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下图所示为我国某套邮票的票面图案《采药》,其描绘了两名女性乡村医生,背着药筐,拿着锄头,正在崇山峻岭间采草药的场面。该画面信息可印证当时(     

A.国家重视农村卫生状况改善
B.民众缺医少药问题愈发突出
C.农民投身经济建设热情高涨
D.中医药文化得到了有效传承
2 . 1802年至1803年,德意志艺术家格德在游历不列颠岛的伯明翰和什鲁斯伯里时,感叹方圆数英里“冒着火光的山川”像“喷火的火山”一样映红了地平线,“被煤炭闪耀的火光映衬得如此绚丽,使人仿佛置身于古罗马火与锻冶之神伍尔坎的工场!”这段艺术描写(     
A.讴歌了工业化时代的恢宏气象B.说明工业革命激发了艺术灵感
C.旨在使人们关注工业污染问题D.隐含对手工锻冶业衰落的惋惜
3 . 河西走廊地区发现了数千座魏晋十六国时期的壁画墓,图1和图2是这些壁画墓中出土的两幅壁画。两幅图可用于说明当时(     

      

图1   撒种耕地图                                                图2   打麦场
A.庄园式劳作的出现B.铁犁牛耕全国普及
C.农业生产水平较高D.稻麦复种得以推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考古学家曾在罗马北部的一座古城中挖掘出一幅公元前4世纪的壁画,画面上描绘着和面、擀面、切面的场景;2002年,考古学家在中国青海喇家遗址出土了约4000年前的“面条”,经鉴定,该“面条”的主要成分是黍和粟。这些考古发现可用于印证(     
A.物种交流促使饮食文化趋同B.丝绸之路改变罗马生活方式
C.早期文明的独立性与相似性D.罗马帝国是麦类作物原产地
2023-11-16更新 | 395次组卷 | 8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古北水镇的前身是古北口镇,从元至清中叶,它是“京师北控边塞,顺天所属以松亭、古北口、居庸三关为总要,而古北为尤冲”。这表明古北水镇(       
A.是军事防御的重要场所B.是工商业者聚集的产物
C.属于原始农业村落遗址D.为保护丝绸之路而设立
2023-07-17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日本轮船运输业在华发展概况
1875一家邮轮公司开通了每周一次的上海航线。这是该公司开通的首条国际航线,也是面对中国的第一条航线。
1896日商通过设立在上海的大东新利洋行开拓了环绕上海、苏州、杭州的三角内河航线。
1902大阪商船公司开通了从大阪出发,途经上海,抵达中国内陆地区的汉口、杭州的航线。接着,湖南轮船公司成立,航线是从汉口出发的,过湘江抵达长沙。
1907新成立的日清轮船公司吸收了大东轮船公司,湖南轮船公司、大阪商船公司(长江航线)、日本邮轮公司(长江航线)运管至1945年。
193781日清轮船公司关闭了大部分在华办事处,天津办事处仍保留原样。

——摘编自[日]松浦章《近代中国与日本的轮船公司》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日本轮船公司在华得以运行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日本轮船公司在华运行对中国的影响。
7 . 1845年,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写道:“(大批穷人)被引诱到大城市来……一切用来保持清洁的东西都被剥夺了,水也被剥夺了,因为自来水管只有出钱才能安装……城市人口本来就够稠密的了,而穷人还被迫更加拥挤地住在一起。”由此可知,当时的英国大城市(     
A.生态环境不适合人类居住B.民生行业存在着暴利
C.工业化水平居于领先地位D.易发生传染病大流行
8 . 唐以前,“广州旧俗,皆以竹茅为屋”,一场因战争引发的火灾曾造成上万人死亡,3000多户民众无家可归。唐初地方官员宋璟“教人烧瓦,改造店肆,自是无复延烧之患”。此后,砖瓦房逐渐取代茅草屋成为广州民居主流。宋璟此举意在(     
A.保护当地生态环境B.促进中原文化传播
C.拓展城市商业空间D.维护当地社会秩序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五口通商和租界的设立,列强借口便利侨民和本国通信,相继在上海租界开设邮局,称之为“客邮局”。光绪四年(1878年),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向清政府建议设送信官局,由海关来承运京沪间的外交文书传递。李鸿章复拟开设北京、天津、烟台、牛庄、上海五处,略仿欧美邮政办法试办新式邮政。光绪五年(1879年)各海关的邮政办事处均采用“海关拔驷达书信馆”的名称。光绪二十五年(189年)改称“上海邮政总局”。此后在城乡陆续增设邮政机构和发展代办所,使邮政网,点更加稠密。宣统三年(1911年),清政府成立邮传部,正式接替海关管理全国邮政,并在北京成立邮政总局后,上海邮政总局便更名为“上海邮政局”,正式脱离海关,独立经营。

——摘编自张挺《上海邮政总局大楼:折衷主义风格浓缩中国邮政史》

材料二   《上海大清邮政局》插图(下图)由清代上洋普新书局出版,民国元年该书再版。主图是紧靠江边的二层楼营业门面,门旁挂着“上海邮政局”的匾额。邮局门前有四个人,一位手持红条信封者,显然是来投送信件的普通市民,另一位身着长袍马褂手摇纸扇者,可能是邮局中的职员,两人的脑袋后面,都拖着一条长长的发辨。旁边两位是西装革履的洋人,正在聚精会神地谈着话,每个人手中都持有十九世纪非常时尚的“文明棍儿”。江面停泊着一艘挂着米字旗的船只,上面有两名正在忙碌的外国船员,寓意这里与远在地球另一端的英国通邮。因而图画上端的画题,不是“上海邮政局”,而是“世界交通”。据有关资料,“上海邮政局”是清政府于宣统三年(1911年)成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邮政事业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插画《上海大清邮政局》所反映出的历史现象。
2023-05-1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4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新航路开辟后,花生由南美洲传到旧大陆,但主要由种植者自己食用,种植面积和产量都不大。1900年前后,德国和美国科学家发现了花生和花生油的几十种工业用途,印度、西非和中国的花生产量和出口量由此大增。由此可见,花生的传播与种植(     
A.主要缘于工业革命进程的推进B.以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为前提
C.迅速提高了农业的商品化程度D.受到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影响
2023-05-10更新 | 611次组卷 | 11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重点高中六校协作体2023届高三二模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