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2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书影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宋朝太医局奉诏广征民间有效药方编纂的制剂规范,刊刻盛行于宋元时期。

——摘编自傅维康等主编《中国医学通史·文物图谱卷》等

材料二   明代名医医药学知识来源统计

学医方式自学师从名医师从家人
全国总计/人101271769

——摘编自【美】艾提捷等编《中国医药与治疗史》

材料三   18世纪末到维新以前,日本江户医学馆以忠、孝、仁、慈为本,主授《本经》《伤寒论》等中医典籍,兼授针灸、儒学和诸子百家等,组织集体研习医案和实习。……同时期,欧洲各国派出一批传教士来华搜集中国药物资料,采集植物标本,译介和编写本草、针灸、法医和炼丹术等相关博物学著作。

——摘编自马伯英《中国医学文化史》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医药文化传承的特点。
(2)依据材料三,简述当时日本人和欧洲人对中医药价值的认识有何不同。
(3)“中国针灸”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请为其编写入选理由。
2023-04-28更新 | 387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第三中学2023届高三5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战后初期通过占领区政府救济基金的粮食援助,是美国对日粮食战略的基础。1949年之前,美国对日本首要关注的就是城市的粮食短缺。工人的食品开支减少,对工资增长的需求就会降低,这将大大缓解对经济发展的压力,但粮食短缺带来黑市价格的高涨,通胀严重,从而推高了日本的生产成本,使日本的出口产品缺乏竞争力,最终使日本无法获得足够的外汇购买粮食。另外,如果无法解决日本的粮食问题,将极大危害其社会和政治稳定性,也不利于美国实现占领和改造日本的政治目标。此后,美国面临国内粮食过剩,将日本作为重要的出口对象,特别是在1954—1955年,以美日共同推进“营养改善运动”的名义,通过官民并举、政商结合、战略与战术并用的方式,大力推动美国剩余粮食(包括做面包的小麦、做饲料的玉米等等)的对日倾销。

——摘编自徐振伟《二战后美国对日本的粮食战略及其影响》

材料二   2010—2020年世界及各地区食物不足人口数与发生率

类别

年份

世界

非洲

亚洲

拉丁美及洲加勒比地区

大洋洲

北美洲及欧洲

食物不足

人口数

(百万)

2010

636.8

187.4

400.1

40.7

1.9

-

2015

615.1

199.7

369.9

36.4

2.4

-

2016

619.5

212.0

356.1

42.9

2.5

-

2017

615.0

212.3

352.1

42.2

2.6

-

2018

633.4

227.1

354.6

43.7

2.6

-

2019

650.3

235.3

361.3

45.9

2.6

-

2020

768.0

281.6

418.0

59.7

2.7

-

食物不足发生率(%)

2010

9.2

18.0

9.5

6.9

5.3

<2.5

2015

8.3

16.9

8.3

5.8

6.1

<2.5

2016

8.3

17.5

8.0

6.8

6.2

<2.5

2017

8.1

17.1

7.8

6.6

6.3

<2.5

2018

8.3

17.8

7.8

6.8

6.2

<2.5

2019

8.4

18.0

7.9

7.1

6.2

<2.5

2020

9.9

21.0

9.0

9.1

6.2

<2.5

注:“-”表示数据未报告

——摘编自李先德《全球粮食安全及其治理:发展进程、现实挑战和转型策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美国对日粮食战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1世纪以来全球粮食安全问题的特点及其原因。
2023-04-24更新 | 190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第三中学2023届高三5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现在栽培番茄的祖先是樱桃番茄。墨西哥较早驯化栽培,1523 年,番茄由墨西哥传到西班牙、葡萄牙,1550 年前后传到意大利,1575 年相继传到英国和中欧各国,当时作为观赏植物。18世纪中叶始作食用栽培。1768 年被首次作出植物学描述,进行分类和定名。17世纪传入菲律宾,改良后传到其他亚洲国家。中国栽培的番茄从欧洲或东南亚传入。

材料二   从16世纪番茄栽培向外传擂到现在,栽培番茄的品种形成了三大系统。意大利系统:果实卵形或椭圆形。适于干燥地区作无支架栽培和加工用,代表品种有罗城-号和罗马。英国系统:果型小,深红色,低温短日照条件下结实性强。中国栽培的番茄品种来自北美或欧洲,结果多年的栽培和选育,已有一批适合于中国气候和栽培要求的番茄品种。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国作物种质信息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番茄洲际传播的轨迹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番茄传播产生的影响。
2022-11-06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教研联盟校2023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名称主要范围
汉唐时期的
“西域”
广义上泛指玉门关、阳关以西,狭义上主要指塔里木盆地及其周围地区。唐宋时期曾用“西天”指称更为遥远的印度。
宋明时期的
“西洋”
最早见于五代,元代广为流布,明代特指东南亚、西亚、东非或印度洋周围国家;明末以后逐渐转向专指欧洲。
明末清初的
“西方”
与“泰西”“太西"“极西”“远西”等同义词广泛流行,指称欧洲。

——摘编自欧阳哲生《中西交通史上的“西方"概念之探源》


上表为古代中国关于“西方”名称变迁的主要历程。从中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