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 道试题
1 . 来自异域的糖, 不仅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习惯, 而且从贵族生活的象征逐渐变为城市劳工的生活元素。源自亚洲的甘蔗种植与蔗糖制造技术被欧洲殖民者传播到美洲, 引发了“蔗糖革命”与“人口大迁移”,催生出种植园经济和殖民地奴隶制度。这表明糖(  )
A.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结构B.推动了奴隶贸易的开展
C.促进了各洲间的文化交流D.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2024-05-05更新 | 231次组卷 | 50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21世纪以来,基于人工智能和计算思维的数字史学勃兴,对传统史学构成挑战。学界普遍认为:数字史学的核心是技术,只有结合史学理论、正确的价值判断才能推动史学研究走向未来。这表明()
A.数字史学背离史学研究方向B.数字技术限制了史学的创新
C.数字技术创新主导史学研究D.数字史学不可缺省价值判断
3 . 《古红海环航记》记载:“公元初阿拉伯人输出到东非的货物,主要是穆扎(当时阿拉伯南部的一个城镇)制造的长矛、战斧、短剑以及各类玻璃制品,同时,阿拉伯人还向非洲一些港口输出大量的酒类及一些小麦。”阿拉伯人购入的东非产品有“大量的象牙、犀角和龟板,此外还有一些椰子油”。这一现象(     
A.反映出非洲社会生产力的落后B.体现了亚非之间的经济贸易交流
C.说明阿拉伯商人热衷中介贸易D.加速了阿拉伯帝国对外扩张进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为21世纪初德国城市发展统计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德国

城市规模

城市数量

占总人口的比列

10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

3个

约7.7%

50万—100万人的大城市

9个

约6.7%

10万一50万人的中等城市

71个

约18.5%

2000人—10万人的小城市

1982个

约58.3%

A.大城市污染十分严重B.城市化以中小城市为主
C.城市的布局日趋合理D.人口问题制约城市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工业革命后,工人阶级的实际收入增加,许多工人家庭有了可自由支配的收入,除了用于购买家庭必需品之外,也可以用来支付某些休闲活动的开支,因此越来越多的休闲领域变成了可以通过销售谋利的项目,据此可知,工业革命(     
A.推动了休闲运动的兴起B.提高了工人家庭生活质量
C.削弱了两大阶级的对立D.促进了城市工商业的繁荣
6 . 下表所示为1959—1963年我国城市化率。这种变化趋势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时间

城市化率

1959年

18.41%

1960年

19.75%

1961年

19.29%

1962年

17.33%

1963年

16.84%

A.中共八大的胜利召开B.国家对国民经济的调整
C.“四个现代化”的提出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
7 . 1949—1952年,我国开展了以环境卫生清洁大扫除为中心的卫生运动;1952—1954年,我国开展了以反美细菌战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1955年以来,“除四害”成为新的爱国卫生运动的中心。图1、图2为相关运动的宣传画。 由此可知,这些运动(     
        
图1《人人防疫,粉碎美帝国主义的细菌战》   图2《人人动手除四害》
A.服务于精神文明建设B.满足了群众医疗需求
C.带有明显群众性特征D.完善了我国卫生体系
8 . 人类的居住形式,从穴居、巢居到地面筑屋定居,再到聚居点村落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图1、图2是有关早期人类居住形式演变及村落的史料。这些史料,可(     

A.说明村落最早出现在黄河流域B.佐证村落形成于旧石器时代
C.印证早期人类定居村落的存在D.说明各地居住形式演变进程
9 . 1912年,北洋政府在新颁布的学制及各类学校条例中,只提倡医学专门学校(西医)而没有涉及中医。其后,政府陆续颁布各学科分类,其中,医学类分为医学和药学两门,二者均没有把中医药学列入,中医教育被排斥在学校系统之外,这就是著名的中医教育遗漏案。由此可见,当时(     
A.西医传播冲击传统医学地位B.民众已普遍接受西医理念
C.西医依靠特权取得优势地位D.中西医在碰撞中逐渐融合
10 . 新加坡医疗保健机构大多设有完善的国际病人联系服务部,满足病人从最初的询问、机场接机,到完成治疗回国之后的复诊。其中大部分医疗机构还为国际病人提供购物指导、退税等额外服务。这表明新加坡(     
A.联合各国政府发展卫生事业B.全球公共卫生服务意识得到强化
C.与多数国家开展国际医疗合作D.现代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比较完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