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 道试题
1 .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热销,中国的充电桩建设不断加快。下图所示为2015—2021年中国充电桩保有量状况。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这一时期的中国(     

A.低碳出行方式更趋便利B.传统汽车产销结构受阻
C.民间资本主导交通发展D.能源紧缺影响经济发展
2024-05-03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为1870-1900年的铁路里程(单位:千公里)。对这一现象解读正确的有(     
年份全世界欧洲美洲亚洲非洲澳洲
1870年210105 93 8 2 2
1880年3731691751658
1890年61722433134919
1900年790284402602024
①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②密切了国际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③有利于全球水陆运输网络的形成   ④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3 . 有学者认为,体系化创新是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棉纺织产业崛起的核心机制,下列各项对相关创新及影响解读正确的是(     
A.资源的全球配置解决了资本难题
B.信贷金融创新保障了原料的供应
C.技术创新保证了生产诸要素间协同与整合
D.工厂制度创新有助于实现规模化生产
2024-05-18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华池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4 . 下列为不同地区重要基础设施工程组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说明水利设施兴修决定了农业发展的水平B.体现国家重视航运产业带来的商业利益
C.反映了古代统治者对基础设施修建的重视D.验证了铁犁牛耕在亚欧大陆的广泛使用
2024-05-08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含周边)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物神,后来社稷逐渐成为国家的代称。社稷坛一般位于王宫右侧,宗庙位于王宫左侧。明朝建立的社稷坛位于现在北京中山公园内。下列对社稷坛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反映以农为本文化特征   ②体现了祖先崇拜的信仰
③符合城市营建对称布局   ④最早出现在明代北京城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4-04-25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A9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论述题(共12分)

哥伦布交流:植物、动物、微生物和人

1492年哥伦布到达新大陆,生物交流开始
16世纪初马和牛被引进到新大陆
1510年西班牙殖民地开始进口奴隶劳动力
1555年中国出现最早的玉米种植记录
16世纪70年代巴西成为主要的奴隶输入地
16世纪80年代巴西成为世界最重要的蔗糖产地
约1700年欧洲人渗透地区的美洲土著人口下降60%-80%
18世纪初咖啡风靡欧洲和中东、巴西和印度尼西亚开始生产咖啡

——摘自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著《世界一部历史》

根据材料,自拟论题,对亚洲、非洲、欧洲、美洲之间的“交流”进行解读,可以“哥伦布交流”为例,也可另找角度,结合所学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7 . 1550年后,玉米成为大西洋沿岸非洲人的主要食物。用大型仓库储存的玉米使西非海岸的奴隶禁闭营里关押大量奴隶。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玉米先于奴隶贸易传入非洲B.跨大西洋经济交流继续扩大
C.玉米种植促使非洲人口剧增D.非洲奴隶主导了玉米的推广
2023-05-07更新 | 8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等5地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以下是《国情报告》刊载的我国1955——2008年全国办合作医疗的村占村的比重变化曲线图,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     

A.50年代大量涌现的乡村医生为农村医疗事业做出贡献
B.60年代农业合作化运动促进了农村基层卫生组织发展
C.80—90年代农村土地所有制变革使合作医疗失去依托
D.21世纪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覆盖并惠及全国农村
2024-04-15更新 | 217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热销,中国的充电桩建设不断加快。下图所示为 2015—2021年中国充电桩保有量状况。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这一时期的中国(     

A.民间资本主导交通发展B.汽车产销结构发生剧变
C.低碳出行方式更趋便利D.道路建设成本不断提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东南亚沿线是汉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路段,在其沿海及一些岛屿上发现大量与当时海上交通及贸易有关的考古遗存,其中就有不少来自中国汉朝的文物。 目前,在东南亚的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柬埔寨等地共20余处遗址出土了汉朝文物,这些汉朝文物的出土,再现了汉代中国人和汉文化沿海上丝绸之路走出国门、迈向世界的历史图景,是研究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及中外交流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料。西汉时的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是环绕中南半岛,即“大陆东南亚”航行,并沟通印度的。到了东汉,其走向变得复杂起来,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通向东南亚岛屿地区的一些线路。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专古专家解读:汉代中国人和汉文化如何沿海上丝路走向世界》

材料二:明朝永乐年间,海内升平日久,国运昌隆,明帝国成为当时亚洲乃至世界强国。明成祖更倾心于追溯历代盛世中帝王的治绩,向往在海外树立威望。于是明成祖决定,令庞大的中国船队驶出国门,活跃在东南亚、南亚乃至阿拉伯和非洲东岸的广大海域,向世界显示中国作为航海大国的强大实力。下西洋前期,郑和使团的活动范围在东南亚各国之间,主要解决中国在东南亚和南亚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树立起中国在东南亚和南亚各国中的威信,为“重振已坠之国威”而进行广泛的外交活动。后期航海的主要任务是向南亚以西继续航行,到达波斯湾以及更远地方,通过开辟新的航路,让从来没到达过中国的海外远国,“宾服”中国。在后期航海中,郑和船队经过南洋群岛,横渡印度洋,取道波斯湾,穿越红海,沿东非之滨南下,最远到达赤道以南的非洲东部沿岸诸国及马达加斯加岛一带。

——摘编自武斌《郑和下西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状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下西洋的条件。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代海上丝路发展产生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