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农业革命的到来和人类从游牧生活走向定居的村落生活,物质财产变得可行且合乎需要。这一转变在无地农民和有地贵族之间,世袭贵族和平民百姓之间产生了巨大的悬殊。一位社会学家断定,“技术和经济越发达,社会的不公正就会越大”。

这一假设为在我们这个技术和生产力不断发展的时代里形成的逐步升级的不公平所证实。联合国1994年的《人口发展报告》披露,在过去的50年中,世界收入增长了7倍,人均收入增长了3倍。但是,这一巨大收入的分配在一国内和在国际上却都是不公平的。报告说:“在1960年至1991年间,占全球人口20%的最富有的人在世界收入中的占比从70%增加到85%……而20%最穷的人拥有的微薄收入则从2.3%下降到1.4%”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阅读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材料中的一种观点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2023-11-10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金州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番薯最先传到了菲律宾,在当地广为栽种,因而为了让与其贸易的褊建商人所熟知,这些商人在明末把它引入福建种植,“初种于漳郡,渐及泉州,渐及莆田,遮则长乐、福清皆种之”。后来,番薯从福建传入江浙,广泛种植,接着在其他地区也推广开来。花生,又名落花生,最早在福建引种。到了清代,花生在全国各地普遍种植。

大约16世纪末和17世纪前半期,已有一些中国商人、工匠、水手、仆役等,到墨西哥和秘鲁侨居经商或做工。由于他们是从福建月港经由马尼拉辗转而来的,因而被称为“马尼拉华人”,其中绝大多数为福建籍移民。据估计,从16世纪末至17世纪中叶,移居拉丁美洲的马尼拉华人有五六千人。据记载,早在16世纪,墨西哥城和阿卡普尔科就已出现了“唐人街”或“唐人城”。

——摘编自林国平《闽人与海外农作物的传入》

提取材料中的一则或多则信息,指出它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评述。(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历史信息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述准确全面。)
论述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厂制度在英国形成后,工厂主大多数不是贵族。他们凭自己的创造才能取得发明专利,更凭精明的算计开办工厂,有的成为万人瞩目的首屈大富。理查德·阿克莱特是工匠出身,前半生穷困漆倒。他发明了水力纺纱机,并很快取得专利权,1771年建立水力纺纱厂。马修·波尔敦是手工业主,他创办了铁厂,并帮助瓦特改进了蒸汽机。

——摘编自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等

材料二   工厂制度进入中国始于19世纪中后期。经过几十年的曲折发展,到1913年工厂数量已经颇具规模。据对1913年以前开办或投资工厂的202个人的统计,地主占55.9%、买办占24.8%、商人占18.3%、华侨占1%。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

某学者认为,政治环境的不同是中英两国早期工厂创办者身份不同的主要原因。概括中英两国早期工厂创办者的不同身份,并评述该学者的观点。(要求:赞成该观点或另提出一个主要原因均可,并阐述理由)
2023-07-17更新 | 2696次组卷 | 17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表为明代医学家孙一奎生平一览表,对此理解最为合理的是(       

条目

内容

学医动机

自述“先父……攻制艺过苦……体罢惫而弱益甚……见之恻隐心焉事亲者不可不知医”

习医过程

初行商,偶遇异人授秘方,而后钻研历代的“脉象说”、《黄帝内经》等医学理论

行医经历

因医术高超显于士大夫,后遇妓者李双,患痼疾,予诊之

医学成果

《赤水玄珠》(广辑《黄帝内经》成果)、《医旨绪余》(评述前朝诸家学说)、《孙氏医案》(记录临床案例)

A.学医动机体现传统主流价值观的转变B.习医具有偶然性和传承性的特点
C.行医经历反映其阶级固化观念被打破D.其医学成果重视理论创新与实践
2023-06-21更新 | 299次组卷 | 6卷引用: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外粮食安全

材料一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为备战备荒,于193310月,制定了“兴办仓储计划”,将仓储分为国立储备仓、省立储备仓和县仓、区仓。同时,明确划分国家、省级、地方不同粮食储备主体的责任。1935年,实业部制定了《农仓业法》及其实施细则,大力推动新型农仓的建设,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当时的农民银行、中国银行等均在各地设立了仓库。《农仓业法》规定:“除堆藏及保管农产品外,可以兼营受寄物调制改装及包装,或介绍借款业务,并规定农仓于收受寄托物后,应发给仓单。”但由于政府财力匮乏,导致仓储设施简陋,储粮损失较大,加之可收购粮源有限,使得粮仓调剂余缺、平抑粮价的功能无法真正发挥出来。

——摘编自金梅等《粮食安全与粮食储备制度的发展演变》

材料二   二战后美国的对外粮食贸易(节选)

时间事件目的
1947马歇尔计划向西欧、日本等国家运送粮食等农产品,促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巩固美国的政治领导地位
1951实行共同安全法用粮食等农产品配合军事“援助”,作为实行侵略政策的工具
1954国会通过第480号公法对发展中国家实行粮食援助,力图使其在粮食上依赖美国,在国内外政策上受美国控制,并把它们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内
1974通过“杰克逊瓦尼克修正案”以削减粮食等供应相威胁,要求苏联在中东问题上让步
1980卡特总统对苏联采取部分粮食禁运制裁苏联对阿富汗的侵略行为

——据魏崇寿《关于美苏粮食贸易问题》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中国粮食储备制度的特点以及未能有效发挥作用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二战后美国的对外粮食贸易政策。
6 . 18世纪中叶前后,英国人的休闲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世纪中叶以前,宗教节庆无论对普通民众还是上层社会,都是休闲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一年中各种节日加在一起有一百多天。在此期间,人们会放下手中的工作去参加各种盛大的活动,如戏剧表演、舞会、体育比赛等。体育休闲也是英国人的重要休闲方式,而斗兽和足球?是其中最常见的项目。


18世纪中叶以来,英国开始实行法定周末假日。到19世纪中后期,英国人逐渐适应了新的作息时间,上班时间认真工作,休班时间才到酒馆、咖啡馆或者工人俱乐部娱乐,在周末或年度假日时则外出旅行。很多传统休闲项目已难以为继,1835- 1849 年英国政府先后宣布斗牛、斗熊和斗鸡为非法。在1845年和1850年,政府分别通过了“博物馆法案”和“图书馆法案”,为地方议会征收少量的地方税用于当地博物馆和图书馆的建设。文化休闲、餐饮娱乐、演艺观赏和旅游观光等多种休闲方式逐渐流行开来。

一一摘编自马婕妤《英国工业革命期间的休闲生活》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英国人18世纪中叶以来休闲生活的变化”进行评述。(要求:表述成文,逻辑清晰,史实运用准确,观点明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