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65年,约翰逊总统宣布:美国将实行“大炮加黄油”的经济策略,在外继续对越南的军事行动,在内推行伟大社会的经济扩张。

当美国的国家债务和美国之外积累的美元迅猛增加时,这种政策的愚蠢之处显而易见。同时美国的黄金储备水平不断下降,1970年降为美国债务总额的55%1971年骤降到债务总额的22%。黄金储备剧减,外国央行蜂拥而至,要求把债务兑成黄金。最终,尼克松不得不在1971815日宣布停止美元与黄金的固定兑换,这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美元在国际金融中的强势地位崩溃之后,美国进入经济动荡期,1971年到1993年共经历九次“经济困扰”时期。为恢复美元的地位,美国和沙特由外交手段在1972—1974年达成了系列协议,规定欧佩克(OPEC)的石油销售只用美元计价,将石油销售与美元挂钩,石油美元事实上取代了1971年之前的黄金美元本位,这就是所谓的“石油美元体系”。

——摘编自[]格卡伊、惠特曼《战后国际金融体系演变三个阶段和全球经济危机》


结合所学知识,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做出合理的历史解释。
2024-01-14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质量检测(三)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国在18世纪以前海上交通比内陆交通发达,海外市场也比国内市场活跃。19世纪初期,英国的一些矿区铺设了铁道,让马拉着有轮的车厢在轨道上行走,从而增加货运量。不久后,许多人尝试用蒸汽机带动车厢,“铁路时代”迅速到来。至1837年,议会批准了98条铁路修筑计划。1845—1847年间,又有576家铁路公司被批准成立,筑路8731英里。至此,铁路成为英国国内最重要的运输方式。过去一两百英里是一个遥远的地方,现在则近在咫尺。人们突然感到空间和时间都缩小了,于是生活的节奏也就加快,悠闲的时代已经过去,时间就是金钱。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尤其重视经济落后地区的铁路建设,西南地区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成渝铁路于1952年全线通车。1962年通车的兰新铁路则成了陇海铁路向西的延长线,这既是中国贯穿东、中、西部地区的铁路干线,也成了中国至荷兰鹿特丹的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中西部地区,中国的北部、东部地区还新建了秦沈、京九、鹰厦等铁路干线。到2015年底,全国建成了四通八达、交通便利的铁路网,其中高铁运营里程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铁路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了大批铁路职工和工程技术人员,中国的铁路建设技术不断被非洲、欧洲、亚洲与美洲地区引进,中国铁路标准也日益成为国际标准。

——摘编自潘健《共产党人对孙中山〈建国方略〉的践行——以新中国铁路建设为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近代铁路建设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铁路交通事业取得的主要成就。
(3)综合上述材料,简析中英两国铁路交通发展的影响。
2023-12-28更新 | 12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新高考基地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材料   胡光墉破产案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胡光墉进入左宗棠幕府,为左氏办理军需后勤,兼办洋务。1876年,左宗棠西征新疆,胡光墉为左氏筹借巨额洋款被朝廷嘉许,成为显赫一时的红顶商人。后来,胡光墉依仗与左氏的关系,在东南各省开设钱庄和票号,甚至经营当时私人票号被禁止的官款业务。

1883年,上海爆发金融危机,加上中越边境紧张,胡光墉的阜康票号因挤兑风波而倒闭,紧随而来的是官款索赔问题。清政府谕令左宗棠查办阜康官亏案。左宗棠虽与胡光墉私交甚密,但因阜康票号官亏案牵涉事大,并没有对其偏袒。按制,亏空的款项由当事人用自己的财产抵偿亏损的公款即可。

本以为此案就此结案。然而,陕督谭钟麟质疑胡光墉在西征借款中存在“不当得利”,由此牵涉出户部清算胡光墉历史经济问题的两大案件。第一、华商股份案。西征筹饷过程中,胡光墉按章设立乾泰公司,共筹集350万两,其中汇丰银行和华商各认股175万两。胡光墉被质疑华商股份为其隐形资产。左宗棠认为“华商股内实有洋行伙友附股”,肯定胡光墉“并无股份”,并有债票为据。而户部阎敬铭认为胡氏“出身市侩,积惯架空罔利”。18847月,户部在无确切证据的前提下,凭借权力认定华商股份是胡氏隐形资产,并强行追索15万两。第二、行用水脚银案。行用水脚银是胡光墉经手西征借款因公报销的相关费用。此费符合清政府默许的“援案开报”、汇单奏销的惯例。户部对此提出质疑,认定行用水脚等106784两皆为胡光墉“擅扣滥支”之款。左宗棠等人回应了户部的相关质疑,称水脚银“驻鄂粮台有案可查,非胡革道所能掩饰”。曾国荃称报销依据并非户部标准,而是“轮船之定章,特数目多寡之间有不可概论耳”。案件的最终结果是:清政府谕令浙江省从胡氏产业内迅速变价照数凑齐106784两,于闰五月以前解交甘肃粮台应用。

