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00年以前,大多数从事制造业的手工业者是在自己家里、家人之间劳动的。无疑,就劳动者的地位看来,这是制造业的黄金时代。他在自己家里进行所有的工序,保持着个人的尊严,不和可能危害自己道德品质的人发生联系。平时挣的工资不但足以使生活过得舒适,还能租几英亩地。

——整理自[英]P.加斯克尔《英国的工业居民,他们在精神、社会和身体方面的状况,以及由于应用蒸汽机而产生的变化》(1833年)

材料二   1767年,阿克莱特偶遇时钟制造工人凯伊,得到了一个滚轴纺纱机器模型。后来,他得到银行家们给予的经济援助,条件是分享这一发明所得的利润。1769年,阿克莱特取得一项专利权,并在合股人帮助下建立了一座工厂,用马力作动力,后来又另建一座规模大得多的工厂,用水轮转动。1775年,他取得第二项专利权。这些机器纺出的纱质量好,能以前所未有的低价卖出。阿克莱特名声传遍全国。资本家成群地涌来找他,买他的专利机器,或出钱以获准使用机器。阿克莱特和他的合股人不断扩大经营,到1782年,他们雇佣的工人已经有5000多名。1785年,阿克莱特的专利权终于被取消了,工业随之惊人地发展起来。

——整理自[英]爱德华·贝恩斯《英国棉纺织业史》(1835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1800年前与1800年后英国劳动者的地位进行说明。
(2)从材料二中提取两条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工厂制度产生的有利条件。
(3)综上,指出加斯克尔与贝恩斯对工业革命观察视角的不同。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优秀的海外留学生成为共产党和国民党双方争夺的对象。新中国的欣欣向荣局面吸引了海外留学生的目光,但西方各国对海外留学生的回国百般刁难,设置层层障碍。我国政府展开各种办法,通过设立民间组织“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各地建立留学生的专门机构以及外交上的种种周旋,争取了大批留学生回国。归国海外留学生为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摘编自李灵革、赵文远《建国初期争取海外留学生归国工作的回顾》

材料二:19663月,苏共二十三大,我党没派人参加,从此就断绝了两党关系,1213日,苏共举行中央全会,勃列日涅夫在会上作了反华报告,并通过决议,指名攻击毛主席。19668月,苏联驱逐了我国全部留学生,同时我国撤回全部工人,还清了全部贷款。苏联撕毁了猪肉换木材的合同,两国贸易大大减少。19693月,苏联制造了珍宝岛流血事件,挑起边界冲突,并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和驻军蒙古人民共和国,这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把中苏关系推向战争的边缘。

——摘编自《解密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对科技人才的态度如何?这种态度有什么结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50~60年代,我国高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是什么?这么做的历史原因是什么?
2022-02-17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永寿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医学领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1543年,比利时生理解刘家维萨里出版了(人体构造)一书,通过系统的解制工作,对人体构造进行了研究,揭开了医学领域革命的序幕,1628年,英国医生哈维根据实验研究,证实了动物体内的血液铺环现象,使生理学发展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

——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通史•近代史编)等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西方一批教会医生与军医边随殖民者而来,在通商口库建立教会医院,后深入到内地。20世纪初,教会大学开始设置医科或医学院。西医东来,推动近代公共卫生事业的起步,1906年,清政府设民政部,下设卫生司,掌管全国卫生事务。同时,城市公共卫生事业开始起步。上海华界在市政建设、卫生管理、法规建设等方面基本采纳了租界的办法,并在食品检验、疾病预防等方面与租界合作。北京、天津、武汉、广州、厦门等城市在公共卫生方面都有明显的改善。在中国乡村,医疗事业十分落后,卫生状况很差。

——据郝先中《西医东渐与中国近代医疗卫生事业的肇 始》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为消灭血吸虫病,1955年建立了国家级的血防领导小组,并在疫情严重的江南各省建立了各级血吸虫病防治站。在国家的号召下,科研、医疗人员奔赴一线,指导群众摒弃陋习,实行科学的生活方式。同时,全国各地的乡村举行了清理钉螺运动,以消灭传染源。1958年6月30日,曾经的血吸虫病重疫区余江县登上了《人民日报》,成为新中国第一个消灭血吸虫病的县。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高度重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成立后,召开了全国卫生会议,确定了“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的发展方针。从1953年开始,全国各级卫生防疫站逐步建立。1955年,国务院颁布了《传染病管理办法》。同时,在城市职工中建立起公费医疗制度,并采取减免收费的办法加强对严重危害农民健康的流行疾病的治疗。

——据邓铁涛《中国防疫史》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西方近代医学兴起及其在中国传播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建国初期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与晚清时期相比的进步之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建国初期血吸虫病的防治为例,说明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在防疫抗灾上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