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4 道试题
1 . 濮院镇,北宋为一草市,高宗时曲阜濮氏扈从南下卜居于此,南宋时农桑、机杼之利“生万金,四方商贾云集,遂置镇”;湖州新市镇,周围物产丰富,原有陆市,后交通为更为便利的水边新市取代,宋廷南渡,衣冠鳞集,继而建镇。这段材料最能说明(     
A.商品经济推动城镇发展B.移民对江南城镇的影响
C.交通运输对城镇的制约D.政治变革促进城镇出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军市,下表是典籍中对军市的相关记述。军市的出现(     
典籍内容
《战国策·齐策》士闻战,则输私财而富军市
《商君书》令军市无得私输粮者,则奸谋无所于伏(藏)
《史记》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收入)皆自用飨(奖赏)士
A.体现了“工商食官”的格局被突破B.反映了政府对商业直接管理
C.适应了战争需要,遍及边疆地区D.是导致诸侯割据的主要因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世纪的中国,缙绅和绅衿成为大中地主的主要来源,他们靠特权积聚财富,其利益同商品生产和市场都不存在直接的联系,至少市场不是他们获取财富的最主要的途径。受儒家“重义轻利”的思想影响,“君子不言利”成为士大夫阶层的共同道德标准。中国封建社会只给读书做官的人以优隆的社会地位,经商致富的人始终得不到社会真正的尊重。从事商业化经营的地主一旦经营致富,便放弃直接经营,转入到出租地主行列:他们常会通过买功名、捐官爵,摇身一变为缙绅地主。

18世纪的英国,政途不是唯一的出路,地主依财产取得相应的政治地位,既可通过经济的手段(主要是作为一个地产所有者)取得社会地位,也可因担任政府高官显职获得爵位,殊途而同归,似乎不存在款优孰劣之分。在商业化的浪潮中,封建领主向地主转化,他们掠夺资源、看重功利和效益,不但经营企业化的农业,而且普遍涉足工商业。作为土地所有者,他们并非仅仪是坐收地租的寄生者,更是直接参与了资本主义农业的改造(圈地运动),而且成为地产改良的重要投资人。

——摘编自徐浩《18世纪中英商品经济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1)根据材料,概括18世纪中英两国地主对商业化经营的态度差异。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差异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中国地主对待商业化经营的态度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4 . 以下是历史上中国北方水稻种植分布情况:
时期水稻种植情况
新石器时期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珠江流域;
商周时期水稻种植向北方推移;
汉唐时期北方地区水稻种植大大扩大;
宋代北方水稻种植开始萎缩,分布由成线到点状分布;
明清时期虽然水稻种植北界推移到44°N,但北方水稻种植状况并不理想;
近代以来随着耐旱水稻品种的培育,北方地区的水稻种植有所扩展。
这反映了中国历史上水稻种植分布的变迁(     
A.与中国经济中心的南迁有关B.受自然和社会发展双重因素影响
C.取决于政治中心的不断东移D.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水资源的制约
2024-04-03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公元4 世纪中叶,东晋规定“朝臣家有时疾,染易三人以上者,身虽无病,百日不得入宫”。据此可知,东晋时期(     
A.疫病预防方法多种多样B.疫病防治工作进展顺利
C.中医隔离思想得到发展D.政府重视公共卫生建设
6 .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就开始实行全民免费接种牛痘和卡介苗,60年代初,又逐步开始对脊髓灰质炎、麻疹、乙脑、白喉、破伤风、百日咳和结核病等展开免费计划接种。中共中央于1955年成立南方13省防治血吸虫病领导小组,并在各省、市、县党委成立相应机构。这可用于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       
A.防疫是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内容B.爱国卫生运动强化了全民卫生意识
C.政治制度决定国家卫生治理形式D.政府不断地完善医疗卫生互助体系
7 . 2022年12月9日,首架C919客机正式交付东方航空并进行首飞,“工业皇冠上的明珠”闪耀世界。C919的研制,使上海临港形成了集设计、制造、试飞、配套于一体的产业布局,使我国商用飞机产业的创新链、价值链、产业链得到延伸和拓展,带动了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领域技术的集群性突破。据此可知,C919的成功研制(     
A.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B.奠定了我国航空工业的领先地位
C.标志着我国工业强国的建成D.推动了我国航空航天时代的到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中世纪时,黑死病横行欧洲,当时的医生为了杜绝感染,身穿泡过蜡的亚麻或帆布衫,头顶戴着黑帽,戴上可过滤空气、状如鸟嘴般的面具,眼睛由透明的玻璃护着,手着白手套,持一木棍,用来掀开病患的被单或衣物或指挥病人如何疗病,后人称之为“鸟嘴医生”。“鸟嘴医生”的出现,说明了当时(     
A.将防疫与巫术连在一起B.逐渐重视公共卫生防治
C.掌握了初步的防疫知识D.已经建立疫病救治机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之间的半个世纪里,中国因条约而陆续开放的商埠积久渐多。在开放的商埠之中,变化尤其显著的是上海,提供了这一时期城市社会演变的典型。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角度,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上海沪嘉高速的建成B.上海煤气公司的成立
C.汽车自行车得到普及D.垃圾处理逐步标准化
10 . 在中世纪的西欧,瘟疫被认为是上帝对人类罪孽的惩罚,患病之人是因自身罪恶而致病的;14世纪以后,人们逐渐认识到瘟疫只是一种生理病痛,只要措施得当是可以战胜的。这一转变(     
A.反映了人们对疫病的理性认识B.得益于瘟疫传播途径被阻断
C.说明宗教改革取得阶段性胜利D.是近代科学革命兴起的结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