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857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破产企业多达4900家,损失资本达3亿美元之多。经济危机很快波及到英国,大量银行和企业经不住危机的冲击而纷纷破产。接着,危机又蔓延到德国、俄国、奥地利、意大利和北欧国家。该危机具有“世界性”的主要原因是(     
A.国际市场逐步形成B.美国经济实力最强
C.资本主义矛盾尖锐D.欧美之间关系密切
2 . 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促进了世界人口激增B.推动亚非拉国家社会转型
C.改变了人们饮食习惯D.过度垦荒导致了水土流失
3 . 晚清《大公报》所刊载的一则西医广告中写到:“ 世界上的人,本是精气血肉长成的,身体不似金石的坚固,牙齿就是人之一生紧要开口,此处不保养好了,恐怕周身的病即因之而生。”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宣传拓展医疗业务B.传播西医基础理论
C.普及公共卫生知识D.改变人们生活方式
4 . 19世纪末,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中针对需乱等瘟疫的爆发及其应对说:“我国人谓疫有神,故设法以驱之,西人谓疫有虫,故设法以防之。神不可见,而虫可见。微生物乃天地间一大种类,终日与人争战,虫败则人生,虫胜则人死。”这一论述
A.总结了中医药学的成就B.传播了现代医学卫生观念
C.指出了瘟疫流行的原因D.说明了西医开始传入中国
6 . 意大利罗马郊区的法勒斯纳别墅中的著名画家拉斐尔所作的壁画,在周围的垂花饰中,有画家达·乌迪内于1515-1517年画的几支玉米苞(棒)。该艺术品可以用来说明(     
A.东西商贸活动的浸染B.新旧大陆的物种交流
C.传统农耕经济的发展D.欧洲民众的饮食习惯
7 . 古人在建造城市以及城市建筑的过程中,非常注意建筑物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往往将城市的规划与自然环境相结合,以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由此可知中国古代城市在建造过程中的深层次影响因素是(     
A.政权建设B.自然环境C.防御需求D.文化思想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着世界贸易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材料一   世界市场的总体形成,经历了从15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400多年的时间。

阶段状况关键词
第一阶段初步形成物种大交换、三角贸易、商业革命
第二阶段迅猛发展机器大工业、产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
第三阶段总体形成垄断资本、瓜分世界的狂潮

——据栾文莲《全球的脉动:马克思主义世界市场理论与经济全球化问题》整理

材料二     欧洲商人的贸易活动从早先的地中海地区,进而扩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一些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如烟草、可可、咖啡和茶叶等,开始进入欧洲市场,并且很快就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畅销于欧洲国家的东方香料,如胡椒的年平均进口量,由210吨增加到7000吨之多。

荷兰商人在大西洋和印度洋上开辟新的贸易路线,并先后创建东印度公司、西印度公司……荷兰人发展出近代的信贷、金融、簿记体系,把阿姆斯特丹建成世界上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资本市场。

——摘编自帕尔默《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及罗翠芳《荷兰商人资本探微》

【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历史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界市场的形成对商业贸易发展的影响。
2023-01-08更新 | 127次组卷 | 19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考古发现,战国时期冶铁遗址和出土铁器不仅遍及韩、赵、魏、齐、楚、燕、秦七国统治区,而且在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区也有铁器出土;出土铁器的种类涉及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由此可知(     
A.中国农业耕作方式产生重大变化B.刀耕火种已经退出中国农业生产
C.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已普遍使用D.战国时期牛耕技术逐渐普及全国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