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下表为清朝时期部分县志中记录的关于玉米种植的情况,据此可知(     
文献相关记录
《分水县志》苞芦,俗呼箓谷,邑向无此种,乾隆间江闽游民入境租山刨种。
《宣平县志》宣初无此物(玉米),乾隆四五十年间,安徽人来此,向土著租赁垦辟。
《开化县志》苞芦,种自安庆来,近年处处种之。
《嵩县志》今嵩民日用,近城者以麦、粟为主,菽辅之;其山民玉、黍为主,麦、粟辅之。
A.玉米已成为清朝主要粮食作物B.清政府成功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C.玉米传入带来广泛的社会影响D.清政府积极引进西方的农作物
2024-01-2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八县市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明代民间契约习惯不仅遍及财产关系领域、家庭关系领域、人身关系领域,而且在工商贸易领域以及民间社会管理领域都较为普遍。仅《中国历代契约粹编》中有记载的,就包括买卖契约、契尾、税票等357件,典当契约9件,租佃、佃仆文约26件等。这反映明朝(     
A.政府已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商品交换关系比较发达
C.构建起近代化的金融体系D.民众有较强的法律意识
3 . 下图信息反映出(     

A.信息产业成为经济主导B.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C.科技发展改变生活方式D.纸币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唐朝酒肆广布,除卖酒菜肴外,酒肆乐舞往往是必备的业务,著名的“胡姬酒肆”就以独有的美酒、乐舞等异域风情吸引着时人。这体现唐朝(     
A.酒文化传承源远流长B.商业经营理念的进步
C.粮食产量的丰足充盈D.乐舞较高的商业价值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蔗糖·世界

材料   有别于对世界史的整体叙述,20世纪中叶以来,众多学者将研究的目光聚焦于棉花、茶叶、蔗糖、丝绸、白银等专门的物种或商品,其中对蔗糖史的研究成果丰硕。多数学者认为甘蔗起源于印度,后被引入中国和东南亚等地种植。甘蔗制糖技术也起源于印度,后传入中国、波斯、大食等地,唐太宗就曾派使臣到印度学习熬糖技术。由于日本严重缺糖,所以明清时期的中日贸易中,运往日本最大宗的商品就是糖,然后从日本换回大量白银和铜。新航路开辟后,甘蔗又被引入美洲殖民地。甘蔗种植和熬糖所需劳动力巨大,所以非洲黑人奴隶填补了印第安人大量死亡所带来的劳动力短缺。源源不断的廉价蔗糖从美洲运往欧洲,糖成为工人阶级卡路里的廉价来源,从而降低了劳动成本,推动了工业的发展。

——摘编自葛兆光《历史解释为什么有力量?——一种食品、一场战争、一部文献和一幅地图》

结合材料,概括蔗糖史对我们认识世界历史的意义,并说明理由。
6 . 早在19世纪中期苯胺燃料制造业起步的时候,就有一些德国的燃料企业建立自己的实验室。截止1900年,被德国最大的6家化学公司雇佣的科学家已达到650多名。类似的实验室在IBM、杜邦、美孚石油、福特汽车等公司都设有,到1927年已达到1000多个。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普遍确立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C.经济管理体制发生根本变革D.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紧密结合
7 . 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德国的近距离人口流动占国内人口流动的绝大多数。所谓近距离人口流动主要指在家乡附近,不超出州界的城市与农村间的流动。这些流动人口从全 国各地乡村中的第一产业转入附近城市中的第二、第三产业。这反映出,当时德国(       
A.殖民扩张的不断推进B.城市化源自人口的迁移
C.大城市规模急剧扩大D.技术变革影响的深刻性
8 . 17世纪初,西属美洲殖民地生产的烟草大量输入西班牙,经西班牙的工场加工后再大量出口。这一时期,英国从西班牙进口了大量烟草,西班牙据此平均每年可获利10万镑。为防止货币外流,英国对进口烟草征收重税。这从侧面反映出(       
A.西班牙主导了商业革命B.世界市场逐步发展
C.世界贸易格局多中心化D.殖民霸权争夺激烈
2023-09-04更新 | 498次组卷 | 14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如表为我国卫生系统相关的统计数据,这反映了我国(        
19811990200020102015
人均预期寿命(岁)67.968.671.474.876.3
婴儿死亡率(%)34.732.932.213.18.1
孕产妇死亡率(1/10万)88.953.030.020.1
A.医疗卫生体系逐渐确立B.医疗卫生事业处于世界前列
C.全民卫生意识不断强化D.人民健康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10 . 1929年,联共(布)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在实施过程中,常常有整村、整乡、整区、整州甚至整个共和国在短短几个月,甚至在几天的时间里完成将千百万个体农民经济改变为集体经济的过程。这种现象产生的历史背景是(     
A.新经济政策实施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B.广大农民热切地拥护农业集体化运动
C.苏联模式使国家权力实现了高度集中D.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2023-03-23更新 | 883次组卷 | 10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市城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