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1 . 京九线是位于京广线、京沪线之间的南北铁路干线(如图)。1958年,铁道部提出修建从北京到江西九江铁路干线的计划,但因技术原因,导致计划搁浅。80年代,全国政协提案中提出,将京九铁路延长至香港九龙,并力争在香港回归前全线贯通。经过多年修建,到1996年9月京九线全线开通。京九铁路的运营(     

①推动了南北运输进一步发展   ②得益于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
③适应了国民经济调整的需要   ④密切了内地与香港地区联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24-06-05更新 | 80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
2 . 如图为雅典城市平面示意图,从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有(     

古希腊雅典由卫城和下城两部分组成。卫城位于城内山丘的顶上,建有神庙,四周砌设土墙,只有一个上下孔道,利于防卫。下城分布着市场、行政机构和居民点。
①卫城反映出了城市具有防御和宗教等功能
②哈德良所加城墙表明雅典受马其顿控制
③设市场表明城市以手工业者和商人为核心
④下城的布局体现了城邦政治的某些特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6-05更新 | 77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水密舱技术

材料一

1973年在江苏如皋县发现了一只唐代(7-9世纪)木船,用隔舱板分隔成9舱,舱深1.6米。船舱和底部用铁钉加固,夹缝填以石灰桐油。船中出土有日用的粗瓷和陶器,还有开元通宝钱二枚。

——南京博物院《如皋发现的唐代木船》

1974年泉州湾后渚出土的南宋海船,共分13个舱,舱跟舱之间的隔板厚1012厘米。隔舱板跟船壳板用扁铁和钩钉钉联,隙缝处用桐油灰腻密,具有严密的隔水作用。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编《泉州湾宋代海船发掘与研究》

材料二   (中国船)比较大一些的船只有十三个货舱,就是船里面的隔间,都是用硬木板装隔的,跟船壳紧密地钉在一起。如果船只发生意外,忽然触礁或者受到鲸鱼的撞击而产生漏洞海水就从破洞流进船舱船员一旦发现漏洞,立即把货物搬到别的舱里。由于这种舱隔绝得十分严密,所以一个舱进水,并不影响其他的船舱。等船员把损坏的地方修复以后,货物仍可搬回原处。

——【意】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纪》

材料三   1787年,美国著名科学家富兰克林在关于美国和法国之间的邮船计划的信里写着:“它们的货舱照中国的方法分隔成各别的舱区,并且把每个舱区都腻缝紧密,以免进水,似乎并没有不方便的地方。”英国的本瑟姆曾经考察过中国的船舶结构,并且对欧洲的造船学作了改进,引进了中国的水密隔舱结构。1795年,本瑟姆受英国皇家海军的委托,设计并且改造了六艘新型的船只。在他所写的论文中说他所造的船“有增加强度的隔板,它们可以保护船只,免得进水而沉没,正像现在中国人做的一样”。

——摘编自金秋鹏《中国古代的造船和航海》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指出运用水密舱技术的优势,并简述中国造船技术的影响。
2024-05-31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适应性练习历史试题
4 . 工业革命

材料一   无论这一系列的变革是否被说成是“工业革命”,最终都会被拿来进行讨论。这些变革不只是“工业上的”,还有社会上和思想上的。“革命”这个词意味着一种突然变化。事实上,突然变化并不是经济变革过程的特点。人际关系体系有时被称为资本主义,早在1760年前就有其自身源头,在1830年后获得了全面发展;这样一来,便存在着忽视连续性这一基本事实的危险。但“工业革命”这个词语被一个个历史学家拿来使用,它已非常牢固地嵌入到共同话语之中,另辟蹊径去找个词语来取而代之,那会是件迂腐之事。

——[英]托马斯·阿什顿:《工业革命(1760一1830)》

材料二   工业革命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一个原因,就是它涉及了一系列相互加强的变革。事实上,其中一些变革发端于工业革命之前,因此,工业革命既是经济变革的结果也是经济变革的原因。技术变革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而技术变革是工业革命的核心。生产方式和运输方式的持续变革是工业革命最伟大的遗产。一场人口革命伴随着技术变革而来。还有一场城镇革命开始于工业革命之前。为养活快速发展的城市,还需要一场农业革命。工业革命期间,农业产量持续增长,但英国越来越依赖进口食品,因为不断增长的需求超过了国内供给。进口增加突显了英国转型的另一个特征——商业革命。交通运输革命支撑了贸易的增长。经济增长需要进行城市建设、工厂建设和交通设施建设,而商业发展的需要扩大了贸易信贷的规模。这些需要都通过金融革命得到了满足。

——[英]罗伯特·艾伦:《工业革命》

阅读材料,比较两位学者对工业革命评论的相同观点,并结合所学说明你的理解。
2024-05-28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查漏补缺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从奎宁到青蒿素

材料一

材料二   最初,奎宁治疗疟疾的效果很好,但是,随着疟原虫出现抗药性,奎宁的疗效严重下降。1930年全球有1000万人感染疟疾。20世纪60年代,疟疾在东南亚竟无法控制。

1967年,中国成立研制新特效药的项目组。项目组成员屠呦呦根据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述的青蒿能“治疟疾寒热”,以青蒿为重点研究对象;受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记载的启发,成功提取出青蒿素。药物实验发现,青蒿素的治愈率比奎宁高,还不易引发儿童高热惊厥。随着青蒿素的推广应用,全球疟疾治愈率提高了50%,感染率降低了40%。世界同行认为“青蒿素的发现不愧是现代医学史上的一项伟大的成就”。

——摘编自《改变世界的奎宁》和《抗击疟疾——从金鸡纳霜到青蒿素》等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评述人类对抗疟疾的历程。
2024-05-11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6 . 马铃薯与欧洲

