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92 道试题
1 .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要求到2015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下降2/3,孕妇死亡率下降3/4,中国分别于2007年、2014年实现了这一“千年发展目标”。据此可知,我国(     
A.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建立B.医学技术跻身世界领先水平
C.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D.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成就显著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运河是人工开凿的河流,其的开通缩短了航程,便利地区间的互联互通。下面有关下图中运河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欧洲历史最悠久且目前仍在通航的运河之一
B.它连接了地中海和红海,成为西欧和南亚、东亚之间最近、最直接的水上通道
C.它缩短了太平洋和大西洋的航行距离
D.它属于荷兰阿姆斯特丹运河系统,是17世纪荷兰经济和文化繁荣的重要体现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观察并分析材料中的两幅城市平面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典城和长安城布局的异同。
2024-02-10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北京四合院(如图)的住宅形式同院中的人际关系一样,是整个社会政治制度的缩影。就拿房屋分配来说,正房永远是长辈的起居室,仆人永远住在最小的最不起眼的房间。家中晚辈的起居室也是根据昭穆次序排列。


——摘编自郑凯曰《四合院中的审美文化精神研究——以北京、陕西、山西为例》

史料二   古希腊建筑中,神庙(如图)是最为典型的建筑形式。它是最为突出的地方,又是城邦公共活动的中心,公民集会、讨论国家大事都在这里。该建筑各部分的比例与柱式的外在形体的风格,都以人为尺度,以人体美为根本依据……造型可以说是人的风度、形态、容颜、举止美的艺术显现。


——摘编自王颖轶《浅论古希腊国家意识形态下的建筑艺术》


【探究】
提取史料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与社会的角度进行中西比较。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024-02-10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   阿里阿纳·波利阿纳住宅,属于格纳埃乌斯·阿雷乌斯·尼基迪乌斯·梅乌斯所有。从71日起,店铺及其附带的前廊、楼上的公寓和宽敞的居室将被出租。打算承租的人可与格纳埃乌斯·阿雷乌斯·尼基迪乌斯·梅乌斯的奴隶普里姆斯商约。

——摘编自《拉丁铭文集》收录的罗马时代写在公寓墙上的广告


从上述史料中你能得出哪些信息?
2024-02-10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   周代的城市,按照奴隶制的等级尊卑制度和宗法礼教思想,对各级城市的面积大小、道路配置以及城市中行政、经济等功能分区,均有严格的规划。《周礼·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摘编自何一民《中国城市史》


上述史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早期城市的哪些特点?
2024-02-10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   西安半坡遗址古村落,其房屋建筑早期是半地穴式,到了原始社会晚期,才在地面砌墙,并用木柱支撑屋顶,这种直立的墙体及带有倾斜的屋面,成为后来我国传统房屋建筑的基本模式。

——《西安半坡——原始氏族公社聚落遗址》


这些村落在当时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024-02-10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8 . 2003年,国务院颁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0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文件。这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行(     
A.强化了防疫领域的公共监督B.旨在构建现代医疗卫生体系
C.有助于大众健康水平的提高D.填补了公共卫生体系的漏洞
2024-02-10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1883年,德国制定了《医疗保险法》,标志着德国法定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德国的医疗保险现已达到比较完善的程度。在德国,医疗保险制度是由法定医疗保险、私人保险以及法定护理保险组成。法定医疗保险属于强制性保险,其覆盖面达全国人口的90%以上。1925年,私人医疗保险开始迅速发展,主要投保对象是没有参加法定医疗保险的人群。同时,德国政府注重“有管理的竞争”的理念,这样患者就可以获得较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据统计,德国男性平均寿命为72.7岁,女性为79岁。但是,社会福利立法却对长时间在私人医疗保险公司投保、岁数比较大的群体采取了一定的限制措施,以增加他们转为法定医疗保险的难度。这些现象的存在就表现出对互助原则的损害。

——摘编自陈成武《德国医疗保障制度及其改革探索》

史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建立在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基础上的合作化医疗成为农村医疗体制化的显著特点。截止到1956年,全国农村的集体医疗保健站发展到1万个,就业医务人员约10万人。经过努力,我国农村长期“缺医少药”的情况得到初步改观。

——摘编自曹普《新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史》

史料三   改革开放后,我国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平均寿命延长。国家加大对教育的扶持力度,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发展迅速,随着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人民的卫生健康意识增强,同时高等教育培养了大批医疗服务人才。在科技上,国家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在医学领域取得一系列成就。


【探究】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德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农村医疗体制的变化,并指出其产生的影响。
(3)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后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体系形成的因素。
2024-02-10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牛痘、鼠疫、霍乱等疫苗的接种运动。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实行计划免疫,使得绝大多数疫苗针对的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迮文远编著《计划免疫学》


计划免疫有什么作用?
2024-02-10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