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1 . 进入近代社会以后,人类的生产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科学技术也取得了巨大进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集中的手工工场,相对于分散的作坊而言,是一种大型的生产组织,它把所有劳动力和不同工序集合在同一场所。在手工工场里,日趋细致的劳动分工已成为生产的基础。这一时期,产生很多发明,采用新的技术,改进生产工具。手工工场的组织形式对工人的训练和要求,奠定了日后工业化大生产所必备的组织秩序,人的行为和心理状态。手工工场带来了生产效率的提高,产品质量的改善,更重要的是它面向市场而进行生产。

——改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工业革命前英国手工工场呈现的发展趋势,并概括手工工场的发展为日后工业革命开展而奠定的基础。

材料二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现代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工业中的百万富翁,整批整批产业军的统领,现代资产者,代替了工业的中间等级。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世界市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种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工业的扩展。

——引自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2)根据材料二,以“市场”为视角指出进行工业革命的必要性及其重要作用。结合所学,写出当时“代替了工场手工业”的新生产组织方式及“蒸汽和机器”催生的两样新交通工具。

材料三

第一次技术革命从纽可门的单作用蒸汽机到瓦特的双作用蒸汽机的发明用了72
从发明到应用:蒸汽机为84
第二次技术革命从法拉第的发电机模型开始,到美国人交流电动机发明用了57
从发明到应用:电动机为65年;无线电为35年;雷达为15
第三次技术革命代表性技术电子计算机1946年问世,在30年时间内经历了5代;运转速度增加30多万倍;体积缩小到三分之一
从发明到应用:原子能利用为6年;电子计算机为5年;晶体管为4年;激光器为1
科学知识增长率20世纪50年代每年增长9.5%;60年代为10.6%;80年代为12.5%

——改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3)根据材料三,概括第三次技术革命相对于第一、二次技术革命而言出现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以科技为视角概述进入20世纪以来出现这些新变化所具备的条件。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3~1957年中国城市人口变化表

年份

全国总人口数(万人)

城市人口比重(%)

1843

41724

6.6

1893

33671

8.2

1920

44715

10.6

1936

46926

11.2

1949

54167

10.6

1957

64653

15.4

——摘编自李蓓蓓、徐峰《中国近代城市化率及分期研究》

材料二   18世纪60年代以来,兰开夏郡发展成棉纺织业工业区,曼彻斯特、索尔福德等工业城市也迅速成长壮大。此后,煤炭工业中心和炼铁中心出现了大批城镇。伴随着交通运输业的革命,位于交通咽喉处的城镇也繁荣起来……1801~1851年间,英国纺织业城市人口增长率居第一,其他如港口城市为214%,制造业城市为186%。城市化使英国的社会生活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迁。从1750~1851年间,城市化水平即由10%提高到50%,英国成为世界上最早完成城市化的国家。

——摘编自陆伟芳《英国近代城市化特点及其社会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4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并说明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城市化的特点并简要说明其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近代以来中英城市化的启示。
2024-04-25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宁古五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从图中选取一条曲线,指出其变化趋势并简要分析原因。
4 . 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语言、一种文化。它的变化是以非文本方式记录着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历史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代王朝都以“会典”、“律例”、“典章”或“车服制”、“舆服制”“丧服制”等各种条文颁布律令,规范和管理各阶层的穿衣戴帽,对服装的质料、色彩、花纹和款式都有详尽的规定,不遗琐细地区分君臣士庶服装的差别,违者要以僭礼逾制处以重罚。
——刘志琴《服饰变迁——非文本的社会思潮史》
材料二 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图竞争之世……诚非所宜”。
——节选自康有为1898年9月递呈光绪皇帝的《请断发易服改元折》
材料三 文化史学家布克哈特把图像称作“人类精神过去各个发展阶段的见证”。认为通过图像可以加深对历史变迁的理解。以下是一组图片材料。

