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1 . 19世纪初,成千上万的英国人,渡过海峡,来到大陆国家。“在法国见到鲁昂棉纺厂的主要领班是兰开夏人;你在比利时、荷兰和列日附近也会碰到从那里来的人。”维也纳纺织厂的“经理人员和领班,主要是从格拉斯哥和曼彻斯特工厂来的英格兰人和苏格兰人”。这些人口流动(     
A.加速了欧洲一体化进程B.助推了工业革命的扩展
C.推动了共和理念的传播D.消除了国际贸易的壁垒
2 . 中国古代某医学著作中有如下记载,据此判断该医学著作最有可能是(     

草部

青蒿、人参、当归、三七、黄连、决明、龙葵、芍药等

谷部

稻、小麦、玉蜀黍(玉米)、大麻、大豆、红曲、沙蓬等

菜部

苜蓿、木耳、莴苣、胡瓜、竹笋、冬瓜、甘薯、苦瓜等

果部

葡萄、甘蔗、木瓜、山楂、荔枝、胡椒、西瓜、甜瓜等
A.《肘后备急方》B.《神农本草经》C.《唐本草》D.《本草纲目》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航路的开辟,新作物的引入和扩植,意味着能够种植作物的地方变多,农民在垦殖(种植新作物)过程中,即使注意保持耕地肥力、降低水土流失的可能性,也会因为垦殖过程中破坏了植被对河流产生负面影响,在某地频繁出现洪灾且耕地肥力明显下降的情况下,农民通常会选择到新的地方垦殖,由此开始了对新的地方的破坏,呈现出恶性循环状态,自然灾害的发生率随之持续上升。与小麦和水稻等传统作物相比,玉米、红薯和土豆等新作物的引入和扩植,能够有效降低出现粮食危机的可能性,助推明清两个王朝(尤其是清王朝)人口总数的增加,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新作物的引入和扩植也提升了清王朝面临的人口压力。

——摘编自林妹含《美洲新作物的引入和扩植:对中国的影响及启示》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对全球化和对外开放的认识越来越成熟,务实合作、互利共赢、多元包容成为当代中国对全球化的总体认识和战略选择的出发点。改革开放40余年来,中国不断参与到全球化的进程中,成为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同时,也肩负起一个大国应有的担当,并开始用自己的能力反哺世界。通过自身发展推动全球化进程,并尝试承担起更多国际责任,为全球治理创新贡献方案,与国际社会一道推动世界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2021年中国GDP比上年增长8.1%,经济总量突破110万亿元,占全球经济总量的近两成,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十分可观。从国内发展到国际秩序维护,中国始终是全球化的正向推动力量。在一次次全球性危机中,中国主动承担大国责任,帮助世界经济走出困境。

——摘编自王辉耀、苗绿《从被动到反哺:中国的全球化之路21世纪的中国与全球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明清中国为例,简析新航路开辟后物种交流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成为全球化的反哺者的表现,并简析其原因。
2024-01-08更新 | 96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日新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024·四川自贡·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南海一号”是世界古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商船,从目前清理出的瓷器来看,所出的德化瓷器与中国传统瓷器器形、纹饰等区别较大,具有明显的异域风格,专家推测为南宋时期“来样定做”的外销瓷。这则材料可以用于佐证(     
A.南宋对外交往繁盛B.外贸成为税收主要来源
C.海上丝绸之路开辟D.南宋经济水平领先世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619年,英国国王授予温·布德殖民地烟草采购专利权。同年宣布,国王将烟草的采购和运输权集中到有能力管理烟草的专利者手中,其他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购进烟草,若有违者,一经发现,将没收之。此举旨在(    
A.积累资本发展产业革命B.重商富国争夺霸权
C.控制私有经济强化王权D.规范商业竞争秩序
6 . 19世纪中叶,中国茶商在宁州茶区用原来制作绿茶的茶叶制出了一批红茶运往广州销售,颇受广州外商赞赏,宝顺洋行买下这批红茶运往英国,销路甚佳。这使原产绿茶的宁州变成了专门生产红茶的茶区,宁红茶的贸易增加。这反映了(       
A.近代民族工业获得快速发展B.农产品商品化的区域差异
C.中国产品积极适应世界市场D.自然经济主导地位的丧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明代中叶以后,由于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劳动人民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削弱,社会经济出现了异动,一些手工业部门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这种“新的经济因素”是(     
A.商人群体开始形成B.工场手工业的产生
C.工商业市镇的兴起D.大额贸易迅速发展
2023-07-25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唐朝都城制度为多京制,长安与洛阳主辅关系转换极为频繁。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正式定都洛阳,长安为陪都;705年,“神龙政变”后,唐中宗复位,长安复为首都,洛阳再次成为陪都。该变化(     
A.旨在维护西北边疆稳定B.反映了粮食供给矛盾
C.缘于运河重塑城市格局D.彰显了皇权正统地位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英国女子教育存在着性别不平等的现象。男性主导了全日制初等教育领域,社会和父母更重视男孩子的教育,高等教育就是男性的特权。与男生相比,女生要承担繁重的家务劳动。坚持女子教育目标要与“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模式相一致。女子教育把主要精力集中在音乐、跳舞和绘画等课程。从事教师行业一般都是未婚女性的权宜之计,但是对于男性教师却没有这样的限制。

19世纪英国女子教育也呈现出大众化的特征。工业革命造就了大批妇女劳动力,政府也通过诸多立法保障女子教育的实施。1847年,英国议会通过《十小时工作法》以后,伯明翰地区又出现专门为女工开设的夜校;1869年,议会通过《捐款学校法》,明确指出女子享有与男子同等的受教育的权利。19世纪女子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发展都提高了妇女的文化素质,从而推动女权运动的发展。

——摘编自贺鹭《十九世纪英国女子教育的保守与革新》


(1)据材料,概括19世纪英国女子教育性别不平等的表现。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英国女子教育呈现大众化的原因及影响。
10 . 8世纪中期至9世纪,在哈里发哈伦·拉希德和马蒙执政时,扩建巴格达城,广建清真寺、驿馆、市场及市政交通设施等。此时,巴格达市场的交易物品中,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A.中国的瓷器、丝绸B.欧洲的玉米、甘薯
C.德川幕府的武士刀D.高丽王朝的诗歌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