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了适应在华贸易发展的需要,1864年,英商投资创立汇丰银行。1868年,该行已被公认为“在中国最为重要的公司”。19世纪七八年代以后,汇丰银行一家买卖的外汇数额,经常占上海外汇市场成交总额的60%-70%,其外汇买卖牌价成为中国外汇市场行情的准绳。从1874年到1890年,清政府共借外债26笔,汇丰银行一家贷了17笔,占70.04%,成为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急先锋。1894年后,汇丰银行在承贷的外国银行中独占鳌头,并在每一笔对华贷款中,附加苛刻的条件,借此控制中国的税收存管等命脉。此外,汇丰银行营业即对外发行小额钞票,到1890年末,已达618万元,“与营业于东方各国之银行相比,则汇丰银行之兑换券流通数为最多”。

——摘编自姜建清、蒋立场《中国近代银行史》

材料二   1912年经孙中山先生批准,大清银行改组为中国银行。成立伊始,即大力支持南京临时政府,经募公债、代收税款、稳定货币发行。1915年中国银行试办外汇业务,后又增加外币贷款、经理政府外债等业务,与外国银行相抗衡。1928年后,中国银行通过贷款支持,帮助经营困难的张裕酿酒公司、无锡荣氏申新纱厂渡过难关。20世纪30年代,中国银行斥巨资扶助铁道、公路、煤矿和水利建设,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支持内地经济振兴,率先发展农业贷款。抗战爆发后,恐慌蔓延,引发提存和抢购外汇风潮,中国银行为平衡汇市共投入英镑797万磅、美元1442万元。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银行积极为国纾难,每年经收侨汇占全国侨汇总数的50%以上,有力支援了前线。

——摘编自宗良、孙雨心《百年中行金融报国的历程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时期汇丰银行在中国迅速扩张的表现及其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银行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贡献。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30年从巴尔的摩到俄亥俄铁路的投入运营,标志着美国“铁路时代”的到来。早期美国铁路的修建主要服务于水运发展需要,因此铁路线以短途为主,不成网络。铁路的黄金时期伴随着工业化而来,“运河时代”正式结束。到1890年,美国的铁路总里程达到了15万公里,比同时期欧洲铁路总里程还多。

第二次技术革命促进了铁路的大发展,路轨的标准化建设促成了全国性铁路网的形成。联邦政府无偿赠予铁路公司大面积土地并提供巨额贷款,对铁路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二战后美国铁路总里程不断减少,由1960年的207334英里下降至2003年的99126英里;游客周转量由1940年的7.5%下降至1980年的0.6%;货运周转量由1940年的63.2%下降至1980年的37.5%。

——摘编自王济、田芳、刘玥彤《美国、欧盟、日本和俄罗斯交通发展变迁规律研究》

材料二   晚清时期,铁路起步晚,发展慢,共建成铁路约9100公里。民国时期,内忧外患,铁路发展艰难,共建成铁路约1.7万公里。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重点在西南、西北地区建设铁路新线,繁忙干线实行电气化、内燃化改造,大幅度提高了运输能力。到1978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5.17万公里,铁路连通了全国除西藏外各省市。

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蓬勃发展,铁路一度成为发展瓶颈,“买票难”“运货难”问题十分突出。改革开放后,铁路网的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21世纪初,我国铁路总里程超过印度,跃居亚洲第一。20世纪80年代,旅客列车平均时速仅48公里,货物列车速度更慢。1997年开始,我国铁路陆续实施6次大提速,最高时速达350公里。党的十八大以来,铁路系统加速了高铁网从“四纵四横”向“八纵八横”的过渡,同时完善西煤东运、北煤南运体系,开工建设川藏铁路。到2020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增加到14.63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客运周转量、货运发送量和周转量等主要运输经济指标稳居世界第一。

——摘编自傅志寰、刘忠民、李子明《中国铁路百年发展与创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铁路发展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美两国铁路发展的意义。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铁路由弱到强、由落后到先进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考证,1800年前后,即使在英格兰,每人每年也只消费约1磅茶叶,1840年欧洲人均茶叶消费为每年1.4磅;此后,欧洲茶叶价格持续下降,普通人成为每天饮茶的消费者,到1880年每人每年的消费达到5磅左右。欧洲人均茶叶消费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工人运动的推动B.世界市场的拓展
C.价格革命的刺激D.中国国门被打开
4 .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提高和应用,网购生鲜产品已经成为大家首选的购买方式。要确保产品的新鲜质量,主要应该(     
A.发展冷链物流B.推动机械化生产
C.实施集约经营D.推广人工智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据统计,武广高铁开通100多天后,武汉飞广州的航班从每天最多13班减为最多10班;郑西高铁开通不到50天,郑州到西安的所有航班停飞。这说明(     
A.高铁发展冲击了航空业B.新式交通之间存在竞争
C.航空业必定要走下坡路D.中国开创了交通新时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周书》有言:“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耕而种之。”中华民族在伏羲时代就有了在自然和天地万物之间学习农业的耕种意识,随着农业文明的不断发展,耕读文化在中国传统的农业经济基础上得以建立,形成了以“耕”为手段,“读”为价值核心,为生存而耕,为济世而读的教育理念。这反映出(     
A.农耕文明赋予中华文化特色B.农业生产实现精耕细作
C.耕种意识决定人民教育理念D.中国教育理念趋于完备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4至15世纪,黑死病多次大规模地席卷英国,教会提出黑死病是上帝因世人的罪孽而降临的惩罚。中世纪的英国政府虽是在上帝的光环下存在,但还是采取了诸多应对措施。在黑死病期间,英国政府颁布大量特许状,支持教会在伦敦等地开辟墓地来掩埋大量的死亡人口。在偏远的乡村地区,疫病事宜则多半由政府行政官员及其隶属的相应部门处理。英国政府积极地选拔得力官员填补因疫病造成的空缺,黑死病来临之前需要数个月的时间才能得到审批的事务,在黑死病发生之后,往往一周甚至一日之内就可以完成。1350年,国王发布公告,没有特许不得放任何人出境,如有违者,立即逮捕,所有财物一律充公。政府还通过专门的立法,要求居民保持街道的整洁,控制屠宰场散发出来的臭气等。

