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02年6月21日,晚清大臣盛宣怀反对对外开放中国内河航运,提出“各国内港行船,均本国人办理,外人不得侵越,中国何独不然。如各国民人欲行小轮,只能与华人议立合股公司”“该公司(合股公司)归中国注册,填发关牌,张挂中国旗号”。这些提议(     
A.助推了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B.确保了内河航运主权的完整
C.有利于保护民族资本的权利D.遏制了列强对华的经济侵略
2 . 据考古资料显示,在广东英德市牛栏洞、江西万年县仙人洞、湖南道县玉蟾岩等遗址出土了距今1万年左右的稻谷遗存。由此推知,这一时期(     
A.村落推动早期农业产生B.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
C.自然环境制约居住形式D.精耕细作生产模式开始出现
3 . 21世纪以来,基于人工智能和计算思维的数字史学勃兴,对传统史学构成挑战。学界普遍认为:数字史学的核心是技术,只有结合史学理论、正确的价值判断才能推动史学研究走向未来。这表明()
A.数字史学背离史学研究方向B.数字技术限制了史学的创新
C.数字技术创新主导史学研究D.数字史学不可缺省价值判断
4 . 德意志帝国时期(1871-1918年)出现了以回归乡土为取向的乡土运动。其间乡土文学大行其道,传统乡村生活被想象成一种家庭和谐、生活悠然、亲近自然的田园。各地争相编撰乡土教程、乡土志,面向学校、家庭和社会广泛传播。这反映了(     
A.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B.现实主义思潮进一步传播
C.民族国家概念被普遍认同D.小农经济占据了主导地位
5 . 《宋朝事实类苑》中有记载:福州有一老媪,善酿美酒,士人们常到她那儿喝酒,并为这家酒店写了一个酒望子(酒店招牌)诗:“下临广陌三条阔,斜倚危楼百尺高”,自此“酒售数倍”。这反映了(       
A.官府鼓励商品贸易B.商品销售手段多样
C.士人投身商业活动D.文学与商业的融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西周晚期,耕地轮荒农作制逐步向土地连种制过渡。到了战国时期,连种制占据了主导地位,在黄河流域的一些地方“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这反映出战国时期(     
A.农业作物品种日益丰富B.农业生产向精细化发展
C.北方普遍实现一年两熟D.集体劳作形式彻底瓦解
7 . 改革开放以来交通运输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中国政府把交通运输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放开交通运输市场、建立社会化融资机制方面进行开创性探索,积极扭转交通运输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被动局面。交通发展在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些举措旨在说明(     
A.促进城市交通多样化、立体化趋势B.交通网成为国家社会发展的必需
C.有利于不同交通有序竞争D.中国健全了交通的运行机制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兼并六国的过程中,秦始皇令人依六国宫室图样重建大批宫殿。于是以咸阳为中心,在渭水之北组成了宏大的宫殿建筑群。统一全国之后,秦始皇决意立万世基业,“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依始皇之意,朝宫上应“天极”。是以天极星即北斗七星中最明亮的一颗为地上帝王之象征。围绕着它,有象征三公、后妃及其他大臣的星宿。秦始皇以朝宫上应天极,独居前方(北半球宫室南向,故古人以南方为前方),似率领咸阳诸宫室而为之主宰。

——史建群《简论中国古代城市布局规划的形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秦朝都城建筑的形制。

9 . 下表为1889年与1926年上海外白渡桥(连接黄浦区与虹口区的过河桥梁)交通工具使用变化的情况(单位:辆/天)。这反映出(     

年份

步行

人力车

马车

轿子

脚踏车

汽车

公共汽车

有轨电车

1889

11770

6984

544

9

0

0

0

0

1926

50823

14600

0

0

3459

3764

172

922

A.民众生活水平普遍提高B.生活方式的近代化趋势
C.现代交通取得全面进步D.西方殖民侵略不断加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所示是唐代漕运的发展演变概况。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时期

内容

出处

唐太宗贞观年间至高宗初年昔贞观永徽之际,禄廪未广,每岁转运,不过二十万石便足

《旧唐书·食货志》

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至安史之乱以前耀卿令江淮舟运悉输河阴仓﹐更用河舟运至含嘉仓及太原仓,自太原仓入渭输关中,凡三岁,运米七百万斛

《资治通鉴》

唐德宗贞元十五年令江淮转运米。每年宜运二百万石已来。虽有此命,而运米竟不过四十万石

《旧唐书》

唐宪宗元和初年江淮米至渭桥者,才二十万斛

《旧唐书》


注:1斛=1石
A.折射了唐朝经济重心的南移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渐趋增强
C.有利于减轻百姓的差役负担D.漕运与国力盛衰有着密切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