胡光墉资金周转失灵,又受外商排挤,被迫贱卖资产。最终,胡光墉被革职抄家,郁郁而终。

——摘编自牛澎涛《析论清政府对胡光墉破产清算案的审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胡光墉破产案的一个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并予以阐述。(要求:看法具体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国茶叶对外贸易经历了多年低谷后,于1921年进入复苏时期,这也是民国茶叶对外贸易仅有的繁荣时期。 1923 年后,苏俄设立协助会,在上海、汉口接洽购茶。 同时,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滞销茶也处理得差不多了。20世纪20年代末期中国又开辟了北非绿茶市场,这些均对中国茶叶外销起到促进作用。1923年,中国茶叶出口801417担,比上年净增22 534 担,占出口总值第9位。1925 年起,出口数量持续增长,保持年均80万担以上的水准,19281929 年分别达到 926 022 担和947 730 ,代表着民国茶叶对外贸易的巅峰。

材料二   中东路事件后(1929年张学良所领导的东北政府为收回苏联在中国东北铁路的特权而发生的中苏军事冲突事件),中苏交恶,销苏茶叶大受挫折,后又逢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中国茶叶外销数量随之大跌,1930 年减为 694048担。一直到1938年,茶叶外销数量大多数年份徘徊在60万担。193910 月,日军占领武汉后,上海、汉口两大茶市中心被日军占领,福建海岸又遭日军封锁,茶叶运输困难,出口数量大减。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失陷,茶叶出口受阻,只得辗转西北出口,但数量极为有限。 而福建海口被敌封锁,福州至厦门、泉州等地海运被切断,茶叶运输耗费至可惊人,中国茶叶贸易陷入绝境,外销几乎停顿。抗战胜利后,各国经济凋敝,茶叶市场不畅。 尤其是随着内战爆发,法币不断贬值,物价飞涨、民不聊生,宋子文又实行外汇钉牢政策,致使茶叶出国后的价格反而低于国内价格,茶商无利可图,茶叶生产、贸易均走进了死胡同。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陶德臣《民国时期的茶叶对外贸易》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20年代中国茶叶对外贸易繁荣的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近代中国茶叶对外贸易的因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传统农业在原始社会时期便已产生,并延续至今。它诞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与自然的选择,即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农产品商品率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农业经营往往以一家一户为单位,集中式的大规模农业生产较为少见。传统农业知识与技术的延续往往依靠的是代际传承,这造成传统农业知识体系更新缓慢,相关知识与技术强调归纳与总结。

——摘编自韩贤克《中国传统农业与农业文明的发展探索》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传统农业的特点。结合所学,列举元明时期农业“相关知识与技术强调归纳与总结”的代表性著作。

材料二   1946年5月,随着国民党破坏和平的企图日益明显,中共中央讨论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这一指示改变了抗战以来我党推行的“减租减息”政策,强调用和平的手段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然而,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五四指示”的局限性、不彻底性的缺陷显露出来,主要原因是没有无条件废除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权,提出的方式均为“有偿”,没有放手发动群众。土地改革运动在各个解放区进行也是不平衡的,有些地方的土地分配不合理。针对这一情况,1947年夏,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

——摘编自周锦涛《刘少奇与解放战争期间的土地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析全国土地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指出这次会议“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的文件及其影响。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和完善土地政策,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从初期的“农民个体所有,家庭自主经营”到农业合作化时期的“劳动群众集体所有,集体统一经营”,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两权分离”到新时代的“三权分置”。这些变革适应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维护了广大农民的利益,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确保了农村社会的稳定。

——摘编自刘雅静《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政策的演进及基本经验》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综合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概述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调整的经验。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中后期,东南亚大多数国家货币均与美元或美元一揽子货币相关联,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增长迅速,美元汇率上升,各国却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对汇率政策做出调整,让本国货币汇率和美元一同攀升,进而大大降低了出口竞争力,增加了外贸逆差。这部分国家因为采用固定汇率制,所以汇率机制毫无弹性可言,进而便提供了良好机会给国际投资资本。再加上这些国家未有较多的外汇储备,政府未集中精力干预外汇市场,所以收效甚微,反而承受的损失较大。另外最为重要的是,这些国家金融监管往往不到位。基于此,政府引导银行向外借款,毫无目的地刺激投资,导致房地产、证券市场有大量外资流入,使虚拟经济膨胀巨大。