图一:清代的长袍马褂 图二:西装和中山装

图三:“文革”时期人们的穿着 图四:当代绚丽多彩的服饰
请回答:(1)材料一中有关服饰的规定体现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什么特征?
(2)根据材料二,指出康有为有何主张并说明其理由。
(3)图二与图一相比,图四与图三相比,说明图二、图四服装发生变化的政治和思想因素。
(4)在材料三中,从图一到图二,从图三到图四,你能看出中国服饰变化有什么趋势?从这种变化中,你能得出中华民族在不同阶段各有何精神追求?
(5)综合以上认识,中国近现代服饰的变化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民国时期,上海市政府着手建立公立医院保障儿童健康,并动员民间力量协办。截止到1936年,上海举办的各类医院已经超过40家。其中公立和私立医院都有涉足妇幼保健领域。这主要反映了当时上海(     
A.社会生活的近代化趋势B.民间资本参与市政建设
C.政治制度趋向民主法治D.西方医学理念广泛传播
2024-04-2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宁古五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6 . 如表是冷战结束后,关于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的描述。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基本特征
表现一世界各国的生产活动密切联系,连成—体,跨国公司特别是大的跨国公司成为最活跃﹑最具影响力的因素和决定性力量之一。
表现二贸易国际化的程度空前发展。
表现三国际投资迅速增加,范围遍及全球,国际金融市场异常活跃,金融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
A.世界经济发展得益于新的经济秩序全面确立B.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
C.世界各国认可的多边贸易体制框架得以构建D.政治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
7 . 20世纪以来,西方国家先后出现19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1970年代的“滞胀”危机、1980年代的金融泡沫化危机;高速发展的日本经济也在1990年代突然失速。这些危机(       )
A.开启了世界多极化趋势B.源于凯恩斯主义的弊端
C.促使新自由主义的诞生D.威胁了国际秩序的稳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如表所示为1900~1990年美国100个最大城市人口规模的变动情况(单位:个、万人、%)。这一时期美国(     

1900年

1950年

1970年

1990年

个数

人数

比重

个数

人数

比重

个数

人数

比重

个数

人数

比重

700万以上

0

0

0

1

789.2

18.1

1

789.5

15.8

1

732.3

14.1

300万~700万

1

343.7

19.3

1

362.1

8.2

1

336.7

6.7

1

348.5

6.7

100万~300万

2

299.2

16.8

3

589.2

13.4

4

750.9

15.0

6

914.5

17.6

50万~100万

3

164.5

9.2

13

918.7

21.1

20

1298.9

26.0

15

1011.8

19.6

30万~50万

5

172.4

9.7

18

688.7

15.8

22

831.1

16.6

28

1107.3

21.4

10万~30万

27

440.9

24.7

64

1024.2

23.4

52

990.6

19.9

49

1060.9

20.5

10万以下

62

363.4

20.4

A.城市等级序列以中小城市为主体B.科技的进步推动了“中间阶层”的发展
C.城市化发展呈现逆城市化的趋势D.经济发展加剧了不同规模城市的差距
9 . 下图是近代以来世界城镇化趋势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1850年之前各国的城镇化水平都处于较低水平
B.世界殖民体系的逐步瓦解推动了城镇化的发展
C.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促进我国20世纪80年代城镇化发展
D.世界各国城镇化水平同步发展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粮食安全目标和保障路径建构(节选)

时间粮食安全目标和保障路径
1949-1992注重数量安全,不断加大自主粮食供应阶段。中国主要利用国内资源、加大自主粮食供应来解决粮食供需平衡问题。
19932012数量安全和营养安全并至,逐步开放的粮食安全保障阶段。中国在对内积极提高产量.调整种植结构的同时,也适当利用进口贸易满足居民改善性消费需求的增加。
2013至今兼顾数量安全、营养安全、生态安全和能力安全,建立更加系统的粮食安全政策阶段。同时,中国积极推动农业“走出去”,缓解农业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促进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升级

——摘编自仇焕广、雷馨圆、冷淦潇、刘明月《新时期中国粮食安全的理论辨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粮食安全目标策略及保障路径的演进趋势,并简述对建构粮食安全体系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