。意大利各城市国际商业中心的地位被伦敦、巴黎、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等所代替。英国、法国、尼德兰也取代意大利成了西欧各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方。

——摘编自熊家利、彭顺生《论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商业革命》

材料二   下图为二战后世界贸易(出口)发展情况(1950-2000年,单位:10亿美元)


材料三   二战后世界关税与贸易发展情况变化趋势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业贸易的变化并分析这些变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世界贸易发展的趋势并说明推动二战后世界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
7 . 下图所示是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由著名内廷画家徐扬创作的《盛世滋生图》,该画采用长卷形式和散点透视技法,既展示了当时苏州的喧阗市肆,又将代表苏州文化的科举教育、戏曲丝竹、婚礼习俗、园林艺术等丰富内容尽情展示出来。由此可见(       
   
A.《盛世滋生图》真实地反映了时代历史风貌
B.清朝商品经济发达城市兴盛
C.《盛世滋生图》是苏州城市文化繁荣的写照
D.画家技艺高超,但为政治服务
2023-09-08更新 | 110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7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南宋李嵩创作了多幅风俗画《货郎图》(图为《货郎图》临摹卷),描绘货郎肩挑杂货担走街串巷,为偏僻的乡村带来所需的货物和新奇见闻。儿童看见货郎进村后欢呼雀跃,奔走相告。“货郎”现象说明南宋(     
   
A.“瓦肆”遍布大街小巷B.乡村商品物流不够发达
C.边地“榷场”贸易兴盛D.城乡“草市”非常繁荣
2023-06-18更新 | 405次组卷 | 4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9 . 下图为《中国古代疫病流行年表》中的“历代疫病流行分布图”。其中与四个疫病流行频次比较高的节点相对应的中医药成就,正确的一项是(     

                           图:历代疫病流行分布图
A.《黄帝内经》B.《肘后备急方》
C.《千金方》D.《伤寒杂病论》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唐代扬州是大江南北水陆交通的枢纽。自安史之乱起,北人大批南下,扬州人口急剧增加。手工业的发展为市场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很多外地产品甚至外国产品也源源而来,遂形成国际性经济都会,由于人口增加和工商业活动的集中,市民及工商业者很多都“侵衢(街)造宅”,结果在扬州官河两岸出现了“十里长街市井连”的繁华商业街,夜市也随之兴盛起来。

——摘编自李廷先《唐代扬州的商业》

材料二   下表是英国城市人口数量与比例变化统计表。

年份

英国人口(千人)

城市人口(千人)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百分比

1751

7390

1657

22%

1801

10755

3488

32%

1851

20879

11194

54%

——依据赵煦《英国早期城市化研究——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叶》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的深圳                                          20世纪90年代的上海
(1)依据材料一,概括唐朝中期以后扬州商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1751—1851年英国人口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因素。
(3)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城市的发展。结合史实,以材料三图1和图2为例进行说明。
2023-08-19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赢在微点·高中同步测试卷(选必2)-商业与城镇化进程专项测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