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1 道试题
1 . 轨距指铁路两股钢轨顶部内侧之间的最短距离,是铁路工程技术标准之一。下表呈现的是晚清时期部分重要铁路的相关信息,造成轨距不一的主要原因是(     

名称

修筑时间(年)

路段

轨距(毫米)

中东铁路

1897—1903

满洲里—哈尔滨—绥芬河,南至大连

1524

滇越铁路

1903—1910

昆明—河口

1000

安奉铁路

1904—1905

丹东—沈阳

762

津浦铁路

1908—1912

天津—南京

1485

A.近代中国铁路技术的落后B.不同地区地质条件的差异
C.列强在华资本输出的争夺D.铁路建设的困难程度不同
2024-05-08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表是建国初期东中西部城市比重表。城市区域分布的变化主要原因是(     

地区

1949年

1952年

1957年

城市个数

占城市总个数的百分比(%)

城市个数

占城市总个数的百分比(%)

城市个数

占城市总个数的百分比(%)

东部

69

50.4

68

42.5

73

41.5

中部

54

40.0

52

38.9

73

41.5

西部

13

9.6

30

18.6

30

17.0

全国

136

100

160

100

176

100

A.建国初期三大改造B.城市人口不均衡发展
C.城市职能的经济化D.工业计划的区域指向
2024-05-08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树的国家。到唐朝时,我国茶树栽培已扩展到长江流域及其南北各地,饮茶之风遍及全国。唐朝的茶文化包含了和诸、中庸的思想,强调饮茶自修内省和超然物外的审美境界追求。宋朝《东京梦华录》记载,“朱雀门外……东西两教坊(掌宫中教习音乐的官署),余皆居民或茶坊。”

——摘编自张福新《茶文化》

材料二   下面为近代前后中国茶叶产销情况统计表(单位:万担)。

——据陈慈玉《近代中国茶业之发展》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唐宋时期饮茶之风兴盛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以来中国茶叶销量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024-05-08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19世纪初,英国普遍存在白面包掺明矾、用铜染绿蔬菜、用红丹给干酪上色等食物掺假现象。1848年,英国布拉德福自治镇还发生了一起致200人死亡的药糖中毒事件。19世纪60年代,英国才颁布第一部反食品掺假法案。这反映了(     
A.人口膨胀食物短缺B.英国法制建设落后
C.英国环境污染严重D.英国工业革命推进
2024-05-06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1800年,外来商品大约只有9%通过纽约港进入美国。随着1825年伊利运河的竣工,到1860年,这个比例已经跃升到了62%。1820年,波士顿的出口额还能和纽约比肩,后来便被纽约远远甩在身后,纽约一跃成为美国的经济和金融中心。这表明(     
A.水上运输增强了城乡联系B.交通改变影响了城市的发展
C.交通便利平衡了区域经济D.美国对外贸易严重依赖水运
6 . 天津这座城市,见证了近代中国的百年风云。而记录下这段历史的,除了文献资料,还有众多的近代历史建筑。其中,租界建筑在数量上占据了大多数。尤以五大道地区数量最多、工艺最精、风格最自由,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苑。这说明,当时天津(     
A.社会文化具有多元化特征B.建筑文化受政局影响有限
C.建筑行业已经被列强控制D.人民的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7 . 元代农学家王祯在《农书·农器图谱》中对当时的农具做了详尽介绍。比如在翻土整地方面,人们创造出适合不同需要的铁犁,还创制了畜拉的耙耢和水田用的耖,用来碎土和耱平土地。在播种工具方面,劳动人民又对耧车作了重大的改进。这一介绍(     
A.反映了农具发生革命性变化B.显示了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C.突出了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D.体现了生产工具初具专业化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最早栽培柑橘,且已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柑橘在唐代传入日本,公元1471年又从中国传入葡萄牙。后来哥伦布将其带到美洲。在甜橙基础上培育出的脐橙成为美洲重要品种。18世纪,瑞典植物学家奥斯贝克在广州记录了当地柑橘品种,并把标本带回国。西班牙在18世纪末就出现了商业化柑橘种植园。20世纪初,美国植物学家施永格在中国发现了宜昌橙等耐寒柑橘品种,将其引入美洲,用于改良品种。现在柑橘栽培遍及五大洲,年产量10282多万吨,种植面积10730万亩,均居百果之首。下图是柑橘的传播路线示意图。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柑橘栽培传播的历史提炼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5-04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全球饥饿指数是由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于每年10月14日发布的,反映当年各发展中国家中相对于总人口的营养不良率、未满5周岁儿童的低体重率、死亡率等综合指数。下图是2023年部分发展中国家的饥饿指数,据此图可知(     

A.食品安全关系到发展中国家国计民生B.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技术有待提高
C.国际社会对全球饥饿问题关注度不足D.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问题任重道远
2024-05-0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2世纪末黄河夺淮入海以后,清江浦(今江苏淮安)成为黄、淮、运三河的交汇之处。明永乐年间,政府开凿清江浦河,使运河由此入淮,并修建船闸。当时由于北方运河水量不足,政府规定清江浦以北的运河只允许漕船通过,大量旅客必须在此进行“南船北马”交通方式的变更。明清时期许多重要机构驻扎在此。当时清江浦生产部门极其微弱,以商业和餐饮业为主,是典型的消费型城市。1853年南京被太平军占领,漕运为之断绝。19世纪70年代,轮船招商局承包了江南漕粮的运输后,采用新式轮船海运。1912年津浦铁路全线通车,清江浦的交通区位优势完全丧失。

——摘编自金兵、王卫平《论近代清江浦城市衰落的原因》

材料二   建国初期,美国中西部的产品极少运到纽约,主要是运费太贵,从布法罗经陆地运一吨重的货物到纽约要100美元。1825年伊利运河的开通突破了阿巴拉契亚山脉的阻隔,从而使纽约及东部工业区的经济辐射到中西部农业区,也催生了五大湖工业区的雏形。在1851年第一条贯穿阿巴拉契亚山脉的铁路建立之前的26年中,伊利运河一直是沟通美国东 西部经济贸易的唯一陆上经济动脉。纽约人口从1820年的12.37万增长到1860年的108万。1867年纽约州的商业贸易额与进出口总额达56亿美元,使纽约一跃成为美国的经济和金融 中心。伊利运河沿岸一些城市都发展成为经济多元化的工商业大都市,伊利运河被称为“城市之母”。

——摘编自许凯文《试析伊利运河对美国早期区域经济的影响》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江浦兴起与衰落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伊利运河对美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024-05-03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