——摘编自赵瑞琳《虚拟经济与金融危机》


(1)根据材料,指出20世纪中后期东南亚国家面临的经济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东南亚国家如何防范此类经济问题提出建议。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过去50年里,发达国家制造业就业人数直线下降,制造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逐渐下滑。自1990年以来,如图所示,韩国的制造业产量一直稳步上升,而英国等国家的制造业在就业人数大幅减少的情况下,其产量依旧稳定,仅在金融危机期间有所下滑。


——摘编自芬巴尔利夫西《后全球化时代》

材料二   1978年前的中国制造业非常落后,我们在一个非常低的起点上开始了转型。到1992年,中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乡镇企业在国营的流通体系以外建立了自己的流通体系。1992年以后,老百姓手里有钱,所以要改善他们的生活,服装、餐饮行业以及家电制造业迅速发展起来,这三个行业中的品牌90%以上成名于19921998年之间。19982月召开两会期间,朱镕基说:“中国70%的工业制成品产能要提升,中国的制造业要转型升级。”1998年以后,民营企业大部分不再依赖进出口公司。然而一百个乡镇企业家里面,99个不懂英文,于是出现了网上最大的交易市场,做一个商品交易平台。这种交易平台在很长时间内与中国的制造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为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技术创新的重要来源、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制造业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高速铁路机车及系统成为“中国制造”的靓丽名片,在一系列尖端领域迈进了世界“第一梯队”,为世界作出重要贡献。

——摘编自吴晓波《中国制造业经历四个发展阶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发达国家制造业发展基本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制造业发展四次转型的表现,并简评中国制造业对世界的贡献。
8 . 如图是《大瘟疫与人类之战》一书的“目录”摘编。据此可推,该书的主旨是(     

A.疫病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B.科学进步终结了疫病传播
C.传染病的流行难以控制D.疫病防治有赖人类理性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直到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才开始痛切地认识到铁路之重要。当时,全国铁路才有360余千米,相比而言,美国是18.2万千米,英国是2.1万千米,法国是2.5万千米,连小小的日本岛国,也有3300千米。铁路在当年对经济之重要程度,宛若今天的互联网。在19世纪至20世纪之交的20多年里,伦敦和纽约两大股票交易所中的公司证券差不多都和铁路有关。美国经济史专家威廉·罗伊甚至认为,铁路公司塑造了公司化美国的早期历史,“简而言之,公司体制结构就是铁路体制结构”。

——摘编自吴晓波《跌宕一百年:中国企业18701977

材料二   2004年中国引进日本高铁技术时,川崎重工总裁曾建议中方技术人员用两个8年的时间来分别掌握时速200千米技术和时速350千米技术,最终中国高铁仅用6年就掌握到了时速350千米的高铁核心技术,并于2017年推出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复兴号”动车组列车。相较于日本、法国、德国等传统高铁强国数十年的发展历史,中国高铁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从无到有,甚至在技术等级、运营规模、安全可靠等方面均处于世界领先,实现了中国高铁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跨越。

通过对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20132017年的并购数据的研究发现,技术并购对自主创新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购企业通过技术并购的方式加快企业技术能力完善,有助于提高自身技术创新能力,加快自主创新成果的产生。

截至2021年年底,中国高速铁路运营总里程超4万千米,约占全球高铁运营里程的百分之七十,并率先实现了“智能高铁”的技术创新。

——摘编自陈向博、丁慧平《中国高铁快速崛起的创新机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时期中国铁路发展滞后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代中国铁路崛起的表现,谈谈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启示。
2023-06-20更新 | 245次组卷 | 7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10年,法国元帅福煦曾说:“飞机只是玩具,没有什么军事价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初,飞机分配到的任务仅有目视侦察一项,之后开始尝试空中照相。由于战争需要,飞机逐步应用于空战,驾驶员用枪支互击,用手投掷炸弹。1915年,德国出现配置机枪的战斗机,交战国开始争夺制空权。1916年,德国运用“空中马戏团”的方式组成特殊的作战中队,并于1917年最先制成全金属军用飞机,使空军的发展有了质的飞跃。1918年,协约国和美国发起总反攻时,拥有飞机8000多架,而德国有3300余架,协约国牢牢掌握了制空权。

——摘编自(英)李德·哈特《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飞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情况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飞机应用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产生的影响。
2023-06-09更新 | 4949次组卷 | 20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4届高三10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