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为1871—1911年中国进口贸易价值中部分国家所占的比重(1871—1911,各期各国总计=100)情况。其中甲是(       

年份

进口国

1871—1873

0.5

34.7

-

0.2

1881—1883

3.7

23.8

-

0.2

1891—1893

4.5

20.4

-

0.6

1901—1903

8.5

15.9

-

0.8

1909—1911

7.1

16.5

4.2

3.5

A.美国B.英国C.德国D.俄国
2 . 明朝中期,中央政府规定“各处起运京仓大小米麦,先封干圆洁净样米,送(户)部转发各仓收,候运粮至日,比对相同,方许收纳”。此举(     
A.确保了国家粮食安全B.避免了官吏克扣贪污
C.明确了赋税征收程序D.有利于保障粮储质量
3 . 明成化、弘治时期(1465-1505)东南沿海走私活动活跃,并形成了由普通商民、海防军官、沿海豪势、册封使节、权贵人物等多种势力参预走私贸易的复杂局面。虽然明政府通过增补条例打击走私,但闽粤沿海豪势和权贵势力的走私活动却屡禁不止,并向规模化方向不断发展。这一现象(     
A.促进了经济发展增加了财政税收B.重塑了中国对外贸易的模式
C.表明闭关锁国政策逐渐遭到遗弃D.反映出官方对外贸易的式微
2024-02-10更新 | 9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押题金卷》A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表是明清时期长江中游的市镇分类统计。据此可知,当时的市镇(     
类型特征举例
流域型市镇指拥有畅通水运条件的市镇湖南长沙涝塘、湖南湘潭樊田
内陆型市镇指倚重陆路交通的市镇湖北汉阳永安堡、湖南湘潭姜畲
山区型市镇指青山翠谷所环抱的市镇湖南岳州黄岸、湖南湘西永顺
边际型市镇指与邻县邻府邻省接壤的市镇湖北石首塔市、江西万年陈营街
A.多分布于湖南地区B.受地理因素影响较大
C.得到统治者的认可D.战略地位得到了提升
2024-02-02更新 | 345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二)历史试题(河南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18世纪后期,在奥地利数十名金融家被约瑟夫二世赐与贵族称号;在法国,可以通过从国王那里购买费用不菲的官职而成为贵族;此外还有越来越多的“穿袍”法律贵族。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     
A.社会阶级结构发生变化B.官场卖官鬻爵的盛行
C.中央集权国家统治加强D.人们热衷于贵族称号
2024-02-02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如图为“汉代重要城市及交通路线图”。据此可知,该时期(     
A.江南地区得到开发B.边疆地区有效治理
C.商业通道四通八达D.民族之间贸易频繁
2024-02-02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代的镇是指“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主要有两大来源:一是由唐、五代作为基层军事据点的镇戍演变而成;二是通过县城降格、交通驿站升置、草市升格、税务坊场改置等形式增设而成。在空间上一般存留和新设之镇都远离行政中心,并且都靠近州、县的边界地带,这种地理分布格局说明当时的商贸往来已经摆脱了行政区的界限,朝着更为广阔的地域扩展和更为外向型的方向发展,镇逐渐摆脱了城市的束缚,不再是政治中心经济的附属和补充,而是相对独立的经济体。镇由于处于政治中心控制力较弱的边界地带,较少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在转运贸易和市场扩张方面存在独有的优势,发挥着将远离州、县城市的广大农村集聚起来的作用。随着镇工商业的迅猛发展,其市场和商品流通规模已经与县城相近,甚至出现了超越县城的情况,越来越多地挤占了县城的市场和商业的辐射空间,“虽曰镇务,然其井邑之盛,赋人之多,县道所不及也”。

——摘编自王旭的《宋代江南地区镇的建置与时空演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镇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镇兴起的意义。
2024-02-01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西周时,村社居民每三年要更换一次耕地和住所,即所谓“换土易居”。春秋时实行的“履亩而税”则需要使农民和耕地的关系相对固定,于是出现“书社”,即把村社户口土地画在版上。这一变化说明当时()
A.新的生产关系正在形成B.王室有了稳定可靠的税源
C.新式耕作技术广泛应用D.井田制被土地私有制取代
9 . 有资料显示,1872~1895年,官办或官商合办工业资本额占民族工业总资本额的64.56%,民营工业占33.01%,中外合办企业占2.43%。1896~1911年,上述数据分别为21.44%、57.88%、20.68%。这一变化反映(       
A.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加剧B.晚清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C.洋务运动工业成就显著D.清末经济政策调整有一定成效
2024-01-20更新 | 686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4年1月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淮南子·修务训》记载,“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蛖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硗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这一记载可用来考证(     
A.早期国家的不断演进B.精耕细作的生产萌芽
C.远古人类的农业起源D.经济社会的多元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