——摘编自刘黎《中世纪英国政府对黑死病的反应及应对措施》

材料二     新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逐步开展大规模的血吸虫病防治运动。面对广大农村群众长期缺医少药,生病只求神拜佛的情况,各地方政府展开了多种形式的卫生宣传工作。一些党员干部还总结出了工作经验,比如对老人应该重点谈论对后代儿孙的好处,对青年重点谈论理想和前途,使群众“看到了自己的伟大前途”。根据中央的指示,各地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方式调节血防与生产之间的矛盾。例如浙江海宁县就动员了5千多人,在完成全县灌溉渠道的同时,完成了全县的500万平方千米的灭螺任务,从而减少了血吸虫的中间宿主。随着血防工作的深入开展,大批病人获得了新生,过去血吸虫病肆虐的洞庭湖区、江汉平原、长江三角洲等地现如今都已经成长为重要的农副产品基地和国家重要的经济引擎。

——摘编自窦国纬《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治理血吸虫病的社会动员能力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英两国面对疫情时的相似不利局面,归纳中英两国防控疫病的相同策略。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英两国疫病防挡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872年李鸿章曾指出:“欧洲诸国闯入中国边界腹地,无不款关而求互市。海外之险,有兵船巡防,而我与彼可共分之。长江及各海口之利,有轮船转运,而我与彼亦共分之,或不至让洋人独擅其利与险,而浸至反客为主也。”由此可知李鸿章意在强调(     
A.官督商办的轮船招商局不可缓办B.中国已建立有效的海防力量
C.中国海外贸易取得突破性进展D.帝国主义积极争夺在华的航运权
2023-04-07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02年,卢汉(京汉铁路)铁路修到石家庄;1903年,正太(今石太铁路)铁路动工兴建。石家庄成了两条铁路的交汇点,其逐渐取代正定、保定,成为控燕京南门、扼冀晋咽喉、连齐鲁中原的华北重镇。这反映了交通变迁(     
A.改变城市格局B.加强经济交流
C.提高行政效率D.加快物流发展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是世界各国茶文化的发源地。唐代是茶文化发展的“轴心时代”,公元780年陆羽《茶经》成书,这是世界茶文化的首部元典,书中关于“茶性俭”“最宜精行俭德之人”等论述,首次诠释了茶文化的思想内涵。卢仝、皎然等还用一批经典的诗歌将这种思想上升到“道”的层面。宋代茶文化则以奢华浪漫为特色,充满繁盛景象和艺术气息。经过元代短暂低潮后,明代茶文化风气为之一变,以自然清淡之风为特色。据记载,明初朱元璋因龙团茶“重劳民力”,遂下令罢造,惟采芽以进,进贡品级分为探春、先春、次春、紫笋四类。在饮用方法上,崇尚自然,将干茶置于茶碗或茶壶之中,注入沸水,即可饮用。品饮者以泡开的芽茶形状、茶香、茶色、茶味、品饮环境等为审美对象。这种简便的饮茶方式“遂开千古茗饮之宗”,流传至今。清代至民国时期实现了茶文化平民化的转变, 饮茶真正成为世俗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茶馆遍布城乡、数量众多,超过前代,承担了民众公共生活空间的功能,甚至出现了女性的身影,改变了只有男性坐茶馆的格局。茶文化通过万里茶道、海陆上丝绸之路传播到遍及全球,各国结合本地区和民族的文化基因,孕育和发展了各具特色的茶文化。

——摘编自宋时磊《中国茶文化的形成、发展及影响》

材料二   约在1690年,波士顿开设了北美大陆上第一个出售中国茶叶的市场。到18世纪中期,茶也成为北美殖民地各阶层人民的日常消费品。一位法国人曾在他的游记中写道:“在北美殖民地,人们饮用茶水,就像法国人喝酒一样,成为须臾不可离的饮料。”1773年英国议会专门颁布了《茶税法》,特别批淮东印度公司拥有输出茶叶的垄断权,只需向殖民地海关缴纳每磅3便士的茶叶税。这一举措更是激怒了北美殖民者。他们先是发起了波士顿倾茶事件,后又在各个北美殖民地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茶运动,使得独立革命前夕殖民地的茶税收入急剧下降,从1769年的8189英镑减少到了1774 年的987英镑。

——摘编自荆玲玲《北美独立革命时期的茶与咖啡一日常消费、政治话语和独立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成因的角度分别概括唐代及其之后中国茶文化的特点,并总结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美茶叶市场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