材料   与马铃薯初相识的很长一段时间(近150年),欧洲人都对它抱着疑虑和鄙视的态度,更多只是作为观赏植物或药物种植。爱尔兰算是例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再没有其他任何植物能在这么狭小的一块耕地之上,喂养如此众多的底层贫穷的爱尔兰人。

18世纪以来,由于人口扩张,工业化吸引越来越多人口进入城市,马铃薯在英格兰农工阶级的日用饮食地位愈显重要。相比之下,欧陆农民对马铃薯的态度似乎较为迟疑,法兰西人、日耳曼人在英格兰人之后,也开始从事它的栽种。法国药剂师巴曼提耶对马铃薯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路易十六及其王后也采取积极举措进行宣传。普鲁士腓特烈大帝为此颁布了血腥的“马铃薯种植法令”。尤其是每逢饥荒过后,马铃薯的生产就冲刺上扬。到19世纪初,马铃薯早已成为欧洲人民不可或缺的粮食了。此时,东欧的斯拉夫民族也衷心接纳了这个植物。

概括16-19世纪马铃薯在欧洲传播过程中体现的变化。结合材料与所学,分析马铃薯得以在欧洲传播的原因。
2024-05-11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872年,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发表科幻小说《八十天环游地球》,主人公英国绅士福格与朋友约定能用80天时间环游地球。随后一路历经曲折、克服困难,从伦敦出发,路经地中海、红海、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游历印度、新加坡、日本、美国等地返回,用时正好80天。小说的情节反映当时(     
①新的国际航线得以开辟             ②世界市场已经最终形成
③交通运输条件得到改善             ④具有积极进取时代精神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军市,下表是典籍中对军市的相关记述。军市的出现(     
典籍内容
《战国策·齐策》士闻战,则输私财而富军市
《商君书》令军市无得私输粮者,则奸谋无所于伏(藏)
《史记》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收入)皆自用飨(奖赏)士
A.体现了“工商食官”的格局被突破B.反映了政府对商业直接管理
C.适应了战争需要,遍及边疆地区D.是导致诸侯割据的主要因素
9 . 格致书院

材料一   1876年,上海格致书院创办,以使“中国便于考究西国格致之学(注:指近代科学)”。书院创立新式考课制度,题目登载于《申报》,应试者邮寄课卷,由书院评定等级、发放奖金,并择优刊发。1886至1894年,命题者有北洋大臣李鸿章、南洋大臣刘坤一、津海关道盛宣怀、招商局总办郑观应等17人。应征士子来自江苏、浙江、广东等十省,累计获奖2090人次,刊出优秀文章345篇,正所谓“四方风动,群彦云起”。

材料二   格致书院考课命题分类统计表(1886-1894年)

考课命题类别题数
格致类:格致概说、格致分支学科(天文、物理、化学、医学、测量等)24
语文2
教育与人才13
富强治术:工业、轮船铁路、商贸利权、邮政、农产水利、社会福利33
军事防务:边防、海军7
政治:国际形势、议院8
其他:刑律、捐输、教务5

材料三 1889年李鸿章为格致书院命制考题如下:印度近来讲求茶利,不遗余力……印商近以华茶掺和印茶,冀畅销路,始则华多而印少,继则华少而印多,中国茶利后此必渐为所夺。能预筹防弊之方欤?

补充资料 1835年,英国人首次将中国茶引种到印度,当地大规模茶园逐渐兴起。提及华茶渐衰的原因,时人“或谓廛税太巨,成本较重者;或谓均自由种植,生产漫无节制、栽培方法墨守成规者;或谓资本不足、制法失于讲究”。

(1)阅读材料,结合格致书院“新式考课”的特点,分析其历史价值。
(2)阅读材料三和补充资料,置身1889年的特定时空,假如你是一位参与格致书院考课的士子,将如何应答李鸿章的考题?
要求:符合时空限定,理解问题准确,多角度分析、论述,逻辑清晰。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运河——流动的文化遗产

材料一   金朝定都中都,漕运主要是依靠今北京城北的坝河,但由于北京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坝河的河床坡度很大,难以存留足够深度的水量。为此,金朝政府在其上游的高梁河和白莲潭设置闸门来调节坝河的水量。但终因这条渠道水源单一和渠道狭窄,漕粮仍然主要依靠陆运。

元朝郭守敬设计导引昌平白浮泉水西行,从上游绕过沙河、清河谷地,循西山麓转而东南,沿着平缓的坡降,汇集沿途泉流,聚入瓮山泊(今昆明湖);再从瓮山泊扩浚长河、高粱河至和义门(今西直门)水关入大都城,汇入积水潭;又从万宁桥下沿皇城东墙外南下出丽正门东水关,东南流至文明门(今崇文门以北)外,与金代的闸河故道相接,下至通州高丽庄入白河(即潞水,今北运河)。这项水利工程为大都城开辟了新水源,使大都城内的积水潭成为新的大运河终点。忽必烈将这条新的水道赐名为“通惠河”。

(1)结合图文资料,说出金元时期是如何解决北京漕运难题的。

材料二   大宗货品的运输走水路比陆路要便宜,因此天然河道和人工运河对运输粮食等大宗商品十分重要。……元代未能一直维持运河的畅通。明朝永乐帝迁都北京,迫使政府再次斥巨资开凿大运河。明代对施工难度较大的运河山东段进行了至关重要的河道改道。运河重开后,除有数次黄河改道影响其通航外,直至明代结束,始终通行不废。大运河为整个明王朝及其经济的统一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设施保障,但也是一个巨大的负担。运河的治理,使本已犯难的河政变得更加难以负荷。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明朝重新开通运河的